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中奖

中奖

收录日期:2025-08-07 22:47:54  热度:7℃

    妈妈!爷爷今天中奖了,这是爷爷得的奖品!他把这个奖品送给我了。 孙子童童将一个用红绳系着的白玉包金锁饰品递到他妈妈手中。

我今天手气不足,正盘算着给快过生日的童童买件礼品时,却意外中了一个三千元大奖,我就在他们指定的货柜里挑选了这件标价为三千九百九十八元的和田玉镶金锁的长命锁饰品,既好看,又有寓意,而且超华算。我只付了九百九十八元钱就将它买到手了。 我不无得意地说道。

爸爸!你是不是从商场一个柜台前走时,有人对你说:看先生红光满面,似有喜事,你到前台抽个奖看看,说不定能中个大奖呢!你说你不信,她又说;又不是要你掏钱买券抽奖,每个来超市的客户都可以免费抽奖,中了奖,是你的福气,中不了奖,你也不赔本,就当试试运气吧! 那个人一边说,一边将你拉到抽奖台前。你抽第一个奖券时,他们说:你这张奖券没中奖,鉴于先生年龄和我父亲一般大,可以破例让你再抽一个奖券,当你将第二张奖券打开时,他们笑咪咪说道,先生福气真好,你抽中了我们这里的最高奖,也就是三千元优惠券,这可是一万张奖券里只设一个的大奖哟!说得你飘飘然后,就将你引到他们指定的货柜前,热情介绍这款既好看、又有寓意,标价为三千九百八十八元,标名叫和田玉镶金锁的长命锁饰品。 儿媳妇声情并茂的讲述着我中奖购物的经过。

是呀!是呀!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呀?难道你当时也在场?那我与你儿子童童为什么都没看到你呀?你为什么不出来帮我们选礼品呀? 以为儿媳在场的我,责怪儿媳没出面帮我与孙子选饰品。

老爸呀,你受骗了!我刚才讲的你们中奖经过,不是我现场看到的情景,而是我根据他们的行骗套路推算出来的。

这么好的东西放在你手上,怎么还说我受骗了?你说是行骗套路,你怎么证明他们是行骗?你又是怎么知道他们这个套路的? 我不服气地责问道。

我的娘家妈,我们娘家隔壁的叔叔都和你一样受过骗,他们向我描述过这些行骗套路,并且将这样的饰品送到有关部门鉴定过,说这种所谓的和田玉,实际是一种白色大理石,而镶嵌在里面的所谓金锁,只不过是一个涂了一层金水的黄铜锁,总价值还不到一百元,因此我一看就知道你受了骗,也能轻松地推测出你们受骗的过程。

猜你喜欢

  • 徐先生的红运

    徐先生这一来,说到许勇心坎上了,回家后赏给他一百元钱。徐先生不要,许勇硬是塞进他口袋里,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拿不出门来,不要嫌少。”徐先生说:“这是哪里话?好了我收下就是了。”许勇这才高兴起来。徐先生说:“没甚事了,我该回去了。”许勇留

  • 腊女

    腊女降生的那天,刮白毛风雪。起什么名字好呢?娘说就叫她腊女吧。别人家的娃生下来只会哭,腊女不。她偏咧着小嘴儿笑,惊得接生婆和众人都预言说:“等着瞧吧!这丫头到大疯着哩!”日子一天一天地走。腊女一天一天地大。腊女出落得俏,俏得让人不忍心再看第

  • 精彩全在留白处

    山东东阿人张向阳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读医书。有一天,他在翻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时,对里边一段记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阿胶,以乌驴皮得东阿水乃真,真者不作皮臭,夏月亦不湿软,视为阿胶的上上品。”原来被李时珍称为“圣药”的用来进贡的阿胶是需要

  • 做没把握的事儿

    读中文系的李健大四毕业那年,在朋友的担保下,向银行贷了一笔启动资金,雄心勃勃地招募了几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准备创业。很快,他就注册了一家电子公司。刚开张那会儿,许多朋友都劝他: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是本分点儿好,如果一定要创业,干啥不

  • 疯狂的执著

    英国人格雷厄姆帕克,19岁时第一次接触魔方,从此他就着了魔。这个小小的六面正方体,让他魂牵梦绕,欲罢不能。后来,帕克成了一名建筑工人,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但他对魔方的痴迷丝毫未减,反而与日俱增,因为他始终无法让每一面的颜色相同。为了解开魔方

  • 当种子遇到合适的土壤

    虽然出生在农村,但一生充满传奇的爷爷却为他播下了梦想的种子。爷爷经受过抗日战争、解放战场和抗美援朝的洗礼,复员后成了村里受人敬重的人。曲天良希望能像爷爷一样,成为最杰出的军人。有梦想就有动力,曲天良以县状元的身份进入高中,高考又顺利考入清华

  • 做难事必有所得

    金一南说:“做难事必有所得。”诚哉斯言!这也是金一南的亲身体验与成功之道。金一南年轻时,在一家制造玻璃瓶的工厂当工人,他开始吹拉的玻璃瓶都是奇形怪状的,没有一个成形的。他下定决心,刻苦钻研,三个手指头的肉都烫坏了,终于制作玻璃瓶子又好又快又

  • 生意秘诀“留余味”

    年初,在我市新建了一条美食小吃街,在这条街上各种小吃店不少于50家,开业后,每天一到晚上,食客便非常多。因此,美食小吃一条街一到这个时候便非常热闹,当然我也是常客。在这条美食小吃一条街开业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最受欢迎的还是李大嫂的“留余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