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把一生一世的事写在纸上

把一生一世的事写在纸上

收录日期:2025-08-07 18:28:33  热度:11℃

年过六旬,大字不识几个,老伴去世,儿女各自成家。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样的人生,就像渐渐西沉的太阳,再也不可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可是,有位老太太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夕阳的余辉也可以美不收胜。

这真的是一个很普通的老太太,出生在山东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适逢战乱和饥荒,尝过饥饿,闯过关东,成长中的每一步,都可谓步步惊心。

当历经磨难,该安享晚年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和相濡以沫多年的老伴,从此天人永隔。

悲伤和孤独潮水一样将她淹没,那一年,她已是六十岁的银发老人。为了排遣寂寞,她开始夜以继日地织毛衣,织完毛衣织坎肩,织完坎肩织毛裤。

女儿看着心痛,就说:妈,我教你认字吧。

她的眼里闪过一抹亮光。小时候家里穷,哪有机会读书识字啊。那时候,看着别人背着书包走进课堂,她也曾生出无限的艳羡,看着别人捧着书本,看得津津有味,总是勾起她无限的好奇。

如今,自己有大把的时间,身边又有现成的老师,为什么不好好地填补曾经的遗憾呢?

年龄大了,记忆力减退,想要认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她决定做了,就不想认输,大街上的招牌,别人发的传单,电线杆上贴的小广告,公交车站牌,都是她的“教材”,她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念,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直到它们变成一眼就能认出的“老朋友”。

她还迷上了看电视,不过,她并不看演员长得漂不漂亮,也不看人家打斗得多精彩,她只盯着屏幕下方的字看,一边看一边听,一集电视剧看下来,虽然眼睛酸痛,但也收获不小。

除此之外,她还喜欢自己编快板,她说一句,让女儿写一句,写完了,她自己再反复地看,反复地念,那些不认识的字,慢慢也就认识了。

几个月以后,她可以拿起孙子的《格林童话》,毫不费劲地看起来。看完后,她就乐滋滋地讲给别人听。可是,这些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根本没有吸引力,大家就让她讲一些别的故事。讲什么好呢?想来想去,只有些自己经历的事。没想到,这些事讲出来后,大家都非常喜欢听。

听多了母亲的故事,女儿就鼓励她,干脆自己动笔,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没想到,孙子孙女们听说奶奶要写故事,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大家都把这事儿当成了天方夜谭。

她却不服气,凭什么你们能写,我就不能写?她下定决心,要做个样子给晚辈们看看。

但是,写字的艰难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起初,她写一个字就要花好几分钟,横不平,竖不直,歪歪扭扭,特别难看。过段时间,她能在纸上写一句完整的话了。再过一段时间,能写一小段话了。又练习几个月,能写出一篇小文章了,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也不懂分段,还是让她心里乐开了花。

写作逐渐成了一种习惯。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起床,在脑海里搜索那些难忘的人和事,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把故事写下来,语言平淡直白,情感却万分真挚。写好了,她会拿给女儿看,女儿说写得好,她就眉开眼笑,女儿说不行,得重写,她就老老实实地重写一遍。

写作慢慢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刚开始在外甥的卧室里写,外甥放假回家,她就到客厅的茶几上写,家里来了客人,客厅被占用了,她就带着小台灯跑到厨房里写,总之,只要能写字的地方,都是她的书房。

她每写一篇,女儿就帮她贴到博客上。她写的那些故事,都发生在那个战乱和饥荒的年代,有她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看到的,也有听别人讲的,很多时候,写着写着,她自己忍不住泪流满面了,那些故事,一个个都揪着人的心啊!

追着看她故事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看得热泪盈眶,大家都纷纷称赞,说这些故事真实而鲜活,说她是最会讲故事的人。

她的故事还打动了编辑,《读库》、《新青年》、《北方文学》、《黑龙江日报》纷纷刊登,然后,又有出版社要与她签约。

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组合成了一本书《穷时候,乱时候》,此书一面世就好评如潮,很多读者成了她忠实的粉丝,不远千里登门造访,很多媒体也争相采访报道。

她一下子成了网络红人,成了名副其实的作家,而从当初识字走到现在,她整整用了十六年。

她就是传奇老人姜淑梅,如今,76岁的她即将出版自己的第二本书。她说:“把一生一世的事儿写在纸上,真是太高兴了。”她一直信奉父亲的一句话: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别在困难面前低头,要动脑筋解决问题。正是这句话,让她撑过了动乱,撑过了失去伴侣的悲伤,支撑她一步步走到现在,走成一个励志传奇。

猜你喜欢

  •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命再痛,有幸来过。25岁之前,“80后”郭雪姣很普通。她出生在扬州市江都邵伯镇,大眼睛,在小镇的一家酒店前台做收银员。下了班,她习惯牛仔裤配球鞋,会在网上爆囧事:有次K歌喝高了,跑到一间厕所,发现地上有很多烟头,出来“狂汗”——莫不是进了男

  • 像自己这样生活

    他从小就非常崇拜那些成功人士,读小学时,写过一篇题为《像比尔·盖茨那样进取》的作文,老师当作范文朗读,并赞许他志向高远。进入大学后,他更是迷恋上那些励志图书,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像伟人那样思考》、《像强者那样行动》、《像智者那样探索》、《像明

  • 考生的悲哀

    我是一个投考大学的学生,简称曰考生。常言道,生,老,病,死,乃人生四件大事。就我个人而言,除了这四件大事之外,考大学也是一个很大的关键。中学一毕业,我就觉得飘飘然,不知那里是我的归宿。“上智与下愚不移”。我并不是谦逊,我非上智,考大学简直没

  • 中国少年在美国军校脱胎换骨

    男孩子怎样才能成长为男子汉什么样的母亲才是伟大的母亲孔一诺是圣人孔子第77代孙,也是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的曾外孙,他出生在北京城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母亲40岁那年生下他,自小性格懦弱、娇生惯养的他“泪腺丰富”,特别爱哭。但从幼年起,他在近乎冷酷

  • 至少我还有一双完美的腿

    2010年10月10日晚上,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冠军诞生于意料之内,可谓是众望所归,边弹边唱《You Are Beautiful》的“无臂钢琴师”刘伟夺冠。虽然这位戴着黑框眼镜、身体孱弱、两袖空空的无臂冠军没有能力接过奖杯,但在“达人秀”

  • 属于我的卑微青春岁月

    回想起我的青春岁月,毫无疑问,是卑微的,卑微到流言可以肆无忌惮飞来中伤,而我,在这陌生的、荒无亲人的城市里,除了独自拭泪疗伤,别无他法,在那么多泪流完的第二天,当阳光莅临这座城市时,我又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昂扬着出门了。那时候很苦,但几乎没

  • 走一步路不需要勇气

    曾经有一位63岁的老妇人,从纽约市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她说: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就是这样做的。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我就到了这里。在邮政局上班时,我曾陪着区公司领导去慰问一个全国劳模,他干了一辈子投递员,整

  • 成功总在你工作的八小时之外

    每个上班族每天都有三个八小时,第一个八小时是工作,第二个八小时是休息,第三个八小时是业余时间。业余时间可以造就一个人,但也能毁掉一个人。它既漫长,也短暂;既枯燥,也有趣。你要善于利用时间,不要把“空闲”变成“空白”。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