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用余热温暖苗寨的孩子

用余热温暖苗寨的孩子

收录日期:2025-08-08 01:24:27  热度:10℃

丈夫朱敏才今年72岁,1965年大学毕业后,先在商务部工作,后在坦桑尼亚、尼泊尔等国大使馆做外交官,直至退休;妻子孙丽娜今年60岁,是北京一所小学的退休英语教师。

2005年初,两位老人在看电视时,看到贵州山区的一所学校只有一名老师,上课时老师还要背着孩子。看完节目,老两口决定去贵州山村支教。

当年8月,老两口来到贵州开始了支教之路,他们专门选择最偏远、教师最稀缺的小学。

尖山苗寨小学,是支教中让老两口最难忘怀的学校。尖山有贵州的小西藏之称,海拔1300多米。学校只有两间教室,被称为“袖珍小学”。让老两口下决心留在山上的是,当地村民对教育的一种强烈渴望。这所简陋的学校就是村民们每家背7000斤石头垒起来的。学校里唯一的一名老师也是孩子们跪求下来的。小学不说教室没有电,窗户是石洞,就是睡觉的地方也是和公厕紧挨着的,气味难闻,老两口晚上只好戴着口罩睡觉。

这里的孩子原来只有语文和数学课,朱敏才老两口给他们加上了英语、体育和音乐。体育课没有器材,朱敏才老人就自创了尖山棍法,带着孩子们一起锻炼身体。因为年级多、老师少,两个老人成了学校的“顶梁柱”,从早到晚,课程表都排得满满的。

老两口的支教不仅是义务的,还把生活费常常贴补给孩子们,自己却连水果都舍不得买。由于年高营养又跟不上,孙丽娜老人右眼因黄斑性病变而失明,朱敏才则患有多种疾病,老伴两个月一次回北京为他买药。

支教9年多来,老两口的足迹遍及贵州大山深处的五所小学,其间,朱敏才老人一直没有回过北京的家。记者问二老,支教何时是尽头?二老的回答惊人的相似,希望尽自己最后的余热温暖孩子们,等到最后实在爬不起来的时候就回北京。

猜你喜欢

  • 母狼的智慧

    他是一个老猎人。在大漠的落日下,他用手指向远处的河流,问我:“你看见老狼带着小狼过冰河吗?”我用学来的知识胡乱地应付他:“老狼一般会把小狼叼在嘴里。”“如果是一群小狼,老狼还会一只只地叼在嘴里过冰河吗?”我没多想,只是肯定地点了点头。“你错

  • 弑子,猎豹母亲的尊严

    2002年,我在美国加州闪电大马戏团做动物饲养工作。这份工作虽然累,但是薪水不菲,在假期里还能够跟随着马戏团走遍美国。在我工作一周后,马戏团里购入了新的动物明星——一大一小,两只非洲猎豹。据说,它们价格昂贵,因为它们是一对母子。在非洲大草原

  • 鲣鸟的尊严

    在西沙当过兵的人都知道,西沙群岛有一种“笨”鸟。它在陆地上的动作笨拙,而且根本不知道提防人类,很容易被人捕捉。我见到鲣鸟,是在六十号的无名岛上。在我们巡逻时,看着那种长着雪茄造型嘴巴的鸟对我们的到来熟视无睹。出于好奇心,大家准备捉一只回去喂

  • 悲壮太阳鸟

    太阳鸟是热带雨林里一种小巧玲珑的鸟,从喙尖到尾尖,不到10厘米长,叫声清雅,羽毛艳丽,红橙黄绿青靛紫,像是用七彩阳光编织成的。每当林子里洒满阳光的时候,太阳鸟便飞到灿烂的山花丛中,以每秒80多次的频率扑扇着翅膀,身体像直升飞机似的停在空中,

  • 动物王国里的“骗子”们

    苍鹭的伎俩为觅得一顿美食,一只苍鹭用嘴衔着一根小羽毛,在溪岸边踱着方步,两眼不断扫视着浅浅的溪水……突然,它停住脚步,有意把羽毛掉在水面上,可怜的小鱼,误把那片羽毛当成饵料,就游近羽毛,结果,苍鹭以闪电般的动作扑向水面,虏获了自己的美味!装

  • 残疾豹

    我到山上砍野竹子来修补篱笆。运气不错,砍竹子时,我抓住了一只野鸡,放在火上烤。不一会儿,香味四溢。我正在得意,左侧那片斑茅草丛里传来声响,扭头看去,差一点把我吓死——一只色彩斑斓的金钱豹的脑袋,从茅草中探了出来。这家伙准是被烤鸡的香味吸引到

  • 带笤帚的小鸟

    去年冬天,大兴安岭每隔七八天,就会下雪。我在哈尔滨,一早一晚给母亲打电话时,她常常对我说:“咱这儿又下雪了!”她最初报告雪的消息时,语气是欣喜的;可是后来雪越来越大,她就抱怨了。大雪封山后,鸟儿找不到吃的,成了流浪汉,一群群地在窗外盘旋。母

  • 阿咪

    阿咪者,小白猫也。阿咪之父是中国猫,之母是外国猫。故阿咪毛甚长,似兔子。想是秉承母教之故,态度异常活泼。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地上倘有一物,便是它的游戏伴侣,百玩不厌。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言语,和你大打交道。此时你即使有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