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河的对岸是娘亲

河的对岸是娘亲

收录日期:2025-08-08 02:26:17  热度:1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游走于天地之间,辗转于迢迢征途,最爱的还是河对岸那个母亲健在的快乐老家。

当弟兄们纷纷远走天涯,我却皈依故土。倚着我的母亲河汉水,枕着她的柔波,我觉得安全妥贴。单位就在河对岸,一河之隔,对岸是我的娘亲,我的生身母亲,我的生命之源。

我总是以工作太忙,家务缠身,生存不易作为托辞,温柔冠冕地开脱自己的良心。我总是以为,母亲还健在,幸无痼疾,亲就的日子还长着哩。一年半载,除非大的节气,我才能渡过汉水,看上母亲一眼。对于母亲来说,这是恩赐,是奢侈。对于我来说,这是赎罪,是补偿。想母亲了,就买些点心,匆匆地驰车河岸,止于码头,托过河的乡亲捎给母亲儿子的牵挂和关爱。聊以自慰,自慰的同时,又有些遗憾,遗憾这天堑不能变成通途,让我们母子天天享团圆。

母亲老了,老成了一头银丝,满脸皱纹,老成了佝偻蹒跚,牙齿松落。我好想母亲用她的鞋帮子再抽我一顿啊。母亲年轻时性情刚烈,那时日子难过,事事不顺,儿多母苦。我们又不懂事,母亲恼火不过,就拿鞋帮子教训我们,母亲教训我们的时候一头青丝,腿脚灵便,言行利索,男人的活她也做得有板有眼。

国庆大假,我带着女儿走出小城,穿过秋野,为了一个未了之愿。去年回家探望母亲的时候,母亲从那个老衣柜里拿出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说是走乡串户的摄相师照的,便宜,就10元钱,很多老人都照了。我听了满腹辛酸,更深深地自责。我明白她老人家的忧虑。七旬老人了,来日无多,虽然儿孙满堂,但忙东忙西,难得团聚,她怕百年之后连个影子都不能留下。更何况还有前鉴,父亲因走得仓促,平生又不爱照相,辞世的时候连个像样的照片都没有,还是将身份证上的照片翻拍放大做的遗像,又没有过塑,第二年就走了色。母亲是怕步其后尘……看我这儿子当的,处处流浪,处处风光,该照了多少相,为什么就不能亲自为母亲照几张[欣赏雨季爱情故事网]生活照呢?乡下师傅技术差,角度把握不好,把个好端端的母亲照得别扭。不知是相照得别扭还是心里别扭?反正就是不对劲。

我曾对母亲说,等我有工夫了,一定为她照几张忒美忒美的相片,后来还悄悄地为父亲重做了一张彩色的遗像——怕母亲心里惦记,更怕自己良心上受到谴责。今天回老家,就是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为了母亲为我们读书当掉的金耳环,为了母亲精心煨制的瓦罐鸡汤,更为了永生难报的三春朝晖。

渡过我的母亲河,我回到老家,我的快乐老家。母亲在,老家就是我今生今世祥和安宁的福地。

母亲站在门口迎候的身影有些憔悴,像秋天花叶零落的老凤凰树。她一身灰土,鬓发紊乱,慈祥的脸上汗渍未干。她刚从地里回来。为了绕膝的孙儿,她居然拖着老迈之躯,到人家收获过的地里翻拣遗落的花生。我爱不得怜不得。她总是闲不住,只要能动,就要寻事来做。跟父亲生前一样,一息尚存,劳作不止。现在棉花丰收了,他就帮人家剥棉花,赚点零花钱。儿子们打工经商,地早已不种了,可那片吞噬过她的青春和汗水的厚土让她迷恋。房前屋后,没有闲地,一年四季,各种菜蔬,此歇彼长,竞肥争绿,一派兴旺。这些都是母亲的功劳。她把几个留守的孙子和老家张罗得井然有序,生机盎然,让归来的游子倍感温馨。这个家,若没有母亲,我不敢想像它会是个什么样子。

我让母亲歇息,告诉她今天回来是专为她照相的。母亲听了,高兴得手足无措,转身就回了她的卧房。我跟几个侄儿闲聊,又到前面的叔父家串门。勾留有时,小侄子前来招呼,说婆婆已经准备好了,叫我照相呢。看我这人多粗心,竟把要紧的事给丢在一边了。再见到母亲,她好像换了个人似的,蓝绦纶西装穿在身上,灰白的鬓发丝缕不乱,脸上光洁,洋溢着慈爱。我仿佛看到了母亲年轻时的影子。她的水亮的青丝,光滑白皙的脸庞,挺直的腰板,脆亮的嗓子……


猜你喜欢

  • 太监大丈夫

    “煲粥”还是“报仇”寇连才没赶上寇家的光辉岁月,无限风光的寇准家族,传到寇连才这一代,只剩下一个“帅”字。小帅哥寇连才出生时,寇家仅有两亩薄田,可怜巴巴地趴在昌平州的一个角落里。像古往今来所有的农民一样,寇家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喝一口稀粥,

  • 猪来运转

    这年初秋,龙陵县迎来了新任县令范六言。就在到任的第二天清早,忽听县衙外的鸣冤鼓被人擂得震天响。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范六言正愁这第一把火该怎么烧呢,机会倒自己找上了门。范六言快步上堂,猛地一拍惊堂木,问道:“堂下所跪何人?有何冤屈,从实报

  • 千里姻缘一线牵

    晋朝文人韦固,幼时遇上月下老人,得知以后自己的妻子是同村一个穷人家的丑丫头,心中不悦,竟起杀心。一天,他偷偷走到丑丫头身后,用石头将她砸死了。长大之后,高中金榜,进了翰林院当了大学士。因为年轻有为又英俊潇洒,就引来不少提亲的人。一天,一位朋

  • 阎王好见,小鬼难求

    佛教中所说的管阴间的神,就是阎王,也叫阎罗、阎罗王、阎王爷。小鬼是阎王的差役。传说佛主释伽牟尼曾是古印度释伽部落的王子,因厌倦宫廷奢侈糜烂的生活而出走,尝尽人间苦难后,终于大彻大悟而成佛。释伽牟尼曾遇上一个管土地的人,释伽牟尼要经过那人所管

  • 无理矮三分

    三月初三是黄粱梦吕祖庙大会,当初卢生一枕黄粱,传闻极广,所以庙会人也特别多。有个名叫吴礼的无赖也在这里闲逛,他一会抢人家一条鸡腿,一会偷人家一个苹果,知道他的人,见了他都远远地躲着他。吴礼转来转去,忽然看见一个白发老人和一个青年书生在下棋,

  •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宋朝,北方强虏屡屡进犯,边关吃紧。皇上命江南诸郡,火速调运粮草北上,以供军用。江南某县小吏陆喻奉命押运粮草,临行之前,向双亲二老道别。陆母重病在身,陆喻怕自己走后,母亲思儿心焦,加重病情,就偷偷对父亲说:“县令逼迫,需星夜兼程,误了军粮是要

  • 龙门桥

    道县横岭瑶族乡有座让人感到非常奇怪的石拱桥,叫“龙门桥”。桥的这头过去是条纵古官道,而桥的那头是不通路的陡山坡,过往的人甚少,且溪流之水也不大,可为啥要在这儿横建一座上好的石拱桥呢?而且还取了一个特好听的桥名——“龙门桥”呢?相传清道光年间

  • 冷面杀手

    从前,咸盐为国家统一管理物质,不得私运,而且官税极重。凡交通要道都设有关卡,颍河也不例外。颍河很长,上通京广要道,下达淮河入黄浦江。从漯河、周口往下游去的船只如梭,从六安、蚌埠往上游去的船只更是川流不息。颍河镇的哨卡设在颍河北岸,岗楼为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