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我必须成为总统

我必须成为总统

收录日期:2025-08-08 05:41:07  热度:10℃

他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他的名字带有明显外国人的特征,这使他从小就受到歧视和嘲笑。

10岁那年的一天,他骑着心爱的山地车在郊外潇洒地穿梭。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拦住他,命令他下车。一个孩子一把夺过他的山地车,猛摔在地上,其他几个孩子纷纷用脚踹着车轮。他眼里满是屈辱的泪水,一脸愤怒,真想过去拼命。他没有足够的勇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山地车被践踏了足足10分钟。领头夺车的孩子指着他的鼻子说:“你这个外来的小崽子,不配骑山地车。”说完扬长而去。他看着伤痕累累的山地车,不停地哭,直到傍晚时分父亲找到他。

他拽着父亲的衣襟,哭喊着问:“为什么我总是受欺负?为什么我不配有山地车?”父亲帮他擦去泪水,问:“你反抗没有?”他摇摇头。“为什么不反抗?对于那些带给你屈辱的人,你应该勇敢地还击。”

“他们一齐来欺负我,我从来都是一个人,他们说我是外来的小崽子。”他委屈地说。

“外来的小崽子又怎样,没权利骑山地车吗?不,别说骑山地车,就是总统也一样可以当。”父亲大声地说着,把被毁坏的山地车扛在肩上,显得那么有力和威武。

年仅10岁的他不太理解父亲的话,但是他知道总统是一个国家最有权力的人,没人敢把总统的山地车摔倒在地,更不敢用脚去踹。那天晚上,他在日记本里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不是想成为总统,而是我必须成为总统!他没有把梦想告诉任何人,害怕受到嘲笑,连他自己都觉得这个梦想有点奢侈,对他来说太高太远。

12岁那年,父亲失业。家里的景况越来越差,他常常去一些酒馆帮忙以讨到好吃的饭菜。家里没有电,他就在木墩上垫上一块羊皮,坐在煤油灯下苦读。只要有书读,不论多苦,他都不在乎。在他看来,读书是改变现实的惟一办法,有知识的人才可以当总统。

现实再次给这个少年沉重的打击。15五岁那年,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供他读书。告别学校那天,他眼里流出绝望的泪水。他对父亲说:“爸爸,我没什么希望了,再也没什么希望了。”父亲没说一句安慰的话,反而怒斥他:“不许你说这样的话,你的未来还很长,你现在就绝望、认输了?这不是我想要的孩子。”他说:“我不认输,可是我有什么办法?”“孩子,要改变现实,就必须先勇敢面对现实。否则,你一辈子只能这样,贫困而可怜。”

他擦干眼泪,重新开始。放羊、当乐队号手、做泥瓦匠、当糖厂工人……他饱尝生活的艰辛和社会对移民者的歧视。他哭过、泄气过,但没有退缩过。在半工半读的情况下,他考上巴黎政治学院。

毕业后,他进入政府部门的愿望没能实现。一名校友拉他一起做生意。经过近10年的打拼,他和校友有了公司,固定资产近亿法郎。在生意场上春风得意的他,却转身离开,去参加议员选举。当总统的梦想一直在他心里蓬勃地生长着。校友带着公司的几位董事到他家里劝他。他拿出一本发黄的日记,翻到其中一页说:“你们看,这里记载着我的梦想,尽管我从来没对任何人提起过,但它一直在我心里。我要去实现它,请祝福我吧。”

校友和董事们没有再劝他重回公司,而是用掌声鼓励他去参加议员选举。从此,他走上从政之路。他的仕途并不平坦,遭遇到不少风波和危机,但他都挺了过来,从不言退。

2007年5月,萨科齐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就是当年那个在日记本里写下“我必须成为总统”的孩子。

猜你喜欢

  • 等你,是我一生的守候

    想你,是我执着的温柔。爱你,是我无奈的遗憾。等你,是我一生的守候。有些缘分是注定要失去的,有些缘分是永远没有结果的。那年他十九岁。他对她一见钟情。他跟她是大学同届同系不同班的同学,在大一新生报到那天,几千名新生排队等候办理注册,他穿着蓝色格

  • 藏起来的右手

    站在城北的山上,不仅能感受满山苍翠,还能鸟瞰全城,这里自然成了摄影发烧友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好几次,我在这里练习摄影的时候,都发现一个姓杨的老头特别显眼:他不仅摄影时只用左手,干其他事时也是只用左手,右手老是揣在衣服口袋里。我有点纳闷,就好奇

  • 只有我笨,你才聪明

    我平时很少乘飞机出行,有限的两三次,都是跟在老公后面,所有手续都由他代劳,我从不操心。老公打趣说我笨,我假装生气,他呵呵一笑:“我喜欢看你笨笨地跟在我后面的样子。”前些天,老公打来电话,让我带儿子乘飞机到他开会的城市旅游。我说:“乘飞机手续

  • 想见你最后一面的人

    2013年,母亲节,湖北省某未成年犯管教所。一位年近七旬的老母亲,穿着一件早已褪色的黑色外套,背着旧床单包裹着的行李,手中拄着一根粗树枝,身上脏兮兮的,独自走了进来。民警迎上去,询问她的来意,才知道,她今年67岁了,已经12年没有见过正在此

  • 给你一生的爱

    不如咱爷俩相濡以沫吧妈妈走得早,我很小的时候就和他像相依为命的连体人。有一口饭,我吃一大口,他吃一小口;有一杯水,我喝大半杯,他喝小半杯。我知道他的不易,也见了太多他的眼泪,所以,从小到大,尽管我在他身边,也有怨怼和愤怒;尽管那些同龄人,他

  • 母亲的“存折”

    那天,女儿放学回家,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妈妈,我们家有多少存款?”不等我作答,她又继续说道:“他们都说咱家至少有50万元。”我奇怪地看着女儿:“你说的‘他们’是谁呀?”“我们班同学。他们都说你一本书能赚十几万稿费,你出了那么多书,所以

  • 不设防的代价

    赵刚和唐朝明是一家大型工厂的技术工人,两人毕业于同一所技校,所学的也是同一个专业。在他们这个机械段里,两人同出一个师门,唐朝明大赵刚两岁,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学哥”兼“师哥”。后来,唐朝明技术娴熟,业绩突出,由原来的甲班调到了乙班,当上了小主

  • 让我学着心疼你

    咱有的是钱他站在街边的梧桐树下给楚江打电话,对着手机嚷嚷:“老楚,我的钱又花光了,麻烦你往我的卡里打点钱,这一次多打点,好吧?我闹亏空呢。”尽管是商量的口吻,但语气却是毋庸置疑和反驳的。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每次给老楚打电话,不是要钱就是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