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龙凤金钗

龙凤金钗

收录日期:2025-08-08 10:55:35  热度:8℃

原州人秦孝寺以卖豆腐为生,这年暑夏,他卖完一担豆腐往回赶,高照的太阳几乎把身子烤焦。走到兔儿岭,实在耐不住火毒的高温,瞅见一片树林,秦孝寺一头钻了进去。

也是瞌睡遇上枕头,树林里有座坟墓,墓前的石头供桌正好能睡一个人。秦孝寺看看天色还早,便在供桌上睡着了。一觉醒来,那轮日头已经落山,光彩瑰丽的火烧云将地面映照得一片通红。

秦孝寺打个哈欠坐起来,却见数步之遥有金光闪烁,心头不禁一凛,三脚两步跨上前去,草丛中竟然藏着一枚龙凤金钗。秦孝寺欣喜若狂地抓在手中,见这金钗制作精美,两根簪子扭合在一起的钗身盘龙附凤,龙头凤脑伸向钗头,交颈相吻神采奕奕,重量少说也有二三两。

秦家是豆腐世家,爹娘辛苦一生,过世时只给秦孝寺留下一头驴,一盘磨,两间窑洞,龙凤金钗的一个棱角怕也能抵他的全部家当。但秦孝寺是个善良的人,心想丢了金钗的人一定很急,便待在原地等候失主前来寻找。

戌时已过,不见失主到来,秦孝寺索性睡在供桌上等到天亮,才见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急匆匆赶来。

秦孝寺见妇人神色焦急,知道定是与龙凤金钗有些干系,便打躬问道:“大娘莫非来找龙凤金钗?”妇人一怔:“你怎么知道我找龙凤金钗?”秦孝寺见她面相和善,不像狡诈之徒,便将龙凤金钗捧在手中说:“小人在草丛中捡得一枚龙凤金钗,大娘看看是不是你的……”

妇人将金钗抓在手中放声大哭,哭了一阵问秦孝寺叫什么名字,怎么会在这里捡到她的龙凤金钗。秦孝寺报了姓名,说出事情因由。妇人感激涕零,说她姓陶,住在兔儿沟,昨天来这片树林挖野菜,不知怎么就把龙凤金钗丢失了,若不是遇上秦孝寺这样的憨厚之人,龙凤金钗恐怕再也找不回来。这么说着,妇人一定要拉上秦孝寺去家中坐坐。

秦孝寺推辞不过,只好随陶氏来到兔儿沟。一孔没有门窗的窑洞便是陶氏的“家”,秦孝寺禁不住热泪盈眶,思忖半晌忽然双膝跪倒:“大娘孤苦伶仃,秦孝寺爹娘皆无,若不嫌弃,我就认您当娘吧!”

陶氏张目结舌,回过神来扶起秦孝寺道:“你我相逢即是有缘,娘认下你这个儿子了!”秦孝寺深情地喊了一声娘,背起陶氏,一直走回寺头岭自己的家。从此以后,陶氏打理家务,秦孝寺做豆腐卖豆腐,娘儿俩的日子过得倒也太平。

星移斗转,很快就到秋天,陶氏对秦孝寺说:“儿呀,娘见你忠厚老成,但也不失精细伶俐,做豆腐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听说皇上即将对胡人用兵,朝廷急需粮食,今年原州大丰,你不如籴些粮食运往长安,准能赚个大利。”

秦孝寺嘿嘿一笑:“娘尽说没底没面的话,即便能赚个金山银山,我们哪有本钱籴买?”陶氏抿嘴一笑,从碎花包袱里取出一个金元宝递给秦孝寺道:“这是娘的体己钱,在兔儿沟的窑洞就想送给你,但后来我们成了母子也就没有客套。现在你将金元宝拿去作本钱,足够籴买粮食了!”

秦孝寺瞠目结舌,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金元宝,籴买几十车粮食还有余头,娘住兔儿沟时穷困潦倒,哪来这么贵重的物什?

陶氏预料到秦孝寺要问什么,拦了他的话头道:“剩下的话不要多问,只管拿去就是!”说着从头上拔下龙凤金钗递给秦孝寺:“这个你也带上,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倘若有个闪失,典当金钗也能救急。”

秦孝寺放声大哭,给陶氏磕了三个响头,把金元宝全部买成粮食,装了满满三十大车,雇来脚夫和镖客,一路向长安赶去。

也是时运不济,运粮车队走到大桥山被胡兵劫持,镖客奋力反抗仍是无济于事,秦孝寺抓起一把鬼头刀想和胡兵拼命,但三两下就被打翻在地缚了双手。胡兵押着三十大车粮食和秦孝寺一行来到阴山脚下,让他们做苦力。

秦孝寺和众多汉人被胡兵押着凿石修路。和秦孝寺一起劳作的是个文静青年,秦孝寺问他尊姓大名,文静青年莞尔一笑答道:“班金蝉,乾州草堂坡人。”

秦孝寺觉得这个名字有趣,便说:“怎么起这个名?怪拗口的。”班金蝉从脖子上摘下一枚金蝉项坠拿给秦孝寺道:“我爹说这名字因金蝉项坠而起,所以就叫班金蝉!”

秦孝寺见金蝉项坠只有半爿,笑道:“原来这样?班金蝉,半爿金蝉,哈哈。”

两人患难相交,结为生死兄弟。班金蝉说:“秦大哥,待在这里迟早得死,我们想办法逃出去吧!”

他们谋划了几天联络了几十个人,趁夜打昏看守的胡兵逃出敌营,但半道上却被追兵冲散。秦孝寺钻进草丛逃过劫难,班金蝉却不知去向。秦孝寺眼巴巴等到天亮不见班金蝉踪影,只好同一起逃出来的人离开草原。

秦孝寺想回原州,又觉没有面目去见母亲,最后辗转逃到了长安,重操旧业,在一家豆腐作坊帮工。豆腐作坊的老板姓白,近日纳了一房小妾如鱼得水,见秦孝寺做豆腐是行家里手,就将作坊交他打理,自己腾出手和小妾厮混去了。

时令已到冬天,长安城里冰天雪地。一天早晨,秦孝寺起了个大早上豆腐房磨豆腐,却见门口躺着一个人,已经冻僵了。秦孝寺大惊,慌忙将他抱到屋里点亮油灯去看,竟是患难兄弟班金蝉。探探鼻翼还有气息,忙给他灌下半碗热汤,又给她盖上厚棉被暖身子。

天快亮时班金蝉醒了,秦孝寺紧紧抱住他道:“兄弟,可把哥哥吓坏了,你怎么到了长安?多亏哥哥起得早,否则咱兄弟恐怕……”

班金蝉见秦孝寺抱着他,脸上突然泛起红晕,轻轻推开秦孝寺道:“大哥认错人了,我叫石囡儿,不叫班金蝉!”

秦孝寺哈哈大笑:“兄弟莫不是戏弄我?这才几个月不见,怎么就改名叫石囡儿了?忘了咱们在阴山上给胡人开石筑路的日子了?”

石囡儿瞪着好看的眼睛看着秦孝寺,羞羞地说:“我真的叫石囡儿,从来就没去过什么阴山阳山,大哥准是认错人啦!”

秦孝寺笑得山响:“兄弟真会开玩笑,秦孝寺才二十来岁还咋会糊涂认错人?”说着坐在石囡儿跟前执起他的手,指指金蝉项坠道:“怎么说我认错人?金蝉项坠不就是见证嘛!”

石囡儿这才想起脖子上的项坠,摘下来拿在手中问:“大哥见过金蝉项坠?”秦孝寺将项坠提溜起来笑道:“半爿项坠在阴山上兄弟就让我看过,还说因为半爿项坠,爹爹才给你起名班金蝉……”

石囡儿云里雾里,他的金蝉项坠是只有半爿,但一直挂在脖子上,秦孝寺在哪里见过?可他又说得有鼻子有眼,看来这事蹊跷。禁不住问道:“大哥说在阴山就见过只有半爿的金蝉项坠?”

秦孝寺点点头。石囡儿打个激灵,这就怪了,世上还有第二个佩戴半爿金蝉项坠的人?心里想着,扯下方巾,亮出一头秀发:“大哥看看我是不是你的班金蝉兄弟?”

秦孝寺见石囡儿是个女的,立即松开她的手,惊慌失措地站起来:“我的娘啊!你怎么会……是女的?”说着朝后节节倒退。

石囡儿笑了起来:“大哥真是的,一个女人就吓得六神无主?莫非女人会吃人不成!”

“不不不!”秦孝寺无地自容地说,“我不知道你是女的,还当是我的兄弟班金蝉呢!”石囡儿坐在炕沿上说:“小妹是岐州人,自小和婆婆相依为命。前不久婆婆故去,我被歹人劫到长安欲卖到烟花之地,好不容易逃了出来,流落街头,又冷又饿,闻得这里有豆腐香,想来讨点儿吃的,谁知昏死在门口,若不是大哥搭救,小妹恐怕早被冻死了!”说着双膝跪倒,纳头便拜。

秦孝寺慌忙扶起她:“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小可实在不知姑娘是女儿之身,适才有所冒犯,望姑娘莫怪!”

石囡儿笑道:“大哥这是哪里话,我感激还来不及哩!”秦孝寺接上话头:“这就怪了,我被胡儿掳到阴山破石筑路,结交了一个兄弟叫班金蝉,和你长得一模一样,身上也有半爿金蝉项坠,你说奇不奇?石姑娘,你可知道金蝉项坠的来历?”

猜你喜欢

  • 狐狸和兔子

    有一只残暴而又奸刁的狐狸,专门逼迫践踏糟踏弱小动物。有一天,狐狸捉到一只正在寻觅食品的母兔。当它张开血盆大口的时辰,兔子苦苦地请求说:“善良的狐狸师长教师,请您发发慈悲,看在我三个幼小的无依无靠的孩子份上,不要危险我吧!”奸刁的狐狸一听母兔

  • 鬼怪为害

    有一个鬼降临到楚地,它棍骗恐吓本地苍生说:“天神派我来统治你们这块地盘,我可以降祸,也能够赐福,就看你们的立场和表示了!”本地苍生十分惧怕,他们坐卧不安地驯服鬼的要求,惟恐怠慢了鬼。人们把鬼迎迸庙里供奉起来,天天为鬼杀猪宰羊,跪在地上顶礼跪

  • 为虎作伥

    传说被山君吃失落的人,身后变作“伥”(chang),伥会死心踏地地为山君驰驱效力。有个叫马拯的念书人,快乐喜爱游历山川。这一天,他来到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衡山风光娟秀,马拯忘情山川,在松林间转游,不知不觉到了傍晚,看来这个晚上他是走不出往了

  • 高价买邻

    南朝时辰,有个叫吕僧珍的人,素性恳切诚恳,又是饱学之士,待人忠厚厚道,从不跟人家耍心眼。吕僧珍的家教极严,他对每个晚辈都耐烦教诲、严酷要求、注重监视,所以他家构成了良好的家风,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待人和蔼、操行规矩。吕僧珍家的好名声远近著名。

  • 义鹊怜孤

    好久好久之前,在大慈山的南面有一棵大树,树干有两围粗,树枝结实,树叶广大。有两只喜鹊飞到这棵大树上忙着筑巢,它们就要做母亲了。过了不久,两只喜鹊各自生下了小喜鹊,两个家庭热热烈闹,日子过得又温馨又红火。喜鹊妈妈天天飞出往找食,回来后,一口一

  • 天赐养老钱

    一天凌晨,一个农夫挑了一担菜进城往卖,在街上,农夫拾到一叠钱,他点了一下,共有15张。回家后,农夫把15张钱交给他母亲,他母亲说:“孩子,人家丢了钱。必然很焦急,我们怎样能要人家的钱呢?从速归还掉主,说不定人家正找得焦急呢!”这位农夫依照母

  • 周处自新

    周处是晋朝义兴县人。他在年青的时辰,脾性粗鲁,好惹是生非,常常与人打斗斗殴,风险乡里,被本地人们视为祸患。那时辰,在义兴县境内的大河里呈现了一条蛟龙,同时在义兴县山里又有只斑额吊睛猛虎,它们都经常在河里、在山上损害老苍生。本地人们都把周处同

  • 投鼠忌器

    一小我家里面有良多的老鼠。这些老鼠十分跋扈獗,白日都敢大着胆量在屋子里横冲直撞,在衣柜上、桌子上蹦来跳往,晚上还敢爬到人睡觉的床上,乃至爬到枕头边,冷不防吓你一大跳。更可恨的是,有些老鼠居然躲进衣柜里面,在棉衣里面做窝,生儿育女。这家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