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生魂还阳

生魂还阳

收录日期:2025-08-08 04:24:01  热度:9℃

唐穆宗长庆三年,湖南参军韦会被调往外地任职。临走前,他把身怀六甲的妻子送到岳父——饶州刺史齐推家里。

这一年十一月,齐氏眼看就要临产了。一天深夜,她忽然看见一个身披铠甲,手持利斧的大汉,怒气冲冲地对她说:“我是梁朝的陈将军,一直住在这间屋子里。你是何人?竟敢弄脏我的房间!”说着,扬起斧子就要砍她。齐氏大声央求道:“我是肉眼凡胎,不知将军在此。请允许我马上搬走!”将军说:“不搬就杀了你!”女仆们听到齐氏的哀告声,起来一看,只见齐氏满头大汗,精神恍惚。大家围上来询问,齐氏胆战心惊地讲了刚才所见。

天亮后,女仆把此事禀报刺史大人,请求换个房间。然而这位齐刺史秉性刚直,不信鬼神,不答应搬出。结果到了三更时,陈将军又出现了,他大发雷霆地吼道:“怎么还不搬?我岂能容你!”说罢,跳过来就要动手。齐氏哀求说:“家父性子暴烈,不答应我的请求。我一个弱女子,怎敢抗拒?请您容我到天亮,不管父亲答应不答应,我都搬走。如果再不迁出,甘愿斧钺加身。”陈将军这才盛怒而退。

第二天天一亮,齐氏就派女仆打扫另一个房间,准备搬家。刺史知道了,勃然大怒,狠狠地打了仆人一顿,并且说:“这是临产时人体虚弱,正气不足所产生的幻觉,岂能全都相信?哪有什么陈将军?”女儿哭着请求,刺史始终没有答应。到了晚上,刺史亲自睡在前庭,护卫女儿。房中还增派人丁,多点灯烛,以安定人心。半夜里,忽听得齐氏一声惨叫。仆人开门一看,发现齐氏已经头破血流,气绝身亡了。

刺史悔痛之余,赶紧派人给韦会报信。

这时候,韦会因为在文牒方面出了点小差错,已被朝廷罢免,正在四处活动,谋求复官,所以没有接到凶信。一天,他在离饶州一百多里的地方,看见一位女子,容貌举止酷似齐氏。他唤过仆人指着女子说:“你看见那个人了吗?多像我的妻子啊!”仆人摇摇头说:“夫人是金枝玉叶,怎么会步行来这里呢?人啊,常有长得一模一样的呢!”韦会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位女子,越看越像。他跃马赶到近前,那女子却进了大门,斜掩门扉。韦会以为真是认错人了,便打马而过。这时,那女子已走出门来语气悲戚地说:“夫君,你就忍心不来看看我吗?”韦会飞身下马,来到女子跟前一看,果真是自己的妻子。他惊讶地问道:“你怎么到这里来了?”齐氏放声大哭,原原本本讲述惨遭陈将军杀害的经过。最后,她凄凄楚楚地说:“原本想与夫君白头偕老,谁想到竟这样被狂鬼所杀!我在阴间看过我的生死簿,还有2 8年的阳寿。你快想法救我!”韦会迷惑地说:“你我夫妻一场,情深义重,只要有一线希望救你,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是人鬼异路,怎样才能救你呢?”齐氏说:“村东几里以外,有一位教书的田先生,只有他才能救为妻。但田先生生性古怪,你不能冒冒失失上前跟他说话。你必须舍马步行,恭恭敬敬上前拜谒。你在他面前垂泪诉冤,他一定会大发脾气,乃至于恶骂、凌辱,然后才能帮你。请夫君千万要小心。”

于是夫妻同行,韦会把马牵给齐氏。齐氏笑着说:“我现在已不是从前的生人之身,你骑马也未必赶得上我。”韦会策马疾驰,果然跟不上齐氏。走了数里,远远看见一座草堂。齐氏说:“田先生就住在那儿。不管先生怎么对待你,你都不要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怒容。否则,我们只能永别了。”说罢挥泪而去。几步之间,人已无影无踪了。

韦会擦干了泪水,直奔草堂。他让仆人先去告见。一会儿仆人回来:“先生吃饭还没有回来。”韦会便肃立恭候。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一个形貌丑陋的人戴着破帽子走了进来。一打听,正是田先生。韦会慌忙上前行礼。谁知田先生说:“我是一个穷教书先生,向这里的村夫牧童讨口饭吃,官人为什么对我如此恭敬,实在令人惊讶。”韦会拱手说道:“我的妻子齐氏被梁朝的陈将军无故杀害。但她享年还不到一半,恳请先生救她回来。终其天年。”说着,叩头哭拜。田先生摇着双手说:“我只是一介村夫,学生们相互争斗,我尚且断不清是非,何况冥司的事情呢?官人莫不是患了疯病?赶快离开这里,不要再说这些疯话!”说完,头也不回地进了内室。

韦会紧跟几步,跪在床前哭诉道:“弟子冤深似海,万望先生垂怜!”田先生对他的学生们说:“这人得了疯病,来这里吵闹,快把他赶出去!”学生们推推拽拽,把韦会轰了出去。

可是,一转身,韦会又跟了进来。田先生说:“你们一起唾他的脸!”于是几十名学生争先恐后朝他脸上吐唾沫。但是,韦会仍赔着笑脸恳求先生。田先生说:“我听说,疯癫的人,挨打也不知道痛,你们给我狠狠揍他!”学生一齐上前痛打韦会。韦会不躲不闪,任其捶打。学生一停手,他又上前乞求。田先生又命学生把他推倒,拖出门去。可是,只要学生一放手,他又爬进来跪请。

就这样,打了半天,田先生才对村童说:“这个人确实知道我有法术,真心求助,我应该救他,你们回去吧!”村童散去后,田先生对韦会说:“官人真是一位有心计的大丈夫,为了妻子,甘愿忍受百般凌辱。我为你的诚心所感动,一定帮你救妻。”于是把韦会领进一个房间。房里放着一张桌案,案上有一座香炉,香烟缭绕。桌前铺着一张席子。田先生让韦会在席子上坐好,闭着双眼静静地等候……

韦会恍恍惚惚看见一个身穿黄衫的人,领着他进了一座小城,城中楼阁高耸,气象森严。不一会儿,进了一座大殿内,见北面正殿上坐着一位身穿紫衣的人。韦会抬头一看,竟是田先生!韦会再一次讲述了冤情。堂吏送来了纸笔,让韦会写成讼状。他悄悄问堂吏:“上面坐着的是什么人?”回答说:“是王爷。”王爷看过讼状,命令道:“把陈将军抓来!”不一会儿,有人通报说:“陈将军带到!”韦会一看,来人身披铠甲,与齐氏说得一模一样。王爷严厉地讯问道:“为什么残害无辜百姓?”陈将军说:“我住在这里已经几百年了,齐氏擅自弄脏了我的房间,我宽恕她两次,她仍不搬出,一怒之下就杀了她!”王爷斥道:“阴阳异路,互不相犯。你是百年旧鬼,霸占别人的房间,不知反省,反而枉杀无辜。现应重打一百杖,发配到东海之南。”堂吏又报告:“据生死簿记载,齐氏还有2 8年阳寿。”王爷唤来齐氏,问道:“你阳寿未尽,现在要放你回去,你愿意吗?”齐氏忙答道:“愿意。”王爷判决道:“带着文牒速回阳间。”堂吏禀告说:“齐氏魂舍已坏,无法归附,如何处理?”王爷说:“赶快派人修复。堂吏说:”全都坏了,无法修复。“王爷说:”无论如何,必须放还!“最后,吏役们商量了一番,报告说:”现在只能放生魂还阳。“韦会奇怪问:”生魂与生人有什么区别?“王爷说:”只是在寿终时没有尸首,其他没有区别。“韦会跪拜致谢,带着齐氏离开大殿。穿黄衫的人又领着他向南走去,出城后,好像走在悬崖上,一下子从高处摔下来……

韦会睁眼一看,自己仍坐在香案前。那位田先生,也端坐在对面案几前。田先生说:”你的夫人还没有埋葬,灵柩还停在旧房中。速速写信告诉家人立刻下葬,你夫人才能复生。不过,你经历的一切千万不能告诉任何人。如稍有泄露,就会危害刺史大人。你的妻子就在门口,你现在就可以带她一起回去了。“韦会拜别而出,果然,妻已经立在马前了。但这时她已经跟生人一样,不再像刚才那样轻捷了。

韦会夫妇回家后,刺史对这一切疑惑不解,多次询问,韦会终究不说实话。一天夜里,刺史派人把韦会灌醉,一再追问,韦会在酒醉之中说了实情。刺史知道后,心中不快,不久郁郁成疾,几个月后便去世了。

齐氏的饮食生育,与平常人一样。精神容貌,胜于过去。只是用轿抬她的时候,却一点儿分量也没有。

猜你喜欢

  • 信任是一种稀有元素

    A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上大学的第一个学期。 那是开学不久后的一个下午,我从学校澡堂洗澡出来,顺路到学校后门的一家理发店理发。当时我身上只剩两块钱,因为在家乡理发都是两块钱,我就懒得回宿舍取钱。理完发,当我掏出两块钱结账时,理发

  • 印象决定命运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何来印象决定命运?吾非故托危言,以鸣其高,实在其来有自。 大家常常对曾国藩的用人津津乐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鸿章给他推荐三个人,他没经过谈话,没经过组织考核,没经过群众打票,就凭几分钟观察,不费任何口舌。就决定了

  • 自嘲是最安全的幽默

    在别人嘲笑你之前,先嘲笑自己,是玩幽默时最安全的方法。敢于把开玩笑的矛头指向自己,笑自己无能,谈自身缺憾,这在人人都抢着维护自尊的年代是需要一点勇气和豁达的心境的,因此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太太听说骑马对减肥有效,于是不

  •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有一对夫妻带儿子前来寻求咨询,谈话中讲到儿子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一天,儿子在家里跑来跑去,一不小心,头撞在桌子角上。他接下来的反应是,责怪桌子角不好,一定要把桌子角锯掉。他哭着闹着,不依不饶,最后父母只好找来一把锯子把桌子角锯掉,这事才算

  • 从“行人”到“乘客”

    那些街上的晨跑者,那些蹦蹦跳跳上学的孩子,哪儿去了呢?那些笑逐颜开、边走边聊的早班人,那些按时回家的自行车铃响那些用脚步生活的人,怎么都不见了呢? 法国学者皮埃尔卡蓝默访问了几座中国城市后,感叹:它们太大了,每一次进入我都忍不住发

  • 苏童太太的三声冷笑

    在一次文学交流活动中,作家苏童遇到一位女性读者,她表示非常喜欢苏童的作品,从《妻妾成群》到现在的《碧奴》都读过,感觉作家对女性有着持之以恒的关注。 这让苏童哭笑不得。他解释说,自己写《妻妾成群》的由头并非关注女性,而是想完成自己心

  • 每一个男孩,都必须将父亲打败

    早上还在睡梦中就接到了老爸的电话,劈头盖脸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出大事了! 出大事了?我那时还处于迷糊状态,感觉就像听到一句没头没脑的电影台词。然而后面的话让我迅速地清醒起来,原来老爸老妈夜住旅馆遭遇小贼,相机、钱、证件都被偷走了。不

  • 对自己说够

    汉文帝登基伊始,为考察大臣,明辨贤愚,说:赐你们到国库里去搬绢,能搬多少就赏多少。结果居然有几个大臣因为搬得太多,不胜重负,摔成骨折。皇帝看了记录说,这几个人不能用,贪婪而无自制,他日必因此而生变故,非朕可信之人。 女作家池莉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