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李半仙传奇

李半仙传奇

收录日期:2025-08-07 23:16:04  热度:9℃

李般先晚上给街坊看病,刚回到家里,一位年轻人急匆匆的跑来。一进门扑通一声跪在李般先跟前哭着说:“李大叔,请你赶快救救我媳妇吧!”

李般先连忙问:“你媳妇咋啦,得的什么病?”

年轻人说:“我是咱们东边村子的,昨天我媳妇生孩子,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生出来,眼看着大人快不行了。”

李般先着急地说:“你们没有找郎中看么?”

年轻人哭着说:“找了,好几个呢,到现在还都在我家里呢,他们也没有办法,让我们准备后事,李大叔求求你了,救救我媳妇吧,他们说只有你老人家才能救我的媳妇和孩子。”

李般先二话没说,背起药箱说:“走,快领我看看去。”

李般先跟着年轻人,来到了年轻人家里,看到一位妇女躺在炕上,在一边坐着几位郎中,都在唉声叹气,看到李般先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座。

李般先摆了摆手说:“先看病要紧。”

他来到病人跟前,右手放在病人鼻子处试了试,感到呼吸微弱,他又摸了摸脉搏,然后脱掉鞋子,来到炕上,拿出银针,在几个穴位上扎上了银针,然后他又拿出药,让那位年轻人赶快熬药。

过了一会儿,药熬好了,李搬先端起药碗,让年轻人托着夫人的头部,一勺一勺的喂了下去,只见病人深深的喘了几口气,过了一会儿,听到了孩子的哭声。

母子平安,那位年轻人为了答谢李般先的救命之恩,他请人做了一块大匾,上面刻着“艺赛神仙”四个大字。从此后,大家都叫李般先李半仙。

李半仙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天看病的络绎不绝,这一天,来了几个人,为首的一身绅士打扮,还不停地打着嗝,其他几个人都穿着老百姓的衣服,还有一个紧跟其后,来到李半仙家里,那位随从对李半仙说:“李郎中,听说你艺赛神仙,今天我们县大老……”

他话还没有说完,那为绅士模样的人狠狠地瞪了那位随从一眼,随从马上改口说:“今天我们掌柜的,让你来看病,看好了大大的有赏。”

李半仙问:“你们掌柜是什么病?”

随从笑着说:“打嗝,打嗝已经两天了,很多郎中看过,都没治好。”

李半仙从谈话中看出,这个绅士模样的人,就是当今的县太爷,随从就是他的师爷。

这个县大老爷,是个鞑靼人,自上任以来,无恶不作,欺男霸女,搜刮钱财,人们都恨之入骨。李半仙心想,我何不趁此机会,惩治他一番。

想到这里,李半仙抡起巴掌,照着县大老爷的脸上狠狠就是一下子,顿时,县大老爷的脸上出现了五个红手印。

“你……你……你……,你这是干啥?”县大老爷一手捂着脸一手指着李半仙问。

一块来的几个人,跑上前去,抓住李半仙说:“大胆刁民,竟敢打我们县大老爷。”

李半仙不慌不忙笑着说:“对不起,我不知道是县大老爷驾到,失礼了!不过我治病,要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方法,不一定用药,县大老爷现在还打嗝么?”

大家的目光一起投向县大老爷,县大老爷愣了一下说:“好了,真的好了,不打嗝了。”然后用手摸了摸发烧的脸。

县大老爷摆了摆手,说:“算了,不要怪罪李神医,我们是让他来看病的,我的病已经好了,怎么能怪罪神医呢。走!”

这时,那位师爷说:“神医,我最近几天也不舒服,你给我看一看。”

李半仙给他诊脉后说:“你把门口那块大石头搬进来。”

师爷不知道干啥用,走过去搬了进来。

李半仙写了一个药方子说:“你的病不要紧,也不用吃药,你把这块石头搬回到县衙,再看看药方,路上千万不要看药方子上写的什么,看了就不灵了。”说完,他把那张药方翻着贴在了大石头上。

师爷搬着大石头,好不容易来到县衙,累得他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他连忙把药方子揭下来一看,上面写着:“汗出即好。”

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师爷自我解嘲的说:“这个李半仙,真是个怪人。”然后,他又看了看县令脸上的红手印,说:“县大老爷,我看这个李半仙,是诚心来作弄咱们。”

县大老爷咬着牙说:“我看也是,他让我出丑,到时候我要叫他加倍偿还。”

过了一段时间,李半仙去给人看病,一只狗咬着李半仙的大腿不放,他顺手拿起一块砖头,砸在了狗头上,没想到那条狗顿时一命呜呼。这件事正好被师爷看道了,连忙去告诉了县大老爷。

这还了得,狗是鞑靼人得神物,把狗打死,就是对鞑靼人极大的污蔑,因此,县令借题发挥,要捉拿李半仙给狗偿命。

李半仙的一位街坊,在县衙当差,听说后,连忙跑回家给李半仙送信。李半仙哪敢怠慢,悄悄告别了周围的乡亲,带领全家逃出了洪洞县。

一路行医,一路要饭,风餐露宿,这一天,他们来到了山东境内的黄河边上,望着滚滚的黄河水,李半仙止不住潸然泪下。

他们要渡过黄河,到河南边去,可河边上没有一条船,他们沿着黄河边继续往东走,他们走了一天一夜,看到河边上停着一条船,岸边有一间草房,他们连忙走过去。来到草房门前,李半仙上前问:“屋里有人么?我们要过河。”

从屋里走出来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看了看大家说:“我爷爷病了,不能开船,你们还是到别的地方去吧。”

一听说有病人,李半仙说:“得了什么病,让我看看好么,我是个郎中。”

李半仙跟着小孩来到草房内,看到炕上躺着一位老人。

老人看到有人进来,连忙想坐起来,李半仙按住问:“老人家,怎么啦?”

老人叹了一口气说:“唉!我儿子死得早,媳妇扔下这个孩子,又嫁了人家,我们爷两个靠在黄河上摆渡为生,前几天,不知怎么啦,肚子发胀,并且越来越厉害,想找郎中看看吧,又没有钱,唉,没办法呀!”

李半仙上前,诊了诊脉说:“老人家,不要紧,我给你吃点儿药,保管你一天后就好。”

李半仙从药箱里拿出草药,放在锅里熬着,又给他下了银针。

药熬好后,给老人吃了,过了一段时间,老人不断的呕吐,吐出了许多黑色的污物。顿时,老人觉得浑身轻松了许多。

两天后,老人完全康复,这天早上,老人高兴的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今天我送你过黄河。“

渡过黄河,他们拜别了老人,继续往南走,这一天,他们来到了庞家高家庄,刚进村口,就听见一阵阵的哭声,从村里走出一队身穿孝服的人,后面抬着一口棺材,李半仙连忙躲到一边,等发丧的人过去后继续赶路。突然,他看到地上有一滴鲜血,他连忙走近棺材,看到鲜血是从棺材里滴出来的,他连忙走上前拦住发丧的队伍高声说:“慢着,你们棺材里为啥放个活人,这是到哪里去呀。”

这时,大家围过来,大声呵斥:“哪里来的疯子,在这里胡说八道,这是我们的少庄主高公子的妻子,因为难产去世了,你竟敢在这里胡说八道,你想找打呀!”

李半仙说:“我说的是实话,棺材里的人没有死。”

这时过来一个年轻人,两眼哭得通红,走上前说:“这位老先生,棺材里是我的内人,因难产死了,你怎么说没死呢?”

李半仙说:“你就是高公子吧?棺材里的人的确没有死,人死以后,鲜血会凝固,你看,棺材里滴出的血滴,并没有凝固,说明这人还没有死,说不定还能够医治。”

高公子看了看地上的血滴,觉得李半仙说的有理,便问:“敢问老先生是何人?”

李半仙说:“我是逃难的,不过,我也是个郎中,能不能打开棺材让我看一看,说不定还会救活。”

“这个——”高公子沉吟着。

高老爷走过来问:“老先生,这样做可是不吉利呀,你真能救活?”

李半仙说:“我也没有把握,不过,棺材里的人的确没有死。”

“不能啊,入殓后再打开棺材,大不吉利,不能啊!”大家呼喊着。

高老爷沉思了一会儿,看了看高公子,摆了摆手说:“救人要紧,就听这位老先生的,打开棺材!”

盖好幔帐,棺材盖打开了,李半仙站在棺材前,仔细的检查了一遍,拿出银针,找准穴位扎了几针,就听见棺材里的女子深深的喘了一口气,接着,听到了孩子的哭声。

李半仙从棺材里抱出孩子交给了高老爷,高公子从棺材里抱出妻子,都急急忙忙的往家走。

这时,有人高声问:“高老爷,这棺材怎么办?”

高老爷抱着孩子,头也不回地说:“随便放个地方,以后给我用!”

来到高老爷家里,高老爷大摆宴席。宴席上高老爷端起酒杯说:“敢问神医尊姓大名,家住何方。”

李半仙站起来说:“鄙人姓李,名叫般先。”

高老爷听了笑着说:“你那是半仙呀,你就是个活神仙。是老天爷叫你来救她们母子。”

接着,李半仙诉说了自己逃难的过程。

高老爷听了说:“我们这里是退海之地,人烟稀少,又天高皇帝远,那狗官不会找到这里,你如果不嫌弃,就在这里安家落户。”

李半仙连忙站起来致谢:“谢谢庄主收留,以后,咱们就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了。”

从此,李半仙一家就住在高家村,四处行医问药,悬壶济世,受到了大家人的尊敬。

猜你喜欢

  • 一定要你最幸福

    高燃和玉莹是一对恩爱小夫妻。是市机械厂的一名技术员,工作兢兢业业,勤于钻研。搞出的发明不但申报了专利,最近,还成了市里技术拔尖儿人才,上了电视。熟人见了,无不赞叹地说:高燃这家伙出息了。人事科的老张见了,更是得意:“你小子当初多亏听了我的话

  • 新鲜猪肉

    大老刘自小家里穷,自从操刀卖起猪肉之后,大老刘便更多地把“宝”压到了卖肉上:指望靠卖肉能够让自己早一天富裕起来。可许多年过去了,卖肉的那点收入,除了凑凑合合把一双儿女拉扯大,然后再聘掉姑娘,为儿子娶回一房媳妇之后,大老刘发现自己似乎仍是穷光

  • 老布闹离婚

    生活中,夫妻闹离婚,本就是件很痛苦的事儿,可老布铁了心要离,却又没法说出离婚理由,是不是更痛苦……一定要离老布是小城有名的破烂王。四十岁下岗,几番努力,愣是靠收破烂,不仅有了规模不小的废品收购点,还住上了大房子,开上了十几万元的私家车,老布

  • 拿错的毛衣

    小可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说后天是奶奶十周年忌日,让小可回老家。放下电话后,小可想起一件事,因为这件事多少年来,小可一直对奶奶有看法,甚至奶奶病重时都不愿回去。那时小可在县城读高中,是村里屈指可数的有望上大学的孩子。周末,小可坐汽车回家,顺便

  • 瓜园人鬼情

    从前,涅阳县刘庄有个年轻小伙子叫刘勇,种了二亩瓜田,全靠他侍弄。瓜田离家二里远,为了省工省时,他在地头搭了个瓜庵,吃住都在瓜庵里。在那黑咕隆咚的晚上,野地里四下无人,刘勇一个人呆在瓜庵里,挺寂寞的。这晚,他刚刚躺下,“忽——”地一阵风吹过,

  • 女儿不见了

    孟莉带女儿优优去市文化宫舞蹈班报名,半路上,突然肚子一阵阵疼起来,经过武王庙时,孟莉急忙将助动车拐了进去。武王庙是本地的一个小旅游景点,里面有厕所。孟莉让优优看着车子和挎包,自己就进了厕所。这时突然狂风大作,下起了大雨。十分钟后,孟莉解决完

  • 那摸微笑,温暖了冬天

    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那抹微笑,虽已模糊,但我知道那抹微笑很美。是我见过最美的微笑。那时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小学生。冬日的校园显得格外美,虽还未下雪,但已寒风刺骨了。我站在科技楼下,同二十几名学生一起等待着老师来开门。别人都在教学楼暖和,我们却守

  • 大小姐情牵挖井匠

    明朝嘉靖年间,沧州有个喜爱园林的大富商,一赚钱就要大兴土木,挖塘修山,请来石匠、木匠和挖井匠把自家的花院布置得像是王母娘娘的琼林瑶池。这年,大富商觉得女儿小娇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就四处拖媒人给女儿找个好婆家。那些媒人们得了大富商的银钱,喜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