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唐代宰相段文昌的生平简介 段文昌是怎么死

唐代宰相段文昌的生平简介 段文昌是怎么死

收录日期:2025-08-08 03:55:08  热度:9℃

唐代宰相众多,但是死法如段文昌这般奇葩的却是再也找不出一个了。835年,唐文宗派了宦官到西川赏赐段文昌春衣,不知是否是兴奋过度,宦官刚念完圣旨,把圣旨交给了段文昌,他人就倒下了,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他死了!

死的时候,段文昌只有六十三岁,唐文宗听闻他的死讯以后大为震惊,把段文昌追赠为太尉。这个段文昌到底是谁?他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呢?

段文昌,字墨卿(景初),是右卫大将军段志玄的玄孙,他的岳父也是唐代的宰相,即唐朝第一美男子、女皇武则天的曾侄孙武元衡。

在荆南,段文昌拥有很高的声望,说起来还有些神幻呢,因为段文昌是当地的幸运神。段文昌在荆南担任过节度使,如果荆南地区发生了大旱,只要段文昌一祈祷就会降雨;反之,如果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下雨,只要段文昌一出门,老天爷铁定赏脸给个大晴天,你说神不神?久而久之,当地百姓就编了一句谚语:旱不苦,祷而雨;雨不愁,公出游。段文昌可不就是荆南人民心中的神!

段文昌性格豪爽,801年,他得到唐朝名臣韦皋的赏识,被其征辟为幕僚,担任校书郎一职。唐朝的规定是,校书郎的职位必须是进士出身,因此门槛很高,很多无才之人皆不能胜任,白居易、王昌龄、李商隐、杜牧等都是从这一职位做起的,可见段文昌必是才华出众之人了。之后,段文昌仕途顺畅,竟连连晋升,历任灵池县尉、登封县尉、集贤校理、监察御史、补阙、祠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祠部郎中,唐穆宗继位以后,段文昌便当上了宰相。

不知段文昌是怎么想的,难道是觉得这个宰相之位来得太容易了,他当上宰相以后的第二年便向皇帝递上了辞呈,请求辞掉宰相一职。唐穆宗也不好勉强段文昌,可惜之余还是将段文昌封为了西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西川就是如今的西蜀地区,在当时的时代下也是一块比较难管制的地方,因为蛮夷众多,他们时不时的就会过来骚扰唐朝百姓。段文昌赴任以后,治政宽仁、法纪严明,不仅蜀地百姓人人敬畏,就连蛮夷之人也对他分外客气。

段文昌这样优秀的苗子,他的妻子自然不会是平凡之姿。武氏是唐朝第一美男子武元衡之女,武元衡也是一位惊才艳艳的宰相,身为他的女儿,武氏自然是人中龙凤,长得无比娇美。除了一位美丽高贵的妻子,段文昌还有个聪慧俊秀的儿子段成式,是唐朝著名的志怪小说家。这一家人怎么都这么优秀呢,基因啊真是太重要了!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段文昌的离奇之死了。

猜你喜欢

  • 草船借箭

    周瑜望到诸葛亮挺有才华,内心很吃醋。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榷军事,说:“咱们就要跟曹军交兵。水上交兵,用甚么刀兵最佳?”诸葛亮说:“用弓箭最佳。”周瑜说:“对,师长教师跟我想的同样。如今军中缺箭,想请师长教师卖力赶造十万支。这是公务,但愿师

  • 按图索骥

    伯乐是战国时辰养马的能手,他最能辨认马的黑白。他把辨认马的方式写了一部书,鸣《相马经》。书上说:千里马的额角很饱满,眼睛闪闪发光,四个蹄子又年夜又规矩。伯乐有个儿子,他拿了《相马经》出往寻觅千里马,带归来的但是一只年夜癞虾蟆。他高欢快兴地奉

  • 螳臂当车

    齐庄公乘着马车到郊野往狩猎,瞥见路上有一只小虫,高举着前脚向马车的轮子直扑过来。齐庄公以为很奇异,问赶车的说:这是甚么虫子呀?赶车的答复说:这就是螳螂。这类虫只知道进步,不知道撤退退却;不本身估量一下气力,只知道进犯敌人。齐庄公说:真了不得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明代的时辰,杭州有个卖瓜果的人,很会蕴藏柑桔。他保留的柑桔颠末一个冬天以及一个炎天都不会腐臭,柑桔皮又红又津润,饱含着水份,像宝石同样,很是标致。柑桔的代价尽管很高,买的人却很多。有一次,明代年夜臣刘基买了他一个柑桔,剥开皮却臭气冲天,再望

  • 囫囵吞枣

    畴前,有小我买了一堆瓜果,有梨儿,也有枣儿,坐在路边上吃。有个老头儿瞥见了,对他说:“小伙子,梨儿可不克不及多吃呀。它尽管对牙齿有益处,但是吃多了对身体欠好。”青年人就问:“枣儿吃多了呢?”老头儿说:“枣儿对身体是好的,可吃多了对牙齿欠好,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是年龄时期闻名的哲学家,关于他的名字有不少有趣的传说。听说老子的母亲理氏有一天正在村头的河滨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年夜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午时,理氏又暖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往。今后,理氏怀了

  • 一丝不苟

    明代时辰,皇上下令制止宰杀耕牛,就是信仰归教的人也不破例。一天,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入相约往造访高要县知县汤奉。汤知县置酒款待他们。席间有位老者给汤知县送来了他与其他几个信归教的人拼集起来的五十斤牛肉。汤知县一贯贪赃纳贿,并且他也是信仰归教的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东汉明帝时,班超同匈奴构兵,立了年夜功,因而天子便对他委以重担,派他出使西域。班超先到了鄯(shàn)善国。鄯善国王知道他颇有才华,对他十分敬重。但过了一些时辰,国王却对他怠慢起来了。班超感触形势不妙,便招集同业的三十六人研究对策。他阐发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