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亲情不作假

亲情不作假

收录日期:2025-08-07 19:04:53  热度:10℃

孪生姐妹,没有医保的大花冒充有医保的小花就医,被发现了。消息像沸腾的油锅里滴了一滴水,炸锅了。

大花小花的父亲,原是江河机械厂的一名职工,母亲修地球。大花小花高中毕业的那年,父亲退休。按照当时的政策,可以安排一个子女“农转非。”可是,家有“两朵花”,手背手心都是肉,让哪个顶替好呢?做父母的一时很为难。

小花对大花说:“咱俩‘石头剪刀布’?”大花摇摇头,不答应,说:“‘石头剪刀布’不规矩,总是眼尖的人羸,要不,咱俩抓阄?”

“提案”获得全家一致通过。大花避开小花做了两个阄,当着全家人的面,说哪个抓到“顶替”,哪个进城顶替父亲。她让小花先抓,小花抓到阄一看,是“顶替。”大花说:“好了,好了,我就不用抓了。说完,把剩阄攥在手心,捏出一把汗。

小花像一只鸡,从糠箩跳到米箩,进城了,吃皇粮了,找了个老公也吃皇粮,让许多人羡慕不已;大花呢?在农村修地球,找了个老公也是修地球的,许多人为她惋惜,说:“一娘所生,大花的运气不如小花。”

光阴如梭。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农村的大花没投医保。这天,她进城,正巧碰上小花体检。小花劝大花也查查,说没钱体检,她有。大花说,连体检的钱都没得,还了得?于是,姐妹俩一同在医院体检。第二天,小花到医院拿报告单,一看,大吃一惊,大花得了胃癌。小花鼻子一酸,“呜呜”哭起来。

到家后,小花强压忧伤瞒着大花说:“姐姐,你的体检单子我看了,没大问题,但患了胃溃疡,医生说了,适时做个手术就好了。”

小花嘴上说得轻巧,心如刀绞,不禁想起姐姐做阄,定夺自己顶替父亲工作的那些事来。心想,这病要是得到自己身上,有医保,多好?要命的是黄鼠狼专捡病鸡咬,病魔却侵袭到没有医保的姐姐身上,这可如何是好?

夜里,小花翻来覆去睡不着,团在被窝里偷偷流泪,继而哽咽,把睡在她脚头的大花惹醒了。大花坐起身问小花啥回事?小花撒谎说是做梦,大花不信,说:“妹子,姐姐虽说与你同年同月同日生,但不是同一时辰,我哪怕长你一分钟,也是你姐姐。姐姐这个人你不是不晓得,这些年,有多少难事难倒过姐姐?小花,是不是昨天体检,查出我身上有不好的东西,你瞒着我呀?”

小花被大花这么一问,“哇”的一声,哭起了。

大花心里有数了,说:“妹子,你傻了,我都不怕,你怕啥?有许多人得了‘坏病’,不是病死的,是吓死的。黄泉路上无老少,哪个没有那一天?我不怕!”

小花说:“没那么严重,开刀拿掉就好了。”

“开刀不开刀无所谓,医生看的是病,也不是命,”大花说:“开刀,给儿女添负担,自己心里反而不安。”小花说:“姐姐,过去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不谈革命,起码也算是挣钱的本钱吧?姐姐,你没听人说过:有权不能狠,有钱不能省,有病不能忍?”

大花面露难色,说:“这几年,我手头虽说积攒了几万块钱,但你侄儿还没结婚,要是我看病把钱花光了,儿子到哪找媳妇?”

小花思索一会说:“你住院看病,不要钱!”

大花瞪大眼睛,不解地问:“哪能?”

小花说:“姐姐,我有医保。”

“你有医保,又不是我有医保?”大花说。

小花说:“明天,你穿上我的衣服,我玩失踪,你以我的名义去医院看病,哪个认得出来?万一有人打听,你就说你是小花,是我那个单位的。”

大花果真以小花的身份住进医院,第三天就做了手术,花掉3万多元医药费,大花个人仅付了6000元,其余均由公家报销了。

大花肚子里的肿瘤拿掉了,却添了心病,彻夜难眠。她觉得自己冒名顶医,不犯事算沾光,一旦犯事连累小花,做姐姐的对不起妹妹。思前想后,她从银行取出3万元存款,瞒着小花只身来到医保办,“扑通”一声跪到地上,负荆请罪。

医保办的李主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扶起大花,莫名其妙地问啥事?大花竹筒子倒豆子,一股脑儿全托出。

李主任微笑着说:“冒名顶医这事,弄不起来,何况我们压根没有支付过小花住院的医药费,也没见到小花单位出具证明。”

大花一头雾水。

原来,小花怕大花舍不得花钱看病,预先与医生取得联系。实则所有医药费用,除大花自负的那部分外,其余全是小花瞒着大花结的账。

大花执意要将3万元给小花,小花死活不要,说:“要不是姐姐你当初作弊,我能顶替父亲?不要以为我不知道?父亲在临终之前都告诉我了。姐姐,你没有医保,但有亲情。亲情不作假,亲情是世上最好的保险。”

后来,农村也有了医保。大花逢人便说:“如果没有小花‘作假’,骗她就医,还不知自己有命没命看到今天这幸福的一天。”

猜你喜欢

  • 代为说项的故事

    唐朝时期,江东年轻人项斯,字子迁,参加会考开始没有什么名气,别人拿他的卷子去给杨敬之看。杨特别喜欢就作诗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没多久,他就被长安方面录取。

  • 作奸犯科的故事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前出师表》希望他整顿朝纲,将作奸犯科者严惩以巩固政权。

  • 雄材大略的故事

    西汉时期,经过文景之治,农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家安定团结。汉武帝即位后,他罢黜百家之言,独尊儒家文化,他广泛收罗人才,兴大学,好大喜功,不关心人们的疾苦。班固在《汉书》中评价: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出处

  • 七纵七禽的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为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撤军时,南方彝族首领孟获纠集残兵余勇来袭击蜀军。双方一交锋就活捉孟获。诸葛亮从大局出发放他回家。孟获先后七次被捉住,最终真心归顺蜀国。【注音】qīzòngqīq&i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故事

    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

  • 生吞活剥的故事

    唐朝时,有个县的武官叫张怀庆。他为了追求名利,常常弄虚作假,把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当做自己的创作”。当时诗人王昌龄、名士郭正一声望都很高,张怀庆便常常抄袭他们的作品。大臣李义府写了一首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的五言诗

  • 渔人得利的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注音】yúr&

  • 逾淮之橘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见他矮小就嘲笑他,抓一个小偷说是齐国人。晏婴回答说:人们都知道橘树逾淮为枳,齐国人到楚国来成为小偷,环境改变而已。”巧妙地应对楚王。楚王刮目相看,改用高规格接待他。【注音】y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