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欧阳修改革文风

欧阳修改革文风

收录日期:2025-08-08 03:42:41  热度:10℃

范仲淹被排挤离开朝廷以后,他的同事富弼,因为支持新政,被诬陷是范仲淹的同党,丢了官职;韩琦替范仲淹、富弼辩护,也受到牵连。当时,有些人虽然同情范仲淹,但是不敢出头说话。只有谏官欧阳修大胆上书给宋仁宗说:“自古以来,坏人陷害好人,总是说好人是朋党,诬蔑他们专权。范仲淹是国家有用的人才,为什么要把他罢免?如果听信坏人的话,把他们罢官,只会让坏人得意,敌人称快!”

欧阳修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庐陵(今江西永丰)人。他四岁的时候,父亲病死,母亲带着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依靠他叔父生活。欧阳修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就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划着字,教欧阳修认字。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早就爱上了书本。

欧阳修十岁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一次,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发现一本旧书,他翻了一下,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就向主人要了来,带回家里细细阅读。

宋朝初年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文风讲求华丽,内容空洞。欧阳修读了韩愈的散文,觉得它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跟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样。他就认真琢磨,学习韩愈的文风。长大以后,他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

欧阳修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在文学上的声誉已经很大了。他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四年,才回到京城。

这一回,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说话,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风捉影,诬陷欧阳修一些罪名,朝廷又把欧阳修贬谪到滁州(今安徽滁县)。

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常常游览山水。当地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人们传诵的杰作。

欧阳修当了十多年地方官,宋仁宗想起他的文才,才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

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考试结束以后,有一批人落了选,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一天,欧阳修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

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就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和朴素的文章了。

欧阳修不但大力改革文风,还十分注意发现和提拔人才。许多原来并不那么出名的人才,经过他的赏识和提拔推荐,一个个都成了名家。最出名的是曾巩、王安石、苏洵(音xún)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在文学史上,人们把欧阳修等六个人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合起来,称为“唐宋八大家”。

猜你喜欢

  • 老成

    (一)故事还要从一个夏天说起。但对于一直住惯了东北的我来说,夏天相当令人心烦的,太阳像火炉一样狠狠地煎烤着大地上的可怜的人们。因为经济不景气,我也光荣的失业了。闲极无聊,坐于窗户边发呆。忽接到小志的电话,心里不禁一阵惊喜。小志是我在大学期间

  • 如此的商标

    儿子的婚期就在明天,当我再次检查准备工作的时候,才猛然发现招待“送客”的餐具还没有准备好。这一发现,把我惊出了一身冷汗,要不然,明天还不知道要出大的漏子呢。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习惯,结婚这一天,新娘子家要派家中的两位长者,陪送新娘子一起到男方

  • 讨债真难

    1、老陈借给吴来的两千元,已经多年了,还要不回来。他每每想起此事,就闷闷不乐。吴来是老陈的高中同学,原来读书时关系也算好,但毕业以后很少联系了。有一次偶遇,他说是要一笔钱等着急用,老陈就把身上的两千元借给了他。老陈曾多次催债,吴来总是说没有

  • 给你上一课

    这年头啊,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你瞧,去超市逛一圈就能碰到件稀罕事。这天,老秦在超市买了条中华烟和两瓶茅台酒,跟着人流从付费通道慢慢往外走。排在他前边正在付账的是位中年妇女,穿着一身黑色的连衣裙,脖子上戴着条金灿灿的项链。老秦是做首饰生意

  • 得理不饶人

    都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可这得分跟谁。对退休的老刘来说,饶谁都不能饶老李头,不光不能饶,还得“乘胜追击”,绝不放松。老李是老刘的棋友,两人整天泡在老年人活动室里下围棋。别的人玩玩纸牌聊聊天,时间一久。处得跟朋友似的,但这老刘和老李却正相反,

  • 还有一个同伙

    现在的学校都讲究升学率,升学率高了,学校的地位就提高了。于是,许多学校开始明争暗斗,拳来脚去。清平镇上就有这样两所中学,一所是公立的育才中学,校长叫甄慕才;另一所是私立的德仁中学,校长叫李延良,为了争夺优等生,两位校长可是花尽了心思。德仁中

  • 一定要报答你

    乡下的董老汉真是倒霉,肚子上三年吃了两刀——前年是胆囊出了问题,被割掉了,这次是腹膜发了炎,这一来二去,人遭罪挨折腾了不算,还把他半辈子的几个积蓄全扔进了医院。董老汉在病床上闹起心来,就直骂“这该死的病”。倒是那查房的小护士。笑着上前对他说

  • 说话要算数

    大山乡狼头村里有个秘密:相传这个坐落在大山深处、不起眼的小山村地底下,藏着一座西汉年间的古墓!二十六年前,村子里来了一个年轻人,叫李大陆,当时他是乡里的文物管理站站长,来狼头村为的是普查古墓。李大陆在村子西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坟,坟前立着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