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袁世凯曾三令捍卫西藏主权

袁世凯曾三令捍卫西藏主权

收录日期:2025-08-07 18:56:35  热度:11℃

“窃国大盗”袁世凯,曾因“二十一条”而被称为“卖国贼”,不过,他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初,曾发布三道命令,捍卫西藏主权。

对此,英国公然表示不承认中国关于对西藏主权的宣示,一手炮制了“西姆拉中、英、藏会议”。

在英国的一手操纵下,西藏代表在会议上首先抛出了要求西藏独立等的“六项要求”。中华民国政府立即电令中方代表陈贻范严加驳斥:“一、西藏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三、西藏于外交及军政事宜,均应听受中国中央政府指示而后行,非由中国中央政府,不得与外国订约……”粉碎了西藏分裂分子及其主子英国妄图西藏独立的阴谋。

英国不甘失败,在中国的西藏和印度边界问题上又非法炮制了一条“麦克马洪线”,公然把历来属于中国的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划归英属印度。英方代表用欺骗手段驱使中方代表陈贻范在条约草案上“草签”。陈贻范当即声明,“正式签约需在接获中央政府命令后方可进行”。

陈贻范的“草签”内容传回国内,中华民国政府当即电饬(令)陈贻范立即声明:一、取消草签;二、不承认麦克马洪与西藏代表秘密签订的一切条约和文牍。同时,中华民国政府指示驻英公使照会英国政府:中国政府不承认未经承诺之西藏所签之约或类似文牍。

面对中国人民和世界公正舆论的谴责,当时的英国政府不得不承认:西姆拉会议没有产生中国政府作为缔约一方的任何协定,而“麦克马洪线”也未获承认。


猜你喜欢

  • 大宋玉雕手

    一江南香梅镇有两个做玉器的大师,一个叫艾玉,一个叫杜虎。这年夏天,他们接到皇帝的谕旨,要两家各设计一件玉器,赢得皇帝青睐的将被封为“大宋玉雕手”。艾玉、杜虎两位大师铆足了劲,决心一较高下。这天早上,艾玉刚起床,就有人敲门进来,这人拿着一大包

  • 真正的人性必须懂

    我们常在学术界听见研究生抱怨:“某教授发表的论文,根本多半是我写的。他只是定个题目,全是我做的研究,偏偏到后来挂他的名。”这种事情是不少,但我们也要想想,当那个教授在做研究生的时候,是不是也曾经帮他的教授做研究呢?有一些“伦理”是长期发展出

  • 办法就是活法

    父亲是位农民,60岁那年,他开始忧心忡忡,没有劳保、医保,老了怎么办?后来他有了梦想,希望能在城里找一份看门的工作,坐在传达室里看看报纸、听听收音机,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那将会非常幸福。而同村的一位老人,看了多年单位大门,却从城里回来

  • 爱那个站在你身后的人

    一个设计师,她的时装设计走进了米兰春夏时装周,在时装界声誉鹊起。但是他的老公普通,是一个小公司职员。每天,男人为她做饭、煲汤、洗衣。她回家,他还为她放好洗脚水,给她捶背。这样一个有才、有貌、有地位的女子怎么甘心嫁给一个只能骑着自行车上班的男

  • 留点漏洞给別人

    老公换了新工作,住房就在公司宿舍六楼。没有电梯,搬家那天,我们扛着大包,像蜗牛一样慢慢爬楼梯。楼道很干净,栏杆上没有一丝灰尘,每层的拐角处,都放着一个绿色的垃圾桶,虽然已经旧得褪了色,却连一点污渍都没有。看来,这里的清洁工很敬业。再看看垃圾

  • 父亲心中飞不走的那只鸟

    儿子上学忙,工作了还是忙。儿子没时间回来看父亲,父亲去城里看儿子。哎!城里找人,比乡里找人可难多了!肚子找扁了,才找到儿子的公司。儿子已经不是原来的名字了,人家都叫儿子老总。老总只跟别人说话,没空跟父亲说话。“狗儿。”父亲在一旁等急了,小声

  • 一秒钟逆转成败

    非洲草原上,一只雄劲的花豹已在草丛中蹲伏了许久。不远处,一群腿脚细长、背黄肚白的羚羊正悠闲地吃着草儿。羚羊们时而低下头细细密密地啃啮,时而又仰起修长的脖子四处察看,翕动的鼻子似乎想探析出空气里每一丝危险的气息。突然,有一只羚羊做出了沉下身子

  • 安然于每一个年龄

    惟俨和尚是唐代著名禅师,晚年住在澧州(今湖南澧县)的药山,人称“药山惟俨”。他与许多高僧一样,善于从眼前小事物入手,启发弟子们的悟性。有一次,惟俨指着林中一棵枯木,问弟子道悟和云岩:“你们说,是枯萎好呢,还是向荣好?”道悟不假思索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