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渡边淳一:我不喜欢青春情爱

渡边淳一:我不喜欢青春情爱

收录日期:2025-08-07 21:21:35  热度:9℃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是以擅长写男女情爱著称的作家,但他在小说中常有悖常理,他从不写年轻人相爱。他的解释是“一般的恋爱小说,年轻的男女出身非常好,长得英俊,头脑也好使。我却觉得无聊。年轻的爱往往先有一副罗曼蒂克的面孔。成熟的男女间的情爱,特别是有缺陷的中年男女间的情爱才吸引我。”

渡边淳一还喜欢在小说的最后让爱情中的男女双双死去,让读者徒生出许多悲伤和悲观,比如《失乐园》。对此,渡边的解释颇有大和民族的特点。他说;“最后一幕反而是这两个人的爱情火焰进发到极点,燃烧最美丽的一幕,如果他们心想去离婚再结婚,反而成了很平凡的夫妻,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不再有那种燃烧的热烈的情感,果真如此我觉得那是非常令人恐惧的,所以就让他们死掉了。”

可能许多人认为死是一种悲观的、令人伤感的、消极的事物,但渡边从不这样认为,因为他觉得死是爱情的顶峰状态。感情到了无法解决的时候,就可能选择死这种方式。这种结局是残缺也是美。不认同他的想法,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经历,你还没遇见你最爱的人”。

当有人间渡边爱情究竟是什么时,渡边说:“我至今为止不能做到概括爱情。爱情不是一个能够定义的东西,它来自于每个人的体验,它是特别感性的。如果说一个人非常有教养,受过高等教育,有智慧,但同时也可能是一个对爱无比迟钝的人。反过来,有些人可能一辈子迟钝,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完全可能对爱非常敏感。”

渡边的作品里存在非常多非伦理的东西,打一个比方,当两个恋爱的入,一个人嚼口香糖,嚼完以后拿给另外一个人嚼,相爱的人不觉得有病菌,而觉得是非常愉快的事情。但是在伦理上,或者有的人非常讨厌这样的事情,觉得非常肮脏。所以,渡边说爱是存在于很多非伦理的、难以解释的事物当中的。

就像作家笔下的故事永远上演着婚外恋一样,渡边的反婚姻论调一直高唱着。他说他对婚姻是持否定态度的,热恋的男女一旦结婚,爱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虽然口口声声反对婚姻,但渡边淳一的上海之行身边还时时带着美丽的妻子。当有人问他道德的底线究竟在哪里时,他的回答愈加干脆:“伦理与爱是不能共存的。”他还同时声称:“写作是一场漫长的恋爱,我体验爱情,然后用作品和爱情对话。我至今坚定地认为,有妻子、儿女的作家一般是写不出什么好东西的。”

猜你喜欢

  • 朋友,友谊

    友谊,是人生最珍贵的感情之一。古今中外不知多少名人用多少优美的诗句来歌颂与赞美过它。曾经有一位伟人说过:”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朋友就是友谊的代言人。他们不曾嫌弃任何人与放弃任何人。而用他

  • 一生中经典而特别的朋友

    朋友一直在更新中,如同衣服,这样的比喻一点都没有亵渎朋友的意思。每一件衣服的最初,都是喜欢的,甚至惊艳的,如同邂逅真善美的朋友,真是款式,善是质地,美是色彩……当然,也要有几件压箱华服,一辈子跟着你,独一无二,那就是你的经典而特别的朋友。忘

  • 拉黑要果断,绝交要趁早

    朋友小赵前几天跟我吐槽,他老公前几天要换一辆新车,二手车市场的经理给他旧车的报价是十八万元,结果老公的好哥们闻讯赶来,软磨硬泡十万元成交。我说等等,你再说一遍,好哥们?我没听错把?这算哪门子好哥们,一张嘴砍去八万元,拦路抢劫的都没这么狠。她

  • 对不起,我的朋友都很贵

    1很久不联系的一位同事打来电话,说她朋友的妈妈最近情绪非常低落,她怀疑老人家抑郁了,知道我有位朋友是心理医生,想找那位朋友咨询一下。我在征求朋友的意见后,把电话发给了她,过一会儿她随口又问我:“向你这位朋友咨询,不收费吧?”我压根没去想收不

  • 我们到底要交什么样的朋友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一种是在欢乐的时候不会想到我们,只在痛苦无助的时候才来找我们分担,这样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担别人的痛苦,只愿别人都带给他欢乐。他把痛苦都倾泻给别人,自己却很快地忘掉。一种是他只在快乐的时候才找朋友,却把痛苦独

  • 真朋友

    1847年,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空想社会主义产生浓厚兴趣,为此,他还参加了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与一帮狂热的空想社会主义艺术家为实现理想而奔忙。一次,陀思妥耶夫斯基将自己撰写的一篇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文章,寄给远在圣彼得堡的好友

  • 一辈子的朋友

    你生于盛夏,我生于初秋。你说你爱满池碧叶白莲,我说我喜欢满枝细蕊幽香。于是八月桂花香气浓郁时,你我携手登山,面迎秋风拾阶而上,赏遍满山芬芳。我深吸一口气,又悠悠吐出。你无言地凝视着我,满心欢喜。记忆中,我却从未陪你漫步于湖畔细数朵朵白莲。见

  • 交友如听钟

    一次,作家曹聚仁乘车去外地办事,不知不觉在车上睡着了。一觉醒来,他已坐过站。列车员在查票时,要求曹聚仁补票。当时,曹聚仁身上的钱不够,列车员就揪着曹聚仁,要送他去巡捕房。这时,一位书生模样的中年人走过来,掏出几张纸币给列车员:“这些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