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金马蟹

金马蟹

收录日期:2025-08-08 01:24:09  热度:11℃

很久以前,洪泽湖岸边住着一对渔家兄弟,父母双亡,哥嫂带着弟弟过日子。老大叫吴刚,弟弟没有大号,人称吴二。老大夫妻在湖上打鱼,吴二上学念书,靠哥嫂供养,起初还好,日子长了,嫂嫂对吴二白吃闲饭觉得看不顺眼,便逢三隔五地在吴刚面前嘀咕说:“老二也不小了,人高马大的老是吃闲饭,我们也负担不起呀,我看还是给他娶个媳妇分开过吧。”

这老大是个软耳边子,老婆咋说他咋听。果然,没过一个月,给吴二娶了一个媳妇,分给他一口小锅,一条小船,算是树大分枝。

老二是个憨厚人,自小就念书,捕鱼、做买卖,一样不会,是个书呆子。成家后要顶门头过日子,啥事也做不好,只有靠妻子卖首饰,坐吃山空。俗话说,赖人有赖福,吴二虽呆,老婆却是个有心计的人。

一天,她对丈夫说:“我们打不到鱼也做不了买卖,我看这洪泽湖的螃蟹倒是不少,听说苏州是个大地方,那里不产这横行的玩艺,说不定能值大钱呢!”老二一听,觉得在理,对妻子说:“我们捉一小船去卖卖,碰巧还能捎点回头货呢:”此话正合妻子的意思。转眼到了秋天,洪泽湖里到处爬着大青蟹,夫妻二人不下三天,就提了一船,候到一个好风的日子,小俩口扯起篷来,把小船摇往苏州去了。

中国有句古语:人要不走时运,喝凉水都会塞牙。夫妻二人摇着小船又过湖又过江,一直在途中走了半个月才到苏州枫桥渡。当下,停船靠岸,正准备收拾进城卖货,打开船仓盖一瞧,傻了眼了,船仓里的螃蟹因天热路上耽搁时间太长,全都闷死了。小两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得自认倒霉,捏着鼻子又把它们全倒进了河里。

夫妻俩正在发愁,忽然发现船仓的旮旯里有一只手指大的蟹还在四处乱爬,吴二伸手拾起又要往河里扔,妻子阻拦说:“管它呢,留在船上又不会吃你的饭,好歹还从洪泽湖带来了只活宝。”夫妻二人拌嘴时,岸上来了一个白发老头要搭船去金山寺,吴二见有人搭顺梢船,赶忙架起跳板。

这老翁上船落了座,一转眼,看见仓里那只乱爬的小螃蟹,劈头对吴二说:“管船的,恭喜你要发财了。”

吴二不听这话还罢,听老头这么一说,心里话:哪一把壶不漏不提,一船活蟹全成了死胎,还有什么财发呢?反口说:“老伯,别开穷心了,我从洪泽湖装来一船螃蟹,如今只剩这一个现人眼的玩艺,连回去的盘缠都没有,喜从哪来呀?”

老头说:“那一船螃蟹都不如手指头大的值钱,这个小蟹子非同一般,它是洪泽湖底水晶宫里的一件无价宝物,叫金马蟹。每年秋天到湖面上玩耍一次,然后回到水府,谁要是有福气捉住它,中秋节的晚上,在月光下把它放在盛满清水的木桶内,眨眼之间,它就长有磨盘大。这时候,你带上斧头,骑上它,紧闭双眼,它就将你背到月宫,月宫里有一棵桂树,用斧头砍下一根枝条,再让金马蟹把你带回家。这月中桂树又是一桩宝贝,能点石成金子,山上的石头,只要用它一点,立刻会变成金子。如今你得到这只金蟹,鸿运来了!”

吴二夫妻俩听了这话半信半疑,以为是老头说吉利话的。船到金山寺,老头上岸,转眼不见了踪影,吴二两口子也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

吴二夫妻划着小船,顺风就靠,不上一日,回到了洪泽湖,第二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洪泽湖上月亮很亮,没有一丝云彩,渔家人都忙着拜月亮,敬玳王。吴二妻子又对丈夫说:“搭船老头所讲的话不知是真是假,今晚我们试试看,反正也不妨什么大事。”

说完,夫妻俩拿桶的拿桶,舀水的舀水,装满水后,从仓里拎出那只小蟹来放进水里,只见这只小蟹见水像吹风似的长,一霎时长有磨盘大。吴二喜出望外,赶忙找了一把老斧头,往宝蟹身上一坐,双眼紧闭,就听耳边呼呼风响,一时三刻来到月亮里的广寒宫。见一棵又高又大的桂树,吴二照白发老头的说法,爬上桂树,举起斧头砍下一根筷子粗的桂树枝,急忙下得树来,骑上金马蟹飞回了洪泽湖。

八月十六日,吴二到盱眙打石山取回了一块小石块,用桂树枝一点,顿时变成了黄闪闪的金块。妻子拿去卖了钱,买了一只八条桅杆的大船,又盖了瓦屋楼房,真的一夜之间发了大财。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几天之后,吴二发财的事就在湖上传开了。

一天,老大娘子对丈夫说:“你那个呆兄弟,分家时一口小锅一条小船,现在家里又差瓦屋又盖楼,十成有八成是得到了狗头金子。当初,我们把他带成人,他要是有良心的话,叫他也分给我们一半。”

吴刚照娘子的话,来到吴二家,问弟弟说:“兄弟呀,你最近又买船,又盖瓦房,哪来这么多的钱那?”

吴二是个老实人,听哥哥问这事顺把上苏州卖螃蟹,无意中得到宝蟹的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老大回家把这事向老婆一讲,老大娘子暗自高兴起来。到了晚上,亲自跑去找吴二两口子,提出借金蟹用一回。

吴二夫妻见哥嫂要借宝物发财,满口答应,立即从水缸里取出金马蟹交给嫂子。老大娘子见宝物到手,一路小跑回到家里。到了第二年中秋,按老二的交代,找来桶,装上清水,把小螃蟹放了进去,金马蟹眼看着长大起来,老大等不及地往金蟹身上一扒,妻子特地找来一把利斧,叫他带上,并嘱咐丈夫到月宫拣最粗大的桂树枝多多地砍,要尽力气背,盱眙打石山有的是石头,回来后多多地点,发了大财,我们再也不打鱼了,将来子孙万代都用不了。

金马蟹把老大驮到月宫后,吴刚手拿板斧,爬上桂树,细的一根不要。哪不知,树枝越粗壮砍起来越费劲,他找着一根对抱楼不过来的树枝,吭味吭味地砍了下去。谁知道这桂树倒出奇,砍了半天不但丝纹未动,反而把他的斧头夹住再也拿不下来了。这时候,金马蟹在下面等得实在不耐烦了,见他还不下来,一抖身子,自个驾起风返回了洪泽湖水府,只剩下这个贪心的吴刚滴溜溜地悬挂在桂树上,双手紧紧拖住斧柄,生怕掉下来摔死。直到现在,还挂在那里,不信,当晚上月亮出来的时候你还能看到他呢。

猜你喜欢

  • 宋庆龄一生最大的遗憾

    宋氏家族除宋氏三姐妹为世人所熟知外,还有宋氏三兄弟。兄弟姐妹6人中,宋庆龄排行第二。大姐宋蔼龄,1890年出生,13岁时也像父亲当年那样,只身一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成为中国第一批赴美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回国后协助宋嘉树在孙中山身边从事秘书工

  • 史上最牛的“太监”:玩宫女睡贵妃杀皇帝

    要说大唐,有谁能做皇帝却偏偏不想做皇帝的,恐怕就要数唐敬宗李湛了。但李湛的梦想是“皇帝非我愿,但愿玩一生”,他贪玩,打马球、搏击、才是他的强项,治理国家他压根不懂。董淑妃年轻漂亮,却经常被到处寻欢的李湛晾着,时间一长,难免寂寞,正好让刘克明

  • 揭秘:陈毅的儿子和粟裕女儿的悲喜爱情故事

    他的人生,折射着共和国的历史。从他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开始,他的命运,就和共和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差点被母亲送人的孩子62岁的陈小鲁还记得父母讲的关于自己出生时的故事。母亲在怀他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两个哥哥。父母一心希望生个女孩,结果他又是个男

  • 揭秘:解放后毛泽东为何不见儿子毛岸青

    母爱如海,父爱如山。有道是子女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子女亦与父爱十指连心。生在寻常百姓,安享天伦,乃人之常情。可是身为伟人的毛泽东,于亲情而言,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难以悲壮的凄凉。也许是“高处不胜寒”,他曾多次叮嘱自己的子女“学会夹着尾巴做

  • 揭古代皇帝第一次:宫女如何手把手教学

    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以皇帝为中心的,实行的是皇权至上、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开始,中国的帝王们经历了长达两千年的更迭交替。人人都说,皇帝是真龙的化身,但毕竟也是人吧?有人的地方就有无知,皇帝们也不例外。皇帝们从小需要学习的除

  • 女红军是怎样坚持走完长征路的?

    长征女红军知多少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8.6万余人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既然是战略转移,就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带走。对于女同志参加长征,中央当时规定了3个条件:一是共产党员,政治可靠;二是有独立工作能力,会做群众工作;三是

  • 开国中将皮定均的三个外号

    1955年评衔时,皮定均按资历,原报少将军衔。传说毛泽东主席有批示,一说为“皮有功,少晋中”,另一说为“定均有功,由少晋中”。为此,1955年,皮定均被授予中将军衔。皮定均去世后,家人查遍档案,不见真迹。问知情者,才知道是当时领导作授衔报告

  •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身边的日本间谍

    间谍集团黄浚,字秋岳,又号哲维。福州人,生于1884年,成年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学成归国。黄浚虽有才干,却无人格。黄浚利用职务之便,与日本来华的一些要人及日本驻华使馆、领馆的外交人员频繁接触,打得火热。黄浚的政治倾向、生活状况、人品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