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科学之外的牛顿

科学之外的牛顿

收录日期:2025-08-08 05:31:59  热度:11℃

迷恋“炼金”的大学教授

牛顿是一名炼金术的狂热爱好者,一直相信点石成金的可能。

1936年,一批未公开的牛顿手稿被送上了拍卖台,最终以高价拍得手稿的,竟然是时任剑桥大学教授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这部分手稿是牛顿自20岁至45岁期间在剑桥时留下的“普茨茅斯手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一些关于神秘世界的记载。牛顿试着推想宇宙的隐秘真理,比如所罗门圣殿的规模、大卫书、启示录与炼金术——特别是嬗变、哲人石和长生药。

1650年前后的牛顿,埋首于剑桥图书馆内的早期英格兰炼金术藏书中,不能自拔。据说,每年的“春季6周和秋季6周”,他完全沉浸在炼金术的研究之中,“实验室的炉火几乎未曾熄灭过”。

牛顿投入了近30年的时间,从事长生不老药和贵金属提炼的研究和实验,而他留下的有关炼金术的手稿竟超过100万字。不过,用凯恩斯的话说,“这些手稿完全是魔法性的,没有任何科学价值。……他是那些魔法师中的最后一位。”

迷恋炒股的大土豪

在另一种“点石成金”的游戏中,牛顿也栽了跟头。

据说,当年建造格林威治天文台,也只花了500多英镑,可以想象这笔款项的巨大,大约相当于今天的300万英磅。至于牛顿当时的工资水平,他任英格兰皇家铸币局局长的年收入仅为2000英磅(这已是他原来在三一学院担任教授薪金的10倍)。

不过,在炒股这方面,凯恩斯还是给了牛顿挺高的评价:“他是一个极其成功的投资者,克服了南海泡沫危机,离世时相当富有。”

怒打假币的铸币局长

牛顿笃信点石成金之术,他认为冶炼金属是神圣的,是一种接近上帝的途径;铸造伪币则是假冒的、邪恶的炼金术,亵渎神灵,无法宽恕。他在皇家铸币局这个岗位上展示出了绝对的投入和敬业,身兼铸币局局长、总工程师、总经理、伪币打击总指挥、侦探以及检察官等诸多职务。作为狂热炼金爱好者的他,算不算是物尽其用了?

1696年初的一天,他收到学生查尔斯·蒙塔古的一封信,信中写道:“皇家铸币局前任总监奥弗顿先生调任海关,国王希望您接任此职……”当时,蒙塔古正主持英格兰银行。由于军费激增引发的通货膨胀,是英格兰货币体系面临的重大挑战。皇家铸币局需要配合英格兰银行,收回全部货币并发行新币,牛顿于是亲自出山履新。

炼金术士牛顿拥有了真正的“炼金炉”——他在财政部的花园后面建起了10个大熔炉,将回收的旧币熔化。分离出的贵金属送往伦敦塔,崭新的货币被铸造出来。他详细研究了铸币的流程和成本:“通过实验,我发现在镀锡过程中,每产生一金衡半克朗的硬币,就要损失三克半。”牛顿偏执地追求货币铸造的精确度,说自己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精确,为政府省下了数千英磅”。不久,牛顿从技术总监的职位被提拔为铸币局局长,新币的产量在短时间内提高了8倍。

然而伪造货币的行为也十分严重。最为嚣张的伪造货币者是威廉·查隆纳。查隆纳不同于其他“地下”伪造者,而是公然挑战皇家铸币局,印制传单,向议会举证,声称皇家铸币局技术不精,不能造出能够防伪的标准货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请真正的铸币专家——比如他自己——来改进铸币工艺。

牛顿被彻底激怒了,他动用刑法和警察作出了反击,不仅亲自参与侦查,检验假币的特征,还指挥警察和侦探,顺藤摸瓜逮捕了一大批造假者。根据当时的法律,伪造货币数额到达一定面值的,要处死刑。最终结果,当然是“正义战胜邪恶”,查隆纳被捕入狱,在牛顿提供的八大罪证下,于1699年被判处绞刑。

老辣的权力斗争者

牛顿虽然是一个孤傲的人,但却不是一个木讷的宅男。法庭上的牛顿,就曾经公然对抗过国王詹姆斯二世的敕令,阻止詹姆斯二世在剑桥大学安插亲信、操控高校的企图。

1687年2月,国王以敕令“建议”剑桥授予弗兰西斯神父文学硕士学位,并“邀请”这位神父参与学校决策的表决。剑桥大学九人学术委员会——其中一位委员便是三一学院教授牛顿——明确表态,拒不接受此项“建议”。弗兰西斯神父便手执敕令,将委员会告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牛顿高声斥责对方:“按照剑桥大学的惯例,凡是没有宣誓忠于大学的人,大学只能授予他们名誉学位。而只有名誉学位的人,在我们剑桥大学的领导机构里是没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

不过,牛顿把这股轴劲用到倾轧学术对手上,也可谓是毫不留情。

当年牛顿提出引力的大小不随距离而改变,但胡克写了好几封信来反驳,简洁明了地认为引力的大小和距离成反比,并提出了很多支持观点的论据。结果,胡克是对的,牛顿也采用了这个观点,但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他把涉及胡克的引用统统删掉了。

毕竟牛顿是学术泰斗,胡克被压得到死也没能翻身。牛顿当上英国皇家科学院院长时,胡克已经死了,这还不够,牛顿下令将胡克的实验室和胡克图书馆全部解散,所有的成果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被分散销毁,画像也不留——所以现在也没人知道胡克究竟长什么样。

牛顿跟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创始人的争执,则贯穿了他的整个学术生涯。他们俩近乎同时发明了微积分(虽然研究的起点不同),但牛顿还没来得及发文章,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方法和符号系统已经传遍欧洲大陆。

起初,两人通信还算融洽,互相欣赏,但随着莱布尼茨的扬名,牛顿越发不甘心,麾下皇家学会的成员借此挑起争端,指控莱布尼茨剽窃牛顿的成果。整个英国学界被牛顿挑起的“爱国情操”所鼓动,拒绝使用莱布尼茨简洁优雅的符号。结果,英国的数学在牛顿死后,和欧洲大陆基本隔绝,因此停滞了100年……

牛顿作为科学家的智慧是伟大的,作为“炼金术师”的时光是荒诞的,打压异己的手段是恶毒的,作为铸币局长和金融大亨的历程,则更有几分传奇色彩。这就是一个真实的牛顿。

猜你喜欢

  • 梦之翼

    又是一个如此幸福,如此默契的画面出现在我的脑海,彼此之间的心照不宣,看着你们一展无遗的笑颜,我竟觉得是那样的知足。每一次相约电影院,手挽着手在晚风之中互相搀扶着,嬉闹着走过每一个路口,高跟鞋发出噔噔的声响,配合着这爽朗的笑声、嬉闹声,好似

  • 公用电话亭

    日色渐渐晕暗的黄昏,赵冲站在本市城郊的乌云街上,焦急地打着转转。他之所以会来到这里,是白天有个陌生男人打电话让他来这里,说有重要的事谈,还说不来会令他后悔。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事?赵冲也不知道,陌生人的口气很奇怪,用的是座机电话,让赵冲心里忐忑

  • 青春教会我成长

    何谓青春,不是一场哭闹嬉戏诉说高三的离殇,不是一次任性吵闹面临的不欢而散,也不是借以年轻的资本肆意挥霍不安的存在,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青春?对于它,我想没有人可以给出明确的定义。于我而言,经历的便是青春,青春便是一次经历。一次旅行,踏遍脚下

  • 藏市“钓鱼”

    一次,我与钓鱼认识的老贾结伴下乡淘宝,走了大半天,毫无收获,饥肠辘辘的我俩决定找户人家先填饱肚子。 也许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老贾一进农家大院就喜欢往厨房和杂物间里钻,目的是从主人堆放的破坛烂罐中寻找宝贝。果然,在这户人家厨房的大米缸中,找到了

  • 夜里背来的女子

    徐三宝是做贩鱼生意的,每天卖完鱼已天黑了,回家时必须路过一个偌大的树林。这天晚上回家路过树林,他无意中往树林中瞧了一眼,看见树林深处有灯光如豆,还伴着紧一声慢一声的手摇纺车的吱吱”声。徐三宝挺纳闷,心里想:这深夜寂寂,如此荒郊野

  • 第六只羊

    秋后山区的深夜,干冷干冷的。抬头看不见星星,低头看不见自己的脚面,山是黑的,树是黑的,蜿蜒起伏的山路是黑的。一辆机动三轮车刺眼的车灯如一道流星从山间公路划过,很快又被身后的夜色愈合。

  • 王后的容颜

    从前有个小女孩叫贝蒂,她是铁匠最小的女儿,温柔美丽又善良。大女儿金蒂,二女儿银蒂,小女儿贝蒂。14岁的某一天,王子招募城里的姑娘当他的王妃,贝蒂的爸爸想指望她去当王子的妃子,家里更富裕了。金蒂和银蒂长得丑陋,爸爸没有叫他们,金蒂和银蒂对爸

  • 相思镇

    这是北方一个小镇,建筑古典优雅,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铺路。听老人们讲,许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地,一个大户人家,妻早亡,葬于此地,他悲伤不已,思念欲绝,来此地建此镇,为守护妻子,取名相思镇。这里人们一直生活在和谐温馨中,如世外桃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