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十步芳草的故事

十步芳草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8 02:49:57  热度:8℃

【成语故事】唐朝初年,唐太宗十分重视选拔人才,他吩咐右仆射封德彝推荐人才,封德彝没有完成使命。唐太宗教诲他: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关键看你能否发现他们,用人就要用他们的长处。封德彝点头称是,于是给唐太宗推荐了很大人才。

【典故】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刘向《说苑·谈丛》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汉·王符《潜夫论·实贡》

【解释】芳草:香草。十步之内,就有芳香的花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处处都有人才

【近义词】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猜你喜欢

  • 不寒而栗的故事

    汉武帝时,有一个人名叫义纵,因为受到太后的恩宠,做了上党郡某县令。上任以后,公务办得很出色,案子处理上敢作敢为,不论是有钱有势的豪绅,还是平民,只要犯了法,义纵秉公审办,皇上很赞赏他,调他做河内郡都尉。一到任,他立即把祸害一方的豪门大族满门

  • 不合时宜的故事

    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听过 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晋违经背古,不合时宜。释义: 时宜”,当时的需要。不符合时势的需要,与世情不相投 合。故事: 汉哀帝刘欣是汉成帝的养子,二十岁即位做了皇

  • 不远千里的故事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支!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释义: 不远千里”又称:不远千里而来”,表示不以千里为远来到 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遥远。故事: 梁惠王见了孟

  • 覆水难收的故事

    覆水难收”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表示事已定局,不可挽回。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王桃《野客丛书》,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入。乃语之曰: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字

  • 负隅顽抗的故事

    战国时,有一年齐国发生饥荒,许多人饿死。孟子的弟子陈 臻(zhen)听到这个消息,急忙来找老师,心情沉重他说:老师,您听 说了吗?齐国闹饥荒,人都快饿死了。人都以为老师您会再次劝说齐 王,请他打开棠地的谷仓救济百姓。我看不能再这样做了吧。&

  • 三令五申的故事

    春秋时侯,有一位著名军事学家名孙武,他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庐。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

  • 伤风败俗的故事

    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释义 伤”损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常用于谴责不正当的 行为。故事 唐宪宗时,佛教盛行,连宪宗也笃信佛教。有一次,宪宗把 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一块遗骨迎进宫内供奉。韩愈反对宪宗这一

  • 三折其肱的故事

    晋国时,有范氏和中行氏两个集团的人,准备起兵攻打晋定公;当时有人指出战事成功和失败的关键,要看民众是否支持,假如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便将失败无疑。范氏和中行氏起兵攻打晋定公是一种反叛行为,民众自将不会支持也们的。何况晋定公自己曾经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