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蓝色的花

蓝色的花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8:54  热度:9℃
    后街有家小小的伞店。
    那儿挂着个大招牌:“修理伞”。
    下了长时间的雨,今天终于停止,全镇的坏伞,都集中到这里来了。
    顾客们都这样说:“请赶紧给修好吧,因为不知什么时候还要下雨。”
    于是,伞店老板象埋在山一样高的伞堆里,从早晨起,就一个劲地干活儿。
    这位伞店老板,虽然还是青年,但却有出色的本领,到晚上,这么多的伞全部修好,归还了伞主。这样,他的手头留下了平时没有的好多钱,有往常的三倍。
    他特大欢喜地想:“马上修理房顶吧。还有,给窗户挂上新窗帘吧。”
    在独自生活的二楼窗户上,挂起雪白的窗帘,是他渴望已久的事。
    “还有,买一盒油画颜料和新的吉他,还有……”
    啊,想要的东西还有好多好多。
    第二天,伞店老板到镇里去买窗帘、油画颜料和新吉他。
    天上下着细细的雨。
    到镇上,有相当一段路程。可是,伞店老板的心胸,被欢喜塞得快要破了。
    “先去请求修理房顶,再到百货商店去吧……”
    伞店老板在心里早就决定好了。于是,他“吧嗒吧嗒”目不旁视地走。
    在到达城镇以前,最后一个拐角的地方,有个低矮的篱笆。到了这儿,伞店老板看见一个小小的女孩子,靠着篱笆,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走过去,伞店老板站住了。
    女孩穿着浅蓝色衣服,而且也没打伞,呆呆地瞧着远方。伞店老板把女孩容进自己的大黑雨伞里。
    “你在干吗哪?”伞店老板问。
    女孩仰脸看伞店老板。她皮肤有点白,有着特别大的眼睛。
    “是没有伞吗?”
    女孩点点头。短发松散地摇动。
    “是你没有伞吗?”伞店老板再一次问。
    女孩又点点头。
    “那,可真不行。”
    这位伞店老板,一提起伞的事,比谁都加倍热心。
    “即使是小孩,也必须有自己的伞哪。”
    这时,伞店老板重新想起,今天,自己的钱包十分沉重。他心情快乐地说道:“喏,小姑娘,我给你做一把新雨伞吧。”
    女孩高兴地笑了,然后说了一句:“谢谢。”
    “我现在要到镇里去。我们一块儿去选你伞上用的布吧。”
    这样,高个子青年,和小小的、小小的女孩,一起打着大布雨伞到镇上去了。

雨还在下。
伞店老板和女孩,在百货商店换了好几次自动扶梯,才来到卖布料的地方。
柜台上,满满的布料象波浪似地摆着。
女孩在那里选择了蓝色的布。
女孩指点的那块布,价钱特别高,有白窗帘的三倍!但是,伞店老板却高兴地买下了它。他认为,这能做成一把好伞。
后来,伞店老板和女孩到屋顶去,在大旱伞底下的白桌子那儿,喝了冰激凌苏打水。
“伞做好,就送给你。你家在那儿?”伞店老板问。
“那边就行。”
“那边?”
“刚才的拐角地方。”
“那,明天早晨,我就到那边。”
俩人约好了。
伞店老板和女孩,在拐角的篱笆那儿分了手。
伞店老板比来的时候走得更急。
他想:“快点儿回去,做一把上等的伞吧。”
他把修理房顶和买白窗帘、油画颜料、吉他的事,全都忘光了。
那天晚上,伞店老板直到很晚,精心地做伞,到深夜,才做成了蓝蓝的、蓝蓝的雨伞。在散乱的工作场地上,他撑开小伞看。
“论样子,论布的贴法,都极其漂亮。”
尽管如此,他还觉得那女孩选择的蓝色是最好的,多漂亮呵。
那象是有一片大海的颜色,又象是雨晴后蓝天的颜色。
同时,一进入这撑开的伞中心情就变得奇怪,仿佛整个身子钻进了一个小蓝房顶的屋子里。
“多么了不起的伞哪!”青年说着,心想,自己的本领有多么了不起啊。
第二天早晨,伞店老板在拐角处会见了穿浅蓝色衣服的女孩。
“做好啦。”
伞店老板打开蓝伞,递给女孩。雨在绷得紧紧的伞上,发出好听的声音。
“象大海的颜色啊。”女孩说。
“嗯。我也这么想。”
“打着这把伞,好像在蓝色房顶的家里。”
“啊,我也是这么想的!”
伞店老板完全高兴了。但是,蓝色房顶的家太小,不能两个人一起进去。
于是,伞店老板敲着家的门说:“小姑娘,你在家里干什么哪?”
……啊,多么了不起的伞哪!
在细细的、细细的雨中。
从那天起,发生了奇异的事情。
回到伞店,许多女孩子站在店前,等着老板。

“啊,是修理吗?”伞店老板和蔼可亲地说。
“不。”一个人说,“老板先生,我想要新的伞。”
“新的伞?”
“嗯,请给我做蓝色的雨伞吧。”
“我也是。”
……
伞店老板过于吃惊,暂时说不出话来。
“请给特急地做蓝色雨伞吧!”
这是全体顾客的订货。
于是,伞店老板又到镇上去,买了许多蓝布和伞的材料。
接着,从那天晚上开始,他坐在工作场地里,连睡觉的工夫都没有。因为,要求订蓝色雨伞的顾客,一个劲不断地赶来。
这么一来,不到十天,伞店老板成了非常有钱的人了。
不久,全镇的女孩都打上了蓝色的雨伞。
一天,报纸的一角,登着这样的记事:“今年流行的伞,无论怎么说也是蓝色。奇怪的是,在后街小小的伞店订做的特别流行。”
读到这个,又有更多的女孩涌向伞店。
顾客们进不去小店,塞满街上,队伍拐了好几个弯儿,一直延伸到城镇一带。
这些人中,偶然也有人请求修理伞的,但伞店老板目不旁视地干活儿,是谁交给他的伞,他也记不太清楚。
一天,伞店老板叫来镇里的油漆匠,重新写了店的招牌。新招牌上,是这样写的:承做蓝色雨伞。谢绝修理。
不时,有先前请求过修伞的顾客来取伞,但,伞店老板对坏了的伞一把也没修理。
“因为太忙了嘛。”
这是每一次伞店老板的辩解。伞店老板对折了骨架、开了窟窿的伞,已经连看都不愿看了。
不知什么时候,伞店的房顶完全变成了新的,二楼窗户上,挂了镶花边的窗帘。另外,房间角落里,也爱护地放着油画颜料和栗色的吉他。
尽管那样,做蓝色雨伞的订货,仍然接连不断地涌来。
一天,又来了一位催促修理伞的顾客。
“啊,是修理吗?因为太忙了,请再等两三天吧。”伞店老板连顾客的脸也不看地说。
过了十天。
报纸上登着这样的广告:下雨的日子,请打淡黄色的伞吧。××百货商店。这么一来,怎样了呢?从那天起,定做蓝伞的,眼看着减少了。
人们争先恐后地涌向百货商店的雨伞柜台。
没过几天,这一回,全镇的女孩子,都打起在百货商店买的淡黄色雨伞来了。
没有一个顾客再到后街小小的伞店来。只有伞店老板在招牌、房顶、窗帘全新的伞店里呆呆地坐着。

这天,也下着细细的雨。
这天,店里来了一位被雨淋湿了的小顾客。
“您好!”
“唔──是谁呢?”伞店老板歪起脖子。
“我的伞修好了吗?”
伞店老板不住地打量顾客。穿天蓝色衣服的小小女孩子……似乎在哪儿见过
……大眼睛,短头发……
“呀,上次的小姑娘!”
伞店老板终于想了起来。可是,他想不出这孩子什么时候把伞交给了他。
“上次的雨伞,骨架子折了,我很早以前就来求过您的。”女孩说。
伞店老板急忙在工作场地里找。接着,他发现上次的蓝雨伞,折了骨架,被扔在角落里。
女孩眼睛露出十分悲哀的样子。
“对不起。”伞店老板说。
“明天能修好吗?”
“啊,一定的。明天早晨给你送去,到那儿。”
伞店老板和女孩约好了。
当天晚上,伞店老板认真仔细地修好女孩的坏伞。想起来,那是他第一把真心诚意做的雨伞。
从那以后,自己曾经什么也不想地做了多少伞呢……于是,不想大海的颜色、也不想天空颜色的普通蓝色雨伞,曾怎样地充满了城镇呢?伞店老板有点悚然了。
第二天早晨,伞店老板挟着那把伞走出店门。
一会儿,在拐角那儿,看见了女孩浅蓝色的衣服。
伞店老板在雨中一溜烟地跑起来了。
可是,靠近一看,篱笆那里,谁也没有。
错看成蓝色衣服的是花。拐角的矮篱笆那儿,不知什么时候,有一棵绣球花,开得象天蓝色一样,在雨中淋着。 

猜你喜欢

  • 诺贝尔:炸药之父

    提到诺贝尔这个名字,全世界几乎无人不知没人不晓。诺贝尔是瑞典籍的科学家、发明家,他因发明炸药、雷管并经营、生产这两样东西而成为富豪。诺贝尔临去世前留下遗嘱,决定在他死后把遗产的一部分作为基金,以其全部利息分成五等份,作为对人类幸福最具贡献者

  • 贾姆谢特吉·塔塔:印度第一财团

    在印度最大的钢铁厂——塔塔钢铁公司的大门口,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铜像,他以深邃而安详的目光,宛如佛陀一般俯视着进进出出上下班的员工们。这就是塔塔财团的创始人贾姆谢特吉·塔塔的塑像。时至今日,还经常有人在铜像

  • 岩崎兄弟:三菱霸王

    在当今日本6大企业集团中,三菱集团以雄厚的实力位居三井、住友、芙蓉、三和、第一劝业银行之前,独占魁首。三菱集团旗下有41家大公司,包括三菱银行、三菱商会、三菱重工、三菱信托、明治生命保险、东京海上保险、三菱电机、三菱汽车、三菱石油、日本邮船

  • 黄志信:糖王黄氏家族

    在印度尼西亚,建源公司与黄氏家族的影响已经烟消云散了,但年长的人都还记得,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这个公司及这个家族曾有过一段令人瞩目的辉煌。建源公司以经营糖业为主,它的创始人黄志信是一名华侨。黄志信1835年出生于中国福建同安县。他

  • 卡内基:贫穷少年到乐善好施的巨富

    1848年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区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了饱受经济危机之苦的苏格兰。顿时,整个苏格兰沸腾起来了。人们趋之若鹜,纷纷举家西迁,掀起一股空前的移民潮”。仅在这一年,苏格兰就有近19万人移居美国。他们分乘数十艘船只

  • 摩根:华尔街大亨

    1861年10月7日,在美国纽约一幢豪华邸宅里,正在举行一个与众不同的婚礼。尽管每个人从心底对新郎新娘怀着无尽的祝福,但现场仍笼罩着静寂、哀伤的气氛,婚礼犹如葬礼。这邸宅是新娘的娘家。新娘的父母参加了婚礼,但新郎的双亲却呆在伦敦家里没有来。

  • 洛克菲勒: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十亿富翁

    美国早期的富豪,多半靠机遇成功,唯有约翰·洛克菲勒例外。他并非多才多艺,但异常冷静、精明,富有远见,凭借自己独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庞大的石油帝国。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只不过是

  • 张振勋:酿酒大王

    1840年,张振勋出生在广东大埔县一个乡村私塾先生的家中。虽然父亲在教书之余,还行医治病,但家中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小振勋在私塾中跟着父亲读了几年书,十三四岁时,就不得不辍学到姐夫家去放牛。可是他太爱读书了,一次因为看书而忘了管牛,牛吃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