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戴不戴眼镜呢

戴不戴眼镜呢

收录日期:2025-08-08 04:56:24  热度:10℃

戴不戴眼镜呢

冯刚大学毕业分到机关,觉得非常幸运——一个乡下孩子考上大学留到城里已是万幸,又通过公务员考试考到这个让人羡慕的县质检局,岂不是祖坟上冒了青烟?所以,他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好光宗耀祖。

去单位报到前,他一个在乡镇当组织委员的叔叔点拨冯刚:“你架一副500多度的近视镜,一看就是个书呆子,定难进步!不如摘掉!”听人劝,吃饱饭,冯刚就依“高人”叔叔的建议,摘掉了眼镜,以全新姿态进入机关。冯刚生性木讷,又摘掉了眼镜,瞅谁都是雾里看花,见人也就不敢主动打招呼——怕一旦认错了尴尬。于是,冯刚无形中就给人们留下一个清高狂傲的印象。四五十人的小机关便起了不少风言风语:“冯刚这小子什么来头?怎么这样狂?”“大学毕业有什么了不起?眼眶子也太高了!”……

可没几天,这些风言风语竟被人事科长的“小道消息”平息了:“冯刚的简历上写着他父亲名叫冯振江,而咱们市里主管组织工作的冯副书记名字是冯振河……这冯刚莫非和冯副书记之间有什么关系?”在机关工作的人们,想象力就是丰富。经过一番推理,大家恍然大悟:啊,这冯刚有硬靠山哩,难怪那么牛气冲天!

刚参加工作的冯刚呢,学的质检专业,领导开始把他安排在行政综合办公室,后来又照顾他的专业,将他调整到业务对口的监督管理科,让他真正能发挥业务特长。

看到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他那么好,冯刚有点莫名其妙,自己又没啥资本,只有用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回报大家了。所以他干起工作来也就十分卖力,工作上时不时地出点彩儿。于是,大会小会上,领导表扬冯刚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正巧省局来了一个业务骨干培训班的通知。大家都知道,这个培训班有本省质监系统“黄埔班”之称。所以对这个培训班的名额,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各种说情、推荐的条子纷至沓来。局长权衡了几天,终于拿定主意,力排众议,把这个名额给了冯刚。

省城充电归来,冯刚又是一番新面貌,理论水准和业务水平也大有提高,再加上他朴实勤奋的本性,干起工作来就越加风风火火,精彩不断。局长也就趁机不断把重要工作交给冯刚。而每一项交给冯刚的工作,他也都完成得非常漂亮。这回不仅是局长表扬,连市局、省局的领导也对这个小伙子刮目相看,在大会上频繁点名表扬冯刚。到年终,冯刚被选为先进工作者。

一年之后,冯刚不仅顺利转正,同时被列入本局的重点后备干部。有消息灵通人士还透露:下个月冯刚将被提升为本科副科长。

一段时间的起早贪黑,冯刚感到眼睛非常疲劳,就总想戴上眼镜。

眼前变亮的冯刚,见谁都大老远主动打招呼,并且十分谦虚和谨慎。也恰巧这时,市里那个冯振河副书记因为经济问题被“双规”了。小道消息传来,立刻在冯刚所在的单位引起了巨大反响:靠山要倒了,冯刚你小子还有什么牛的?

于是,就有人反映冯刚太年轻,不能提拔这么快。

被提拔的事搁浅了,冯刚心中很是不解:自己干得很好啊,为什么呢?

茫然中,就又想起了那位“高人”叔叔。

“高人”一听这些情况,微微地笑了:“其实啊,我早就关注你呢,你为啥被重视呢?是因为市里有个主管组织的副书记叫冯振河,和你爹名字只差一个字。”“那个冯副书记和我爹,啥关系也没有啊!”冯刚傻傻地道。“呵呵,你说啥关系也没有,别人可不这么认为啊。大家认为你高傲,是有高傲的资本。你还不知道吧,现在据传言,那个冯副书记被‘双规’了,大家想当然认为你失去靠山,你说谁还会恭敬你呢?”

“那我该咋办呢?该不该戴这个眼镜呢?”冯刚傻傻地问了一句。“戴是要戴的,但还要和以前一样,见谁都带答不理的,别人就会认为你的靠山不是冯书记,而是另有其人。”

“这样不好吧,再说能行吗?”冯刚极为忐忑。“你要不想你辛辛苦苦创造的业绩被人抹杀,你就得这么做,再说,又没让你去干什么缺德的事。”

“取经”归来,冯刚又恢复了以前大家眼中的那副牛烘烘的样子,见谁都不主动打招呼。虽然心里极度惶恐,但表面上装出一副谁也不在乎的形象。冯刚的同事和局长,对冯刚又看不懂了:难道冯副书记被“双规”是谣传?要不就是,冯副书记的问题已经摆平了?

这天,省局来通知,要在基层单位借调一个年轻人去省局帮忙。局长见此通知,突然灵光一闪:不如把冯刚先借出去一段算了。就这样,冯刚被推荐到省局帮忙。三个月后,冯振河副书记的事情终于有结果了:真的有问题,要被严肃处理。

局长这时下定决心,等冯刚回来,马上就把他贬到最边远的乡镇所去。冯刚回来了,不过是来告别的——这几个月的帮忙,省局同事对他的业务水平极为欣赏,多次以极为赞赏的口吻向省局领导说起冯刚,说这是个难得人才!既然人才难得,就决定把冯刚调到省局,并直接任命为副主任科员。

欢送会上,一个喝得半醉不醉的老兄,拍着冯刚的肩膀说:“哥儿们,你到底是啥背景,有啥靠山啊?”冯刚笑笑:“努力工作,就是我的靠山啊!”

“可拉倒吧,能上得这么快,竟然被调进省局,说你没靠山,谁信呢!”

冯刚笑了。局长笑着说:“小冯,人才啊!”同事们也笑着附和:“人才,人才。”

猜你喜欢

  • 马上人生

    马上人生从前有一匹名叫阿福的马,它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乡村。阿福是村庄里最快的马,他拥有一副强壮而灵敏的身躯,迎风奔跑的速度常常让人叹为观止。它在这个小村庄里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和尊重。然而,尽管阿福生活得无忧无虑,但它内心深处却一直有一种渴望,

  • “廉价”琴声

    在一个晴朗而宁静的小镇上,有一个神秘的琴声经常在黄昏时分飘荡在空气中。这个琴声并不是来自名门望族的高贵音乐家,也不是来自昂贵的乐器,而是来自一个出售廉价乐器的小摊贩。这位小摊贩名叫阿明,他是一位年过五旬的老人,一直以来生活都极为艰辛。阿明是

  • 心的高度

    人的思绪时常会飞向那些遥远的地方,对未来有所期许,对过去有所追忆,这时候,心便开始飞翔。心的高度,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它可以让我们翱翔于无垠的天空,去追逐那些梦想,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心灵的高空中,有时候我们会迷失方向。我们尝试着寻找那片

  • 谁来证明你的品德

    谁来证明你的品德一个人的品德可以说是其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凭一己之力来证明自己的品德。所以,谁来证明你的品德呢?首先,家人是最直接也是最了解我们的人。家人从小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他们深知我们的为人,对我们的品德有着深刻的认知。

  • 用四根手指接球

    用四根手指接球在体育界,接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无论是橄榄球、篮球、足球还是棒球,掌握好接球技巧都是运动员的基本要求。而在某个遥远的小村庄里,有位名叫小明的男孩,他以惊人的技巧和灵活的身手而被誉为接球高手。小明从小就对各种球类运动异常热衷

  • 何树青给何小树的城市指南

    何树青给何小树的城市指南这是一个温暖的春天,在忙碌的都市中,何树青决定给年轻的表弟何小树编写一份城市指南,帮助他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何小树刚刚从乡村来到这座繁华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何树青凭借多年在这个城市的经验,深知生活在城市中的

  • 为困境买一份“保险”

    为困境买一份“保险”有一种保险,能够为我们在困境中买来一份安全。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保险,而是一种心理的、积极向上的应对方式。当我们遭遇问题和挑战时,这份“保险”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困境,保持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生活中的困境时有发生,无论是工作上

  • 最好的就要来了

    最好的就要来了在茫茫人海中,有一位年轻人名叫小明。他一直过着平凡而又乏味的生活,每天都过着重复的工作和枯燥的生活。然而,小明一直相信,总有一天,最好的就会降临。小明并没有依赖运气,而是用努力和耐心塑造自己。他热爱学习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