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太空漫步第一人”讲述50年前那12分钟

“太空漫步第一人”讲述50年前那12分钟

收录日期:2025-08-08 01:00:36  热度:9℃

对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来说,半个世纪前那场历时12分钟的太空漫步尽管短暂,却是人类进军宇宙的一大步。这一壮举也因此超越了政治藩篱,为后世传颂。

宇宙中的一切过目难忘

今年80岁的列昂诺夫精神矍铄。时至今日,他依然清楚记得自己拥抱太空的感受。

“地球是圆的。”列昂诺夫告诉法新社,从黑暗的太空俯瞰地球,他惊讶地发现,祖国苏联清晰可见,“我立刻看到了黑海和克里米亚半岛,然后向‘左’看到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还有一小部分意大利。这副印在脑海中半个世纪的画面,不是地图,而是我亲眼所见”。

“我还找到了波罗的海和我生长的加里宁格勒湾。”透过护目镜,列昂诺夫贪婪地观察着浩瀚的宇宙,“星星围在我身边,阳光极其刺眼,光线好像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天地间仿佛只剩我一个人,整个世界万籁俱寂。”列昂诺夫在接受“今日俄罗斯”网站采访时承认,进行太空行走过程中,绝对的死寂令他心生恐惧。“我可以十分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现在想起这种感觉,我依然感到难受。”

无论如何,这段珍贵的经历永远铭刻在了他心中。“每每想起在太空中见到的一切,我就会心跳加速、呼吸困难。”

美苏航天竞赛在此定格

列昂诺夫走入太空的一幕,是美苏冷战这部“连续剧”中的一个小高潮。彼时,两国在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角逐,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一场以探索宇宙为目的“太空竞赛”。相继将各自的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后,载人航天便成为它们的下一个目标。

此后不久,华盛顿就公布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宏大蓝图;几乎同时,时任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也发话,要求苏联在航天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就。随着美苏航天竞赛趋于白热化,如何“让人类像水手遨游大海一样徜徉太空”,被双方决策者不约而同地纳入视野。

如今看来,在这场竞赛的前半段,苏联一度领先。美国人还在为太空行走做准备工作时,列昂诺夫和同事帕维尔·贝尔亚耶夫就已乘坐“上升2号”载人宇宙飞船飞向了苍穹。

苏联“航天之父”谢尔盖·科罗廖夫“钦点”了当时刚到而立之年的列昂诺夫,相信他有能力完成太空行走的神圣使命。“在几次模拟飞行中,我的得分都很高,我还懂得绘画,这种技能在航天领域并不多见。”列昂诺夫如此解释自己脱颖而出的缘由。

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列昂诺夫:来自西伯利亚煤矿区的他,也许从一出生就注定是个传奇;列昂诺夫的妈妈有9个儿女,因此荣获“光荣母亲”勋章。长大后的列昂诺夫早早加入共青团,考上飞行学校,完成了115次跳伞,进而成为苏联最早的一批航天精英。

太空漫步背后险象环生

尽管列昂诺夫足够优秀,但进入太空的实际过程依然充斥着不确定性。“上升2号”发射前夕,经过18个月强化训练的列昂诺夫正踌躇满志,却得悉飞船可能有点问题。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继续等待9个月,或者坐上有缺陷的飞船“拼一把”。

当时,美国的太空行走计划已进入最终阶段,苏联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我们选择了后者,这与勇气无关,我只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列昂诺夫告诉英国《卫报》。

辉煌壮丽的宇宙让列昂诺夫有些迷失,而当他冷静下来,一连串麻烦已接踵而至。他发现,出舱后的气压差令宇航服急骤膨胀,“8分钟后,我明显感到宇航服的变化……我的指尖感受不到手套的存在,我的脚在靴子里晃荡,我甚至无法按到相机的快门。”

飞船一点点接近日落轨道,宇航员必须在暗夜降临前返回。然而,肥大的宇航服将他卡在了舱外。知道时间紧迫,列昂诺夫飞快地计算一番,果断调低了宇航服内部的压力。

“所有可能的后果我都知道,可当时的我别无选择。”列昂诺夫告诉“Collectspace”网站,按规定,他该向莫斯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自己的任何举动,但为避免引发恐慌并没这么做,“那种情况下,没人能帮我。”

好不容易挤进舱门,另一个问题又来了。由于事出仓促,列昂诺夫让自己的头,而不是脚先进入舱内,他需要把自己“掉过来”。这个在地球上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到了太空里却成为严苛的考验——膨胀的宇航服几乎将船舱塞满,最后,列昂诺夫只得再次冒险调低宇航服内的压力,用尽全身力气,才将舱门复位。

不难想象,短短12分钟里,列昂诺夫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他告诉英国广播公司:“我平时很少出汗,但那天我的体重减了5.4公斤,每只靴子里灌进了3升汗水。”

即便险象环生,他还是很快忘记了疲惫。因为,飞船里的同伴正兴奋地向地球报告:人类已走进太空!

溢美之词同样来自对手

迈向太空的一小步有惊无险地完成,接下来该回地球了。列昂诺夫曾著书描述动人心魄的着陆过程——失重令飞船疯狂旋转,定位系统也罢工了,不得不由人工操纵着陆。

最终,他们安全降落在哈萨克斯坦附近的原始森林里。“我们在森林中等了3天才被救出来。苏联电台的报道则称,我们回到地球后就直接去度假了。”列昂诺夫说。

无论过程如何曲折,列昂诺夫的凯旋意味着,苏联人先于美国10个礼拜完成了史上首次太空漫步。回到莫斯科,列昂诺夫成为英雄,收获了震耳的欢呼和无限的荣耀。

1970年,曾和列昂诺夫并肩奋战的贝尔亚耶夫英年早逝,但列昂诺夫依然希望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又过了5年,他在美国“阿波罗”号和苏联“联盟”号飞船的联合飞行中出任指挥官,这是航天领域的首次国际合作,实现了从不同地点发射的航天器在太空中的对接。

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的美苏“太空竞赛”告一段落。此后,为表彰列昂诺夫的贡献,国际航天组织用他的名字,为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从去年起,因乌克兰问题而愈发紧张的国际关系,令“美俄将重回冷战”的说法甚嚣尘上。然而,当法新社记者问及列昂诺夫如何看待乌克兰问题时,老人只是平静地回答:“在宇航员眼中,‘边界’是不存在的,这个词只存在于政治家脑中,我们看到的只有整个地球。”

猜你喜欢

  • 选择

    起床后,李玲感觉到头有些昏昏沉沉,决定放自己一天假,她拿起手机,拨了秘书小陈的号码,告诉她自己今天不去公司,有事电话联系。李玲明白自己的不舒服并不是因为感冒,而是因为公司里的烦事。 因要开拓更多的产品市场,公司决定分别在深圳与上

  • 捐款事件

    八月的夜晚,空气里一直透着闷热,荷花县文教局希望工程”办公室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汗流夹背地在加班加点统计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在职干职工捐款总数,以资助那些即将步入到大学的贫困学生,另外,过几天还要将各单位捐款情况以名单形式向全市公布

  • 美味人生

    或许是母亲李心的厨艺太好的缘故,陈月圆自小时候起,就对美食情有独钟,上高中后,学校离家有些路程,骑着单车来回一趟近四十分钟,许多同学选择了中饭在学校食堂吃,陈月圆只在那吃了两顿饭,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选择了回家,风雨无阻。见女儿对自己做的饭

  • 心病

    老王最近很烦,不为别的,就是老是和儿女们闹别扭,不知为什么,看到他们就有一种火冒三丈的感觉,自己已经退休在家里了,除了养养花,种种草,就到公园里拉二胡,这是他唯一的爱好,二胡是他的命根子,可是最近拉出的曲子怎么找不准音节了呢?老王自己明白

  • 朋友

    不知为什么,杨洋这两天老是躲着我,我觉得很奇怪,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可以说是莫逆之交,而且我发现她的面容憔悴,眼窝深陷,平时她最重视自己的形象了,我也没做错什么呀?我心想,对朋友,我一向自认为很够意思,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我觉不推托。也许我多

  • 顶真

    潘长江说:浓缩的都是精华。有真最喜欢这句话,当初父亲不知是怎么想的?竟然给他取了个极富女性化色彩的名字有真”,或许是名字的缘故,又或者是遗传因素的作用,再或者是后天营养问题,总之有真只有1米50的身高,在武汉大学铸造学院他是全校

  • 哀叹

    左瘸子是先天性的瘸腿,两条腿奇细无比,自然无法承受身体的重量,所以他是靠爬来行走的,他的屁股上长期捆着一个小板凳,走”到哪里就在那里坐下来休息。左瘸子没有文化也没有技术,当然也没有职业,其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左瘸子是一个极其聪

  • 挨踢的武方刚

    武方刚的爹给他取这么一个响亮的名字,是希望他一身武功,血气方刚。可是武方刚是个不孝之子。他不仅有辱武功高强的先祖武松,手无缚鸡之力,而且还懦弱无比,一根稻草从天上掉下来,也怕把头打破,比武大郎有过之无不及,因此武方刚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