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月夜的暧昧约会

月夜的暧昧约会

收录日期:2025-08-08 02:45:46  热度:8℃

记得来到这片荷叶前,还是前年。前年我们来这个镇参观,我看见这片荷叶很美。村长说,有八百亩呢。

而这,竟然成了我约会梅出来赏月的饵。

梅是我在网上认识的,很有文化,在一个国家重点中学教书。聊天中我对她说,那么你可以不可以在下个月月圆的时候,整个晚上,我们都在乡村一片荷叶前赏月呢?这很冒险。

她说可以。她问我赏月后做什么?

我说,肯定有好的安排。

她说她有些心跳,就答应来这片荷叶前赏月了。幸好下午我打的跑了三十里先来看过,这片荷叶还在,正是荷花怒放时。这时正是夜晚十点过吧,我和梅打的来到这里,车走了,就剩下我和她。

她不吱声,看着我。

我对她说,你看,圆月之下,一望无际的荷叶,夜气中有许多荷香,荷叶在雾中隐隐约约、朦朦胧胧,是不是有城市里和其他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美?

她温柔地嗯了一声。

然后,我们就坐在这片荷前的两片石头上,开始赏月。

但即使我口若悬河,也不可能说到天亮,我觉得擅长吹牛的我嘴皮吹干了,吹硬了,吹不动了。大慨在晚上两点的时候,她终于控制不住困意,开始打哈欠。我趁机对她说,那么我们去睡了?

梅一下清醒,问,去哪里睡?

我一指远处说,那个草垛下。

其实这早就是我心中的一个安排。在四川的乡村,稻田四处,哪里没有几个陈年的草垛?

梅问,为什么要去草垛?城里的酒店不好吗?

我说,城里的酒店好是好,可是有在草垛下浪漫吗?一个人一辈子难道不值得在草垛下浪漫一次吗?

梅毕竟是高级老师,内心有很多野马,只是平时不嘶嚎而已。这时,她内心的那些野马,也许在我的引诱下嘶嚎了。于是她说,好,那就去草垛下睡一晚上。

我引她到草垛下。四处都是静的,近处有虫子叫,远处有狗叫。我内心很跳。我让她站一下,然后我在草垛上,扯了许多干净的草下来,铺在草垛下。我感觉足够厚实了,舒服了,才让她睡进去。

她马上睡在草垛下,说,累了一晚上,真舒服。

我说,你用干净的草盖上身子。

她说,嗯。

我说,你可能啥子都不穿在身上,睡起来才刺激。

她羞涩地说,嗯。

大慨花了近十分钟,她才把身上的东西脱光,丢在草外面。

我对他说,梅老师,然后我做什么呢?

梅说,坏蛋,你还不快进来保护我?

我说,我当然要保护你。不过,整个晚上,我只能手拿两个鹅卵石,在草垛外巡逻保护你!


猜你喜欢

  • 一把心锁

    一把心锁星期日,大卫的儿子与同学出去玩了,大卫一个人来到儿子的房间,发现儿子的书桌上杂乱无章,就走过去想整理一下。此时,大卫打开儿子的抽屉。在抽屉里,大卫突然发现了一个蓝色的笔记本。儿子在日记本的第一页上写道:“自从我上初中以后,我的心里就

  • 儿子和衣服

    儿子和衣服一位父亲为儿子买了一套衣服,儿子穿着这一身漂亮的新衣服高兴地跑了出去。等到他回到家时,父亲发现衣服脏得面目全非了,便愤怒地举起一根棍子要揍儿子,并且向他怒吼道:“衣服是花钱买的,你不知心疼,今天非要教训你不可。”哪知儿子不慌不忙地

  • 赞扬的魔力

    赞扬的魔力日本著名的教育家铃木找到了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最佳教育方法后,每年能培养700个与莫扎特同龄水平的小神童。一下子,他在日本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一天,一位年轻的母亲千方百计地找到铃木,跟他说:“你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小提琴家,而我的

  • 达芬奇与父亲

    达芬奇与父亲达芬奇9岁那年进入学校读书,他的第一个老师是神父。所学的课程,除了拉丁文,就是经书之类,教学模式呆滞,孩子们每天除了读就是背,毫无生机可言。对此,达芬奇一点兴趣也没有。有一次,神父训斥他说:“你这小东西,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每天

  • “我要用中文”

    “我要用中文”丁关海是丁肇中的父亲,1934年毕业于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土木工程。王隽英是丁肇中的母亲,当年也在美国留学。他们身在海外,心系祖国,一心想把丁肇中生在中国,但是因为早产这个意外,丁肇中成了地地道道的

  • 婢羊争斗

    婢羊争斗据《杂宝藏经》第十卷《婢共羊斗缘》记载,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婢女,禀性清廉,办事认真,经常为主人炒麦豆。主人家有个头公羊,在婢女炒麦豆的时候常去偷吃麦豆。麦豆不足分量,主人就责怪婢女,对她不信任了。婢女一气之下,便用棍子打

  • 戏剧人生

    戏剧人生王安石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曾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宋神宗熙宁二年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择日拜相。上台后,他推行新法,但处处遭到保守派的抵制,并对他施加压力,迫使宋神宗于熙宁七年将他辞退。但到了第二年,又再度请他出山,

  • 人生如梦

    人生如梦白居易是唐朝伟大的诗人,早年即奉佛学法。长清二年,他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他到任后,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吟诗访友,还不忘会见得道高僧。当地得知乌窠和尚精通禅理,便急不可待地前去拜访。白居易来到乌窠和尚的修禅之处,见他栖于一棵盘曲如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