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不去打扰

不去打扰

收录日期:2025-08-07 23:15:07  热度:11℃

每次回到老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片片越来越繁茂的树林。站在故乡的马路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绿野风吹来两个大大的问号:这绿是怎么变浓的?那树是怎么长野的?

答案很简单:无人打扰。

记得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情形。村前村后,稀稀落落的几根小树苗,鸟儿也少,偶尔能看见几只麻雀应和着南来北去的燕子,驱赶日深夜深的孤寂,用声音相互取暖。当然也有百年大树,不过,只有树桩。大树被人砍去,腾位置做新房,大材做梁,小枝烧火。

那时,村里家家人丁兴旺。欣欣向荣。

花开花谢,村庄像盛开千年的花,终于开始凋零。

村人外流,始于20世纪90年

代初,三股潮流像抽水机

一样把村民源源不断地往外抽。一是读书潮,考上大学留在城里工作;二是经商潮,到外面做点生意,过好日子;三是打工潮,也许缺本钱、少文化,但总有力气的,于是,少年不读书,长大一些,就去城市打工。

人们欢快地背井离乡,身在城里,心恋繁华,不愿复返。

人一走,村就空了。1994年,我高中毕业,当时全村人口多达二三百。而今,做红白喜事,把村里所有常住人口都叫上,还凑不齐三桌,减少了足足十倍。人少,田荒地芜,草树迅速占据,欣欣然,长势喜欢。留守农村的人们烧饭改用煤气灶,村巷内的杂草枯枝便无人问津,显得荒凉清寂。

短短20年,村前村后的树大了密了,草杂了厚了,绿染大地,生机勃勃。

懂林业的人士对我说:“保护森林,其实是很简单。它本不需要人们刻意去保护,自有生长规律。人类对森林的最好保护,就是不要去打扰它。”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教育孩子。很多父母唯恐自己的孩子玩掉大好光阴,以至于输掉未来的幸福,往往会以爱的名义,让孩子要这样,不要那样,这个不做,那个不许。其实,每一道指令,都是十足的打扰,每一次打扰都在挤压孩子正常的生长空间。

植物不希望人去打扰,大自然害怕人来打扰,人为万物之灵,和万物相通。成长路上,渴望有一个无人打扰的空间,这是最大的保护、最好的爱。

不仅是对孩子,也是对所有人,甚至对这个世界,有时,不出现,不打扰,给对方留足空间,是最好的爱的方式。

猜你喜欢

  • 数鞋子

    一次上课时,老师注意到有个同 学老是走神。下课后,老师问她怎么了,她说她想买一双漂亮的新鞋,就找父母要钱,没想到父母不给,她气得连饭都没吃就来到了学校。老师沉思片刻,说:我给你布置一道家庭作业,回家后仔细数一数你和父母的鞋子,明天把结果告诉

  • 韩国女孩

    大四那年春天,我找了份家教,教一个叫朴龙珠的韩国女孩学中文。值得伤心的事情仿佛都云集在了1998年。我研究生专业课考试不及格,得来不易的工作被跻身直辖市的同室女友嘲笑为鸡肋”,曾经相濡以沫的恋人在命运倏转的关头却如烟飘散。有时我

  • 愚笨的爱

    当我开始学着思考自己未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和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一样,早已帮我把人生的前二十年都规划好了。他们希望我从小学一直优秀到大学,最后考研,衣锦还乡。我时常不清楚自己的内心深处为何会涌出那么多的怨愤。我的人生和前途,我的爱好,甚至我的自

  • 妈妈,别难过

    杂货铺就要关门下班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了老板卡尔先生。他上下打量了阿尔弗雷多几眼,说:等等,阿尔弗雷多,就一会儿。”他说得那么小声,反倒让阿尔弗雷多不知所措。怎么了,卡尔先生?&r

  • 不想让你们留念想

    在儿女眼里,她是天下最温柔最慈爱的母亲。但是,她在得知自己的病无法医治后,脾气突然变得暴躁起来,不是指责这个,就是责骂那个。大女儿给她捶背,她不是嫌轻了就是嫌重了;二女儿还要照顾瘫痪的婆婆,医院婆家两头跑,辛苦不已,她却破口大骂,说二女儿只

  • 记事之后,懂事之前

    五岁,我试图爬上家门口的那棵梨树,被他发现,他折了一根树枝抽我的双脚。六岁,他把我送到村里读一年级,我在没有放学之前背着书包回家,他让我跪在书桌前,用细碎的竹枝抽我。九岁,因为等一个同伴耽误了上学的时间,大家半路上商量好不去上课,几天以后被

  • 母亲的拐杖

    前不久,年近70岁的母亲患了严重的胃病,去省城医院做了胃部切除手术。手术后,我们弟兄和妯娌几个商量着要轮流侍候母亲,但是父亲执意不肯,父亲说他能够照顾好母亲。母亲住院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父亲尽心地替母亲擦脸,喂母亲吃饭。为了让

  • 不一样的生活

    母亲早已细细碎碎地想了半生,才肯将自己的女儿,小心翼翼地,放手交给另一个男人。大一的时候,我交了一个男友。母亲知道了,让我带他来家里做客。见我不肯,甚至发了脾气,说:他是什么高贵的人,连我见一见的机会都没有?好歹我也是你妈,没我的允许,他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