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蝉与狐狸

蝉与狐狸

收录日期:2025-08-08 05:56:10  热度:9℃

蝉与狐狸

在一个宁静的森林中,生活着一只善良而聪明的蝉。蝉长得美丽,有着透亮的双翅和晶莹剔透的身体。它常常在阳光下高歌,以美妙的声音传达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与蝉相邻的森林中住着一只狡猾而贪婪的狐狸。狐狸常常伪装自己,以欺骗其他动物并获取他们的财宝。它不仅善于伪装,还有着一双锋利而敏捷的眼睛。

有一天,蝉在一棵高大的树上唱歌。它的声音如此美妙动听,引来了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它们停下脚步,聆听蝉的歌声,被它所吸引住了。

而狡猾的狐狸也注意到了蝉的歌声。它心生贪婪之念,想方设法接近蝉,以便获取蝉的美妙歌声。于是,它开始了一场狡诈的计划。

狐狸找到了一只各种颜色的羽毛,仔细地将它们粘贴在自己的尾巴上,整个尾巴立刻变得五彩斑斓,美轮美奂。接着,它找到了一块微光闪烁的宝石,将它插在自己的项链上,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美丽动人。

然后,狐狸蹲在一棵树下,等待着蝉的到来。当蝉停止歌唱,飞向狐狸所在的树时,狐狸迅速扭动着尾巴,让五彩斑斓的羽毛闪烁出夺目的光芒,迷住了蝉。

"你好美丽的蝉啊!"狐狸用一种甜蜜而温柔的声音说道,"你的歌声一定同样美丽。能否请你唱一段给我听呢?"

蝉被狐狸的伪装所迷惑,毫不怀疑地相信了它的话。于是,蝉展开了美妙的歌声,将树林中充满了欢乐和安宁。

狐狸满意地听着,但它的真实目的并不是欣赏蝉的歌声。突然,它用爪子一拨,将蝉捕获。

"哈哈哈!"狐狸得意地笑道,"你的歌声确实美丽,我要将你作为我的囚徒,每天逼你唱歌,好让我享受你的声音。"

蝉陷入了巨大的绝望之中。它后悔自己的轻信和愚蠢,但已经太晚了。

就在这时,从树上飞过一只猎鹰。它注意到了蝉的困境,立刻展开翅膀,俯冲而下,将狐狸扑倒。蝉趁机逃脱,飞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谢谢你,救我的猎鹰!"蝉感激地向猎鹰表示。

猎鹰点了点头,说道:"蝉啊,美丽的声音不应该被束缚,而是应该自由地传达给大自然。不要再相信狡诈的狐狸,它们只想从你身上获取利益。坚持做自己,你的美丽与声音会启迪更多人。"

蝉深受猎鹰的话所触动,决心再次展开它美妙的歌声,将快乐和美好传递给每一个人。

从那以后,蝉成了森林中最受欢迎的声音之一。它的歌声像是一首首动人的诗歌,传达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而狐狸则被其他动物识破了伪装,再也无法欺骗其他动物。

蝉与狐狸的故事告诉我们,美丽应该自由自在地展现,不应被贪婪和伪装所束缚。真正的美丽源于内心的善良和真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动他人,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快乐与美好。

猜你喜欢

  • 大宋玉雕手

    一江南香梅镇有两个做玉器的大师,一个叫艾玉,一个叫杜虎。这年夏天,他们接到皇帝的谕旨,要两家各设计一件玉器,赢得皇帝青睐的将被封为“大宋玉雕手”。艾玉、杜虎两位大师铆足了劲,决心一较高下。这天早上,艾玉刚起床,就有人敲门进来,这人拿着一大包

  • 真正的人性必须懂

    我们常在学术界听见研究生抱怨:“某教授发表的论文,根本多半是我写的。他只是定个题目,全是我做的研究,偏偏到后来挂他的名。”这种事情是不少,但我们也要想想,当那个教授在做研究生的时候,是不是也曾经帮他的教授做研究呢?有一些“伦理”是长期发展出

  • 办法就是活法

    父亲是位农民,60岁那年,他开始忧心忡忡,没有劳保、医保,老了怎么办?后来他有了梦想,希望能在城里找一份看门的工作,坐在传达室里看看报纸、听听收音机,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那将会非常幸福。而同村的一位老人,看了多年单位大门,却从城里回来

  • 爱那个站在你身后的人

    一个设计师,她的时装设计走进了米兰春夏时装周,在时装界声誉鹊起。但是他的老公普通,是一个小公司职员。每天,男人为她做饭、煲汤、洗衣。她回家,他还为她放好洗脚水,给她捶背。这样一个有才、有貌、有地位的女子怎么甘心嫁给一个只能骑着自行车上班的男

  • 留点漏洞给別人

    老公换了新工作,住房就在公司宿舍六楼。没有电梯,搬家那天,我们扛着大包,像蜗牛一样慢慢爬楼梯。楼道很干净,栏杆上没有一丝灰尘,每层的拐角处,都放着一个绿色的垃圾桶,虽然已经旧得褪了色,却连一点污渍都没有。看来,这里的清洁工很敬业。再看看垃圾

  • 父亲心中飞不走的那只鸟

    儿子上学忙,工作了还是忙。儿子没时间回来看父亲,父亲去城里看儿子。哎!城里找人,比乡里找人可难多了!肚子找扁了,才找到儿子的公司。儿子已经不是原来的名字了,人家都叫儿子老总。老总只跟别人说话,没空跟父亲说话。“狗儿。”父亲在一旁等急了,小声

  • 一秒钟逆转成败

    非洲草原上,一只雄劲的花豹已在草丛中蹲伏了许久。不远处,一群腿脚细长、背黄肚白的羚羊正悠闲地吃着草儿。羚羊们时而低下头细细密密地啃啮,时而又仰起修长的脖子四处察看,翕动的鼻子似乎想探析出空气里每一丝危险的气息。突然,有一只羚羊做出了沉下身子

  • 安然于每一个年龄

    惟俨和尚是唐代著名禅师,晚年住在澧州(今湖南澧县)的药山,人称“药山惟俨”。他与许多高僧一样,善于从眼前小事物入手,启发弟子们的悟性。有一次,惟俨指着林中一棵枯木,问弟子道悟和云岩:“你们说,是枯萎好呢,还是向荣好?”道悟不假思索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