小国学网>故事>竹编哲学

竹编哲学

收录日期:2025-08-08 01:21:13  热度:10℃

父亲是个手艺人,编了一辈子竹器。

父亲编竹器的时候,总是低着头,很投入,也很惬意,似乎是在进行天马行空的思索。

父亲熟练地把竹子劈开,劈成竹条,再劈成竹篾,然后他拿起竹篾,一根根编起来,用不了多久,一个竹篮或者别的竹制品就在他手里做成了。

父亲做竹篮底子时,劈的竹篾几乎一样长,因为他只用最初的一根竹篾作为参照标准。他不会以此类推地劈成一根竹篾就以这根竹篾做标准,再比照这根竹篾劈下一根竹篾。他说很多篾匠都会那么做,可以省不少时间,但他不会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可能会使每根竹篾的长度都会有些许差别,这一点点差别累积下来,会使最后一根竹篾比最初的那根竹篾或长或短一大截。父亲说,标准就是标准,标准是不能动摇的底线。有时,生活中的一些事也会如此,比如一句话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不符合最初的“标准”,失了真,走了味儿。

父亲编竹篮时,为了结实,总用一根一根竹篾依次编,而有的篾匠为了好看,用几根竹篾同时编。父亲说,我编的竹篮是为了用的,结实是最终目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华而不实。

父亲编竹器时,说用黄篾就用黄篾,说用青篾就用青篾,从不把它们掺杂在一起。而有的篾匠因青篾结实,编的竹器可以卖个好价钱,就把黄篾染了色当青篾用。父亲说,一是一,二是二,做人要讲诚信,咱就要本色出售,货真价实。

我从小到大看父亲编竹器,由好奇到佩服。最后,我不得不承认,父亲编的是竹器,也编出了对我影响至深的人生哲学。


猜你喜欢

  • 秦相范雎是小人还是君子?他是如何来到秦国

    范雎是魏国人,这个魏国指的不是三国鼎立时期的曹操的那个魏国,也不是在三国时期之后的魏国,而是比这两个时期都早很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既然他是魏国人,他是怎么跑到秦国的?他为什么不呆在魏国反而来效忠秦国呢?随着《大秦帝国之崛起》的播出,剧

  • 张禄是谁?他和范雎是同一个人吗?

    张禄是战国名相范雎的化名,所以,张禄和范雎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名字。可是,一个好好的人为什么要隐姓埋名呢?一般来说,会改变自己名字的人,可能是犯了什么死罪,或者得罪了很了不得的人物。总之,就是屁股上有债,害怕被人找到,所以才隐瞒了真实的姓名。范

  • 白起为什么会被困在魏国梁囿?最后白起是被

    在苏秦合纵韩国、魏国、齐国一起攻打秦国之后,秦国函谷关被破,形势十分危急。白起奉命和魏冉一起,临危受命的他们,要想办法解决如今秦国面临的困局。秦昭王承认了自己之前自以为成熟的策略,在这些强者眼中不过是跳梁小丑般的把戏,他终于决定将秦国的丞相

  • 宣太后是怎么掌握国家大权的?她对秦昭王是

    公元前307年的一天,战国秦国的秦武王高兴地下令,要下面的人准备好,自己要在宜阳郊区巡游。为什么要突然下达这个命令呢?因为秦武王尚武,特别喜欢力气大的人,对于力气大的人他都很器重。打从继位的那一刻起,他就无时无刻不在想,到底要如何让秦国变得

  • 薄太后的生平简介 薄太后是如何成为太后的

    薄太后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生母,也曾是项羽旧部魏豹的姬妾,后来侍奉刘邦,生下刘恒。一般将薄太后称呼为薄姬。薄姬是一个善良的女子,身世也比较可怜。她从刘邦后宫的一位不受宠的妃嫔最终一跃成为汉朝天子的母亲,一国太后,贵不可言。薄姬的父母并没有

  • 薄太后和吕后是什么关系?薄太后是一个怎样

    历史上很少有一个皇帝的两个妃子是真的感情好,多少在心里也会想着怎么对付别人。可是汉高祖刘邦的这两个老婆就不一样,一个当上了太后,竟然封另一个为太后,还让这个女人和她的儿子团聚。这两个人就是吕后和薄太后薄姬,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使得心狠手辣的

  • 吕太后真的挖了赵佗的祖坟吗?她为什么要这

    汉高祖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继位,吕后也开始了独掌大权的时代。刘盈软弱,虽然任曹参为相,没有整垮西汉政权,但是由于受不住母亲的连番打击,终日闷闷不乐病死了。刘盈死后,吕后扶持刘盈的儿子刘恭为帝,开始临朝称制。吕后统治下的西汉,呈现出一派欣欣向

  • 宿瘤女是谁?她是否其丑无比?宿瘤是怎么死

    一个女子,若是长相美貌,那么她很容易就能让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但是一个相貌丑陋的女子呢,她要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容貌差,就只能用性格和品行来吸引异姓了,这品行一定要极好,头脑也要足够聪明,要活得有价值,才会被有心之人看上。但是,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