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揭慈禧秘闻:李莲英绝活让其欲罢不能

揭慈禧秘闻:李莲英绝活让其欲罢不能

收录日期:2025-08-08 11:11:17  热度:7℃

李莲英出生在直隶河间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甲村人。咸丰七年,即公元1857年,才九岁李莲英通过同乡、大太监沈兰玉的介绍,由郑亲王端华送进皇宫而当上了一名太监。

李莲英入宫后名叫李进喜,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直到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他16岁时,才调到长春宫慈禧跟前侍候。14年后,慈禧太后给他起名叫李莲英。

此时大太监安得海正得慈禧宠爱,红得发紫。李莲英和安德海两人虽同时进宫,地位却差得很远。后来安得海因过分张狂,终于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在同治八年,即公元1869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太监不准私自出宫为由砍头身亡。

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

后来李莲英的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也就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连英成功的秘诀吧!

不过,李莲英最成功的秘诀,还在于他掌握着让慈禧高兴舒心的头上技艺,也就掌握了一套为女人梳理新发型的技术,当时人称“小篦李”。甚至后来朝中大臣弹劾李莲英时,还在奏章里把李莲英称作“小篦李”。李莲英为何会有这种让慈禧舒心高兴的头上技艺呢?

原来,李莲英出身贫寒,幼年即父母双亡,后来进宫做了太监。进宫后,李莲英在其同乡、大太监沈兰玉的帮助下,做了“梳头房”的小太监,其职责仅仅是帮助梳头太监准备工具,还轮不到他直接为妃嫔们梳头。

当时慈禧乃是咸丰皇帝的贵妃,既是渴望权力的强人,也是爱美好新的女人,很喜欢在服饰打扮和发型变化上做文章,常常弄得梳头太监非常紧张。由于经常挨骂,梳头太监们成天唉声叹气。李莲英得知这个情况后,决定抓住机遇出头,便借故告假10天,直奔青楼妓院而去。

青楼妓院是勾引男人厮混的场所,妓女为了引人注目,其打扮和发型,往往别出心裁,这就是李莲英此行的目的。李连英找个杂货店买了一个小竹篮,篮里装了些生发油、宫粉、胭脂、绒花、通草类的闺秀梳妆之物,从此叫卖于八大胡同的花街柳巷,出没于青楼妓院的花魁粉头之中。

其后的10天的时间里,每天日上三竿时,正当“清吟小莲”的姑娘们梳妆打扮之际,“生发油,宫粉胭脂啊!”的悠扬叫声便会传入她们的耳鼓,进而打动她们的心弦,只闻得一阵香风,只听得一片珠落玉盘的“咯咯”娇笑,只觉得眼前一花,一个个浓妆艳抹、粉面桃腮的姑娘移动莲步,婷婷娜娜而来,如风摆杨柳雨打芭蕉,再看那发式,有的如喜鹊登枝,有的如孔雀开屏,有的如天上云霞,有的如水中波影。

李连英一边暗暗赞叹姑娘们丽质天生,更擅打扮,一边细细观察揣摸那些发式,一一记在心里。

不几天,他和这些倚门卖笑的姑娘们混得厮熟,有时竟得以登堂入室去卖,这也给了他不少方便,让他隔着“水晶帘”细细地看姑娘们梳理青丝、盘缕发髻的技法,如此这般一来,到离约定期限还有七八天光景时,京城内青楼妓院里的各种梳头样式差不多都让他看了个遍,学了个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苦练,李连英终于熟练地掌握了30多种新发式的梳理方法。

回宫后,李莲英天天苦练梳头本领,感到火候已成,便找到为慈禧的梳头太监和同乡沈兰玉,反复恳请他们向慈禧推荐自己。第一次给慈禧梳头的时候,他大着胆子将青楼妓女的发型梳在了慈禧的头上。

梳头完毕,慈禧对着镜子反复察看,随后不禁凤颜大悦,脸上开了花。就这样,李莲英获得了梳头太监的地位,能够天天接近慈禧,从此迅速发迹。10天的青楼妓院的厮混,成为了李莲英人生轨迹的拐点。

同治十三年,26岁的李莲英接任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的职务。这个职务一般需进宫服役30年才有资格担任,而李莲英此时进宫刚满17年。

光绪五年,李莲英出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随着慈禧日益大权独揽,李莲英的声望地位也变得显赫起来。李莲英31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和敬事房大总管平起平坐了。

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虽说这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这是太监中从未有过的。雍正皇帝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慈禧却为李莲英突破了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令人不解的是,李莲英虽受慈禧恩宠,却始终未能离开慈禧,当上敬事房大总管。慈禧与李莲英几十年形成的感情非同一般。慈禧在政治上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心狠手辣的独裁者,但同时也是一个感情脆弱、害怕孤独的老女人。

几十年来,慈禧身边的奴婢换了一茬又一茬,善解人意的,除了安德海就只有李莲英了。晚清太监刘兴桥等人回忆说,慈禧与李莲英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能化解慈禧的烦恼并最会服侍她的只有李莲英。

据《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记载:“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在西苑、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经常来找李莲英:‘莲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莲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李莲英实际上成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侣”。

慈禧对李莲英的宠信与日俱增,确实引起朝野的议论和不安。有人说李莲英权倾朝野,收受贿赂,投到他门下就能当高官;有人说他“干预朝政,广植私党”;甚至还有人说他陷害拥护维新、站在光绪一边的大臣。

光绪十二年,即公元1886年四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称北洋海军已训练成军,奏请朝廷派大臣检阅。慈禧就派总理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前去巡阅。

由于醇亲王是光绪皇帝生父,身份高贵,因此要加派太监、御医随行。而醇亲王是一个城府很深且非常谨慎的人,他主动要求派李莲英随行,以减少太后对自己的猜忌,慈禧马上批准了。

醇亲王五月初一回北京复命,这时朝廷中一片不满之声。监察御史朱一新向光绪上奏,批评派李莲英随醇亲王视察海军。他们还说李莲英妄自尊大,结交地方官员,收受贿赂,理当查处。但慈禧却下令将朱一新由御史降为主事。

作为一个太监,李莲英的身份极为卑贱。不同的是,由于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爱,他享受到了皇宫太监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金钱财富也滚滚而来。

但也正因与慈禧的这层特殊关系,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李莲英死于宣统三年,时年64岁。这时,绵延了200多年的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灭亡只在旦夕之间。

猜你喜欢

  • 温柔一刀

    小编为大家带来:温柔一刀哎呀!大哥,我可找到您了!”这天,我刚走到一个街角,突然有一位穿着比较朴素的漂亮女人迎面向我走来,并如此说道。啊,您是?”我被她的话语一下子给弄蒙了。还没我反应过来呢,她又接着说道,上次要不是

  • “狮子吼”吓死小偷之后

    小编为大家带来: 狮子吼”吓死小偷之后不久的一天,午夜时分,老张起夜,同时听到自家的阳台上,似乎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于是,抄起手电筒过去查看,不料,一进阳台,就看到有一双手露在阳台栏杆的边上,竟然有一个人攀附在阳台上。老张一惊,不

  • 这套房子该归谁

    小编为大家带来:这套房子该归谁小县城里有个宋老汉,八十多岁了,他体格健壮,有一套七十多平米的楼房,老伴前年去世后一直单身寡居。宋老汉有四个儿女,虽然分家另过,但都很孝顺。每逢年节假日,都来老爸这里问候探望。最近,宋老汉家起了风波。原来,儿女

  • 佛跳墙的由来

    “启坛荤香飘四邻,佛闻弃掸跳墙来。” 从上面的诗句您就会知道“佛跳墙”这个名菜其所以名闻天下的原因了。它可谓集中国烹饪技术之大全,集山珍海味之大全,其原料有海参、鱿鱼、乾贝、鱼肚、鱼唇、鸡、鸭、猪肚、香菇、蹄筋、笋尖、火腿、

  • 向敏中智雪冤案

    一日,某县报来一个杀人案件,说有个和尚勾搭有夫之妇梅氏,诱骗外出,将梅氏杀死,扔入枯井,自己不慎亦掉入井中被擒。向敏中看了案卷,命令该县将人犯送来重审。不几日,人犯送到,向敏中亲自审问,知他是天台山的和尚,上月初九到洛阳。“从你到洛阳地面算

  • 锡工巧镀玻璃瓶

    工匠们见了,都束手无策,对太监说:“要想在瓶里镀上金,必须用烧红的铁篦熨烙,才能妥贴。可是瓶子口小腹大,铁篦难以进入,而且这种玻璃瓶又薄又脆,即使铁篦能伸进也难以作业,硬要敲击,瓶儿必破无疑。”太监只好把十只瓶子暂时放在箱子里。过了几天,他

  • 伤情

    这场夏末秋初的雨从黄昏开始一直下个不停,城郊一家小医院变得十分冷请。办公室里,老魏随意翻看一本医学杂志,本来打算再借两千元钱,好凑足女儿上大学的费用。不料这雨来得突然,他只好留下值班。深夜,内线电话突然响起来。护士告诉老魏,一位被车撞伤的病

  • 老套的动作

    最近,林小娟谈了一个男朋友,叫小强,小强经常骑着摩托车载她去兜风。可这一天,林小娟一脸怒气地回到家,向母亲林妈宣布:她要和小强分手。林妈忙问是为啥?只听林小娟委屈地说:“小强这人毛毛糙糙的——明明路上情况好好的,可他却老是猛踩刹车。您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