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气之下”《陋室铭》

“一气之下”《陋室铭》

收录日期:2025-08-07 12:23:43  热度:10℃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在和州任通判时写下的千古名文《陋室铭》。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刘禹锡在当时是怎样写出这篇传世佳作的。

资料显示,唐贞元年间,刘禹锡任监察御史时,曾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同时被贬边远地区(这就是“八司马事件”),从此便长期(约2l年)受到压抑。

在安徽和县(唐称和州),民间流传,刘禹锡的《陋室铭》是被“气”出来的。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八月,刘禹锡被贬和州通判,按规定,通判应住衙门内三间三厅之房。但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小人,看刘禹锡被贬为通判,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说:“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可气坏了知县,于是将他的住所由城南门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悠然自得地说:“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状,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后来,知县拿他没有办法,也只好罢了。

猜你喜欢

  • 匆匆的行者

    行者背着沉重的背囊,迈着匆匆的步伐,不停地往前走。父母泣血的呼唤,妻子深情的挽留,儿女甜蜜的微笑……都被他抛在了身后。他早就下定决心,甩掉一切羁绊,走遍世界上的山山水水,做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行者。春天来了,一路上百花争艳,百鸟啁啾,行

  • 信心是人生最好的观音

    那天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家境十分贫寒的小木匠,在富翁家里做苦工,不小心损坏了富翁一个价值连城的花瓶,小木匠赔不起,无奈之下只好跑到一个据说十分灵验的观音庙乞求观音。庙里的观音劝小木匠去学一门能对接花瓶的技术,并告诉小木匠要有信心,

  • 自己一个人的误会

    多年前合作过一次的一个朋友约我见面。见到他时,他说很奇怪我会赴他的约。“不合作也可以是朋友。”这是我赴约的原因。“大家不是这样想。”他说。“那是他们的想法。”我说。“当年,那次合作之后,你和其他搭档不再跟我合作,我很不开心。”他旧事重提。“

  • 从一粒沙想起

    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活在过去,享受回忆;一种活在现在,期待未来。活在过去的人不见得就不快乐,他从记忆里得到快乐。旁人也许感到他行动古怪不可理喻,但他并不是在幻想,因为过去的确真实地存在他的记忆里。他不停地咀嚼存留于记忆中的那些问题,当然,

  • 别指望别人那只手

    大学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我以优异的成绩过了笔试关,但却在面试时落选了。一时间,我意志消沉、精神委靡。我埋怨父母没有提前去走走“关系”,要不然,为啥能力和口才都不如我的人却能入选呢?一天中午,我去帮母亲卖水果。我痛苦地问母亲:“为什么命运对

  • 心灵对话录

    一一富者对一贫者说:“如果让你选择金钱与妻子的话,你选择哪个?”贫者说:“我选择妻子,因为有了妻子,我们便可以同心协力创造金钱。”“如果让你选择呢?你选择哪个?”贫者接着反问。“我当然选择金钱,因为有了金钱,便会有妻子,便会有更多的女人。”

  • 改变人生的五句话

    第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它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

  • 心囚

    去年,在夏威夷街头,我看到一些行为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极精彩。其中有一件,是一个人在一张大网中挣扎。看他的样子,是想从那张网中挣脱。其实那张网的网眼十分稀疏,網中人完全可以一步跨出,但他却在不断挣扎,形象生动至极。我一看,标题是“心囚”。我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