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假话招亲

假话招亲

收录日期:2025-08-07 09:15:39  热度:10℃

张万贯家大业大,除了有上百亩的田地出租外,还在太平镇上开了几家商铺。人常说,要得富,庄稼搭着生意做。张万贯这样搞了十多年,不仅成了当地的首富,而且挣到了“张万贯”这么个名号。久而久之,人们都这么叫,反而忘了他的真名字。

张万贯家财万贯,啥也不缺,唯独缺一个儿子。没有儿子,就没人继承家业。这个缺憾长期以来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他有个美貌如花的女儿,已长大成人,还没有找好人家。不是当地没有能干的小伙子,而是张万贯选女婿的标准太刁钻。家境不好的“穷小子”绝对不要,家境好但胸无点墨的公子哥儿也不选,正儿八经、规矩老实的读书人也不行。人们都想知道他究竟要选一个啥样的人才合意。尽管媒人把他家的门槛都踩矮了一截,可他要找的称心女婿还是月黑天赶路——没影儿。

有一天,张万贯突发奇想,叫管家贴了一张招亲告示出去,向众人宣布张家将举行讲书招亲,凡有意者可于某日来张府讲书,谁讲得好,就把女儿许配给他。只有读过书的人才会讲书,明眼人一看告示便知,张万贯采用这个办法就把读书的年青人都吸引过来了,他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既有文才又有口才的人招为女婿。张万贯这一招果然立竿见影,告示一贴出,就引起热烈反响。众多莘莘学子以及读过几天书的未婚男人,甚至有过婚史的光棍鳏夫都蜂拥而至。

这天,张家宅院宾朋满座。院坝里用彩布搭了遮阳棚,棚下站满了众多应征者和看热闹的人。正厅宽阔的台阶上,坐着张万贯请来的方方面面的头面人物,各“帮”各“号”的舵爷、帮主、掌柜还有饱读诗书的五老七贤济济一堂,笑语飞扬。张万贯见人到得差不多了,便站起身来,清清嗓子说道:“今天不才为小女招婿,感谢大家前来捧场,也欢迎各位学子前来讲书。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不才要各位讲的书,不是从书本上搬来的故事,也不是古书上所载的圣喻箴言那类东西,而是自己编的假书。只要有人能讲出三段自编的假书,不论长短,鄙人便将小女相许,决不食言。今天请来做评判的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先生。你们所讲之书是否合格,他们自有公断。现在就开始吧。”

张万贯这番话弄得众人目瞪口呆,喧闹的场面一下子僵住了,先前还志在必得跃跃欲试的学子们,这会儿全成了秋后的蝉子——不声不响了。从来讲书都离不开书,讲书人能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才显出学问来,而张万贯却偏要唢呐吹出笛子声——另想(响)一个调,要应招的书生们瞎编假话,而且用这种办法来选女婿,这不是脑子有毛病么?而且从盘古开天地以来就没有听说过这等怪事。

正在这时候,有使女轻轻走到张万贯身边,悄声说小姐请老爷去一下。张万贯随使女来到耳房,见女儿满脸的不悦,忙问她有啥事。女儿气鼓鼓地说:“爹,你是存心要把我往火坑里推么!”张万贯摸不着头脑,忙问女儿何出此言。女儿说:“你给我招个诚实的读书人有啥不好,偏要选个能编假话的!”张万贯一听女儿完全不明白他的心思,就用教训的口气训斥道:“你懂个啥?古话说,有儿穷不久,无后富不长。你妈没给你生个哥哥兄弟,将来继承家业、家业兴旺发达只有靠招来这个女婿。但生意场上竞争激烈,少不了坑蒙拐骗、以假充真的一些手段,如果没有把黑说成白、把丑女说成天仙的本事是赚不到大钱的。胸无文墨的人难当重任,只会死读书不精明圆滑的人也不会有大出息。我这样做,不正是为了给你选一个既有心计又能说会道的读书人吗!”张万贯说罢,也不管女儿乐意不乐意,又急急忙忙走了出去。众学子都猜不透张万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不敢上前亮相,一试身手。在场的人不免感到扫兴,张万贯更是失望。正在这时,只见从人丛中走出一个青年小伙,不紧不慢地说道:“我来试试吧。”张万贯一看,顿觉一盆冷水淋在脑壳上——从头凉到脚。只见这小伙子约二十岁左右,皮肤黝黑,衣衫破旧,裤足高挽,连鞋也没穿,一双黑得发亮的腿上竟还沾着没来得及擦干净的黄泥。显然,来人乃附近的农人,说不定是刚在田里干完活才赶到这里来的哩。

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张万贯心里嘀咕着。本想将他呵斥下去,又觉得亏理,只得忍住气问:“你是干啥营生的?叫什么名字?”

青年答:“我叫王小三,种地的。”张万贯轻蔑地瞄了他一眼:“你读过多少书,敢来讲书?”

“斗大的字认得几箩筐。”王小三没好气地回答。

张万贯哈哈哈地假笑几声,对他说:“小伙子,没得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你既然没读多少书,就不要来凑这个热闹了。”

“你不是要我们讲自编的假话吗?书读得再多今天又有啥用呢!”王小三振振有辞地回答,见张万贯一时开不起口,又说,“既然来了,我就要讲。今天就是有关二爷在场,我也要舞几下大刀!”

张万贯没法子,只好让王小三讲。众人见王小三又穷又土的样子,都嗤之以鼻。王小三也不理他们,开口讲起来:

“我是种庄稼的,三句话不离本行,今天就说说种地的事儿吧。去年,清明节那天,我在房前屋后打了几个窝,种上南瓜,浇上水。第二天去看,南瓜苗子就生出来了。第三天牵了藤,开了花。到第四天,就结了十二个大南瓜。难怪人常说,清明种瓜,车载船拉,这些瓜长得可真大。我请人把南瓜摘下来抬回家去,一称,每个足有一百零八斤,十二个南瓜堆了半间屋……”王小三讲到这里,台阶上的客人都嚷起来:“假的!假的!”一位老先生捋着胡须摇头晃脑地说:“无论四书五经还是历朝典籍,绝无此记,王生所讲,实假无疑!”王小三说:“那么,我的第一段假书就讲完了。”

接着王小三又讲第二段:“我们庄稼人除了种地,还要搞副业,如喂猪养蜂什么的。我家就养了一箱蜜蜂,这些蜜蜂产的蜂蜜好多好多,我家的大小缸子盆盆罐罐都装满了,实在装不了,只好装在屋后的一口堰塘里。一天,我家的蜜蜂到南山脚下去采花,被老虎吃了几只。老虎吃剩的蜜蜂骨头被我捡了回来,一称竟有一斤八两。”客人一听又嚷起来:“假的!假的!”王小三说:“那我的第二段假书也讲完了。”他正要讲第三段书时,张万贯慌了神,急忙走到他身边,皮笑肉不笑地说:“王小三,呃……王公子,真是人不可貌相,看不出你还是旗杆上用剪刀——是个高才(裁)哩。只是这阵快晌午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吧。回去休息休息,下一段书明天再讲。”

王小三心知肚明,其实张万贯根本不想把女儿嫁给他。眼看王小三已经讲了两段假书,若再不想办法,让他顺利讲完三段,事情就不好办了。所以等王小三一走,他赶忙跟客人打招呼:“各位,不才用此法本想选一个既有文才又精明能干的人做女婿,谁知半路杀出一只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鄙人乱抓一个也不会招这个乡下来的穷小子!所以请各位一定帮帮忙,明天王小三无论讲什么样的书,一定不要再说是假的,要一口咬定是真的。切记切记。”

众人心领神会,一致答应:“好说,好说。”

再说王小三回到家,把他前去张家应征讲书的事说给母亲听了。母亲虽出生自穷家小户,却是一个能干而有见识的妇女。听了儿子讲的情况,她笑笑说:“他是怕你娶了他的女儿,所以不让你再讲下去。说不定正谋划什么鬼点子想难住你。咱不怕,你照我说的去讲,包你带个有钱的媳妇回来。”母亲就给王小三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

第二天,王小三请人把一个特别大的篾囤子抬到讲书的现场。看见人都到齐了,他又开讲:“昨天回去,我母亲告诉我一个秘密,我家早年有钱得很,那时有一则市井民谣夸我家的富有:‘金子做秤砣,银子做砖瓦,象牙桌椅象牙床,珍珠玛瑙随便抓……’张乡绅的爷爷那时很穷,就到我家借了一囤子金银珠宝,靠了这些钱修房造屋买地方,从那以后就发起来了,一直传到现在。‘张万贯’这个名儿就是这么来的。讲完了。”

王小三话音刚落,众人异口同声大呼道:“是真的!是真的!”王小三说:“既然大家都说是真的,就请张家还我的金银珠宝。今天我把装东西的囤子也抬来了。”王小三说到这里,故意用眼睛看了一下放在一旁的大囤子。张万贯一听这话,几乎气得要脱气,这时也顾不得乡绅的体面,气急败坏地大声喊道:“什么真的,一派胡言,假的!假的!”王小三忍不住偷着乐了一下,很快又一本正经说道:“既然张乡绅也说是假的,那就请将你家千金嫁给我吧。君子口中无戏言,你大人大面,一言九鼎,今天不会赖账吧?”

张万贯真成了和尚失腊肉,有苦难言。若要他把女儿许给这个王小三,他是一百个不愿意。若叫他还王家一囤子金银珠宝,等于剜了他的心肝五脏,说不定会弄得他倾家荡产。真是老母猪钻篱笆,进退两难。万般无奈,只好答应把女儿许配给王小三。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事很快在当地传为笑话。有人还编了一首诗评说张万贯:费尽心机选女婿,自挽圈圈自己钻。聪明反被聪明误,假话招亲成笑谈。

猜你喜欢

  • 没有女朋友,就去卖玫瑰吧

    1情人节傍晚,室友打扮得漂漂亮亮地约会去了。临走时不放心,专门来小雪房间看了看,安慰了她两句。小雪刚刚失恋。前天,同事们都在商量怎么过情人节,她也给处了半年的男朋友发微信,过了大半天时间,他才回:“我觉得咱们不太合适,分手吧。”倔强的小雪没

  • 妻子是微商

    一我和妻子都是公司的普通员工,每个月除去房贷也就剩下三千元钱,而这三千多元钱仅够我们在青岛这个城市温饱。妻子一直在说要开始自己的微商之路。我问她:“你平时上班那么忙,有时间做这个吗?”因为妻子在一家私企做策划,工作忙起来就要加班加点。妻子说

  • 白米粥里的爱

    时光如同沙漏,洒下点点滴滴的斑斑记忆,回忆起那碗平淡无奇的白米粥,里面充盈着的都是满满的爱。夜晚,当星光闪现时,我缓缓地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刚一进园区,那刺骨的寒风吹过我的脸颊,钻进我弱小的身体里,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好冷啊!”我一边上楼一边

  • 为何爱总是不够

    再见了,“花花公子”我的来访者中有一位英俊帅气的年轻小伙子。他交往过很多女友,每个都是一见钟情,可过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就会厌倦,“花花公子”的恶名也在周围传开。“当你刚爱上那些女孩时是什么感受?”我问。“觉得她就是我最想要的人。”“那怎么走不

  • 初恋与哲学家

    哲人王年轻的时候,你很难分清楚,你所爱慕的那个人究竟是真的很特殊,还是假装有才华。小屯喜欢那个少年,喜欢到这样一种程度:如果他赞美路边的月桂树,她会去砍倒那棵树,全部送给他。没有抖音、不玩直播的年代,男孩和女孩会有各种庄严肃穆的方式彼此认识

  • 我的父亲比我老

    我出生那年,父亲42岁。那段时间父亲正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听到我出生的消息,父亲并没有表现出“老来得子”的喜悦,只是淡淡地摆摆手,便又把身子缩回了被窝,脸上的表情和母亲从隔壁家抱来一只猫那样平静,甚至是漠然。当然,这些是给母亲接生的李婶告

  • 火锅上头那几秒,像极了爱情

    一“这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如何如何,另一种则与之相反。”这大概是现在最常见的人群分类法,够简单,够粗暴,不见得准确,但绝对好用。比如写《山家清供》的林洪和写《随园食单》的袁枚,两人都是嗜吃如命的文坛老饕,区别只在于前者热爱火锅,后者则极其厌

  • 幸运的前提:有能力改变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羡慕那些幸运的人,却看不到他们为此做出的努力和改变。其实,一个人的幸运并不是偶然的,美国成功哲学家金·洛恩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不是追求得来的,而是被改变后的自己主动吸引来的。”要让事情改变,就得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