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百态人生话朋友

百态人生话朋友

收录日期:2025-08-07 22:51:43  热度:10℃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儿时有儿时的朋友,读书上学时有“同窗”之友,工作以后有同事为友,当你融入这个社会后,几乎会到处遇到朋友。

朋友,自古以来,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人际关系中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因为在“朋友”这个总称呼下,它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朋友,其中,有亲如手足的朋友,也有貌合神离的朋友;有知心朋友,也有酒肉朋友;有患难与共的朋友,也有相互利用的朋友;有使你开心的朋友;也有令你伤心的朋友。百态人生,也就有百态朋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朋友;什么样的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好人交好朋友,有时好人也会遇上坏朋友,错交坏朋友,因为识人难,识友同样难。

朋友,在特定的人群中,在特定的环境中,往往会展现出特有的一种现象,比如,官场中,也有朋友,也交朋友,也讲“朋”和“友”,所不同的是,要比通常的那种“朋友”,显得更多的微妙,甚至是神秘莫测。官场之中,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官员,彼此同在一地,或同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为官,看起来,你我都是同事,也都是朋友,有的彼此之间甚至打得“火热”。不过官场上的朋友,妙就妙在既难识也难辨,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其实,官场上那种特有的“朋友现象”,折射出来的也就是一种特有的“官场现象”。例如,官员的每一次升迁,都会招来一批甚至一大批“朋友”,演绎成所谓的“门庭若市”,这些朝朝暮暮、来来往往的人,看起来都是“朋友”,其实充其量只不过是朋多友少而已,逢场作戏的多,真心实意、真情实感的少。

曾经身在官场、身临其境的我,当年也曾有人好心问我:“你的朋友知多少?”我也曾用心思考后深情地回答说:“现在我还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他进而又不解地问:“何时才能知道?”我又作进一步认真思考后对他说:“待到退休后,用‘世态炎凉’的尺子量一量,数一数,才会真正知道。”

在现实生活中,退休往往是一面“照友镜”,可以照见夕日的众多朋友,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退休,同时又是检测世相的一个“温度计”,可以衡量出人情之冷暖、世态之炎凉,孰冷孰热?孰真孰假?可以见分晓,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和感悟到。

退休后的日子里,有机会也有时间对我几十年中相遇相处的“朋友”,进行一番回忆和“盘点”。我的朋友,虽然不是成百上千,也不是晨星般的三三两两,仔细排了一下,真正的朋友,如今已成为“终身朋友”的,大体上有四种:第一种,是“童真朋友”。那是儿时,充满天真和童趣,一同玩耍,一同背着书包上学的小朋友,这种天真的友谊,一直保持到如今的古稀之年,还是那么的原真,还是那么的纯洁,没有世俗的尘埃,没有功利的色彩,从小顽童,一直相处到如今的老顽童。第二种,是“布衣朋友”。是在平民百姓中结交起来的“布衣之交”。例如,我在青年时结识的那位理发师傅,数十年的交往,情同手足,每到一起,亲切交谈,话家常,也论人生,彼此之间,是心与心的交流,无功利之言,也无巧语花言。第三种,是“风雨朋友”。是迎着人生风雨在工作中多年相处,积淀起深情厚谊的一位非常难得的真正朋友,完全远离官场上的潜规则,彼此互以人格牵手,穿行在人世风雨、官场风雨、政治风雨中,一路前行,彼此搀扶,互相帮助,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成为真正的朋友,阳光下的朋友。第四种,是“如水朋友”。也就是古人所言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式的朋友,我有幸结交了这样的“淡如水”的朋友,从来没有什么金钱、物质方面的往来,但友谊深厚,毫无低俗、市侩的气息,亦无政客、掮客之作风,彼此在“真水无香”的境界中,成为真正的朋友。

常言说得好:“不如意事常八九,知心朋友无二三。”人到退休后,特别是当过领导、做过官的人退休后,此时的朋友,已经不再是数不清,而是“了如指”。不过,此时的“了如指”朋友,却是很可贵的,对自己也是一种安慰,当你静下心来,用万千思绪,拂去往日的浮尘,撩起一个个面纱,就会由衷地感觉到此时的“了如指”朋友,是人世间真情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深情厚谊的凝结。别看退休后的朋友“了如指”,它确实是朋友的“汪洋大海”里,经过大浪淘沙,“淘”出来的真朋友,“炼”出来的金子般的友谊,使你倍感亲切,倍加珍惜。真正的朋友,友谊之树总是常青的、恒久的,因为,它没有功利色彩而见纯真,亦无势利之习而显淡泊,难怪有人曾作过这样的生动对比和描述,在职在位时,到处有朋友,到处是朋友,走在路上,一路朋友,回到家里,坐满朋友,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都是“朋友”。其实,世间上哪有这么多朋友,即便是圣贤,也不可能,也不需要有这么多的朋友,透过一层层、一个个面纱,不难发现其中的许多人,充其量,只不过是带着自己的不可告人目的来与你“交友”的匆匆过客。这些人大都是一群见风使舵的势利小人。这些人不但喜欢跑“门庭若市”之“门”,而且还吹着“喇叭”上门,满嘴奉承话,拍着“马屁”上门,颇见“马屁功”。不过,当你去职离位退休之后,这些人立马又去另攀高门,马不停蹄地又去转拍他人。这样的人,既不是“朋”,也不是“友”,从来就不是什么真正的朋友,而是借交朋友之名,乘交朋友之机,在“朋友”的逢场作戏中,投机取巧捞取资本,谋取私利。

“朋友知多少?退休后方知道。”这句普普通通的话语,道出了一种世俗现象,也是一种人生感悟,是对“朋友”这个人人都会遇到的人生课题的一种诠释,它在默默地告诫世人: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但是,几十年的人生,最终结交而成为自己的真正朋友,往往并不多;人的一生中,会有许许多多的朋友,会有各种各样的朋友,但是,百态人生,总是有百态朋友,相伴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个朋友一种神态,一个朋友一种心态;几十年的时光,几十年的交往,到头来,“知心朋友无二三”,这已经被古往今来的历史所证明,这已成为无数先人们的同感,正因为如此,“朋友知多少”便成为许多人人生中的一道“数学难题”,使许许多多的人因解不开搞不清而困扰一生。“朋友”这两个字看起来简单,听起来平常,可是它深刻的内涵,令许许多多的人似懂非懂。就如同人生的百态,很难读懂百态的人生,同样是很难读懂的朋友百态,会使你很难辨别百态的朋友。交友是人生一乐,更是一门学问。交友是处人,也是在做人。人的一生朋友不可少,但是真正的朋友并不多,也不会多。

猜你喜欢

  • 中奖

    春节将至,在外读研的儿子回家同爸妈过年。爸出门置办年货,妈为一家人操劳午饭。“铃铃铃……”爸那老旧的手机铃声响起,原来他忘记带了。见妈正忙着做饭,儿子不情愿地当下手中正玩的手机,帮爸把手机接起来,谁知他刚听了一两句的时间,便挂了手机,随手放

  • 我们生活在梦想的底层,不曾拥有,也未曾失去。在这个不着边际的世界里,想要极力突破生活的桎梏,可渐渐的,被残酷这个盗徒绊住了脚,迷失了方向。后来啊,竟然也产生了一丝安逸。乌云在这片天空播下寂静的种子,仿佛要把它那囤积了千年的愤怒肆意宣泄在这无

  • 竞选乡长

    双桥乡因乡长退居二线,留下一个主职空缺。这个缺位的首选者当然是常务副乡长麦得谱。麦(没)得谱最有谱,他的竞选优势是明摆着的:本地人,大家都熟悉他;年富力强,办事有魄力。更主要的是他已经在“常务”副乡长这个位置一年多了,人家猜测,一定是组织上

  • 安安福翻本儿

    安安福,那时候家在当当镇的一个名叫云雾滩的小村庄,住的是瓦屋,并不是有钱的人家,挣的钱,也仅够勉强维持生活罢了。他有一个哥哥,已结婚生子;两个姐姐,均已出嫁。他是超生的。其实,他的母亲嫒梓根本不想再生,可他的父亲清曾认为,在农村怎么样至少都

  • 捶衣棒搓衣板

    乡村的早晨,除了自然风光,就要数炊烟最好看;除了动物的声音,就是捶衣棒发出的声音。我们的村庄几乎都有一个池塘,几乎都在庄子门口,几乎都是池塘南面树木茂密,树木几乎都是柳树,它们依水而生,枝条多倾向水中,水边间断地会有芦苇、蒿草、臭蒲之类,算

  • 老人夜话

    油房院子又叫藤子院子也叫张家花园。迄今院子依旧,还住着一位民国10年出生,精神矍铄的老人李栋成。一勾新月挂树梢,老人端把椅子坐在院坝,悠闲喝他的酸枣泡开水。小伙们常围坐老人周围,听他讲院子故事。“那些兵哥哥住在院子里是干啥的,在院子里住了好

  • 韩韶与嘶马河的传说

    韩韶:字仲黄,颖川舞阳(今河南省)人,东汉恒帝时出仕。任郡吏,有政绩,继而被征入司徒府。他公正廉明,尽心民事,视民苦如在己身,政绩卓著。汉永寿二年(公元156年),泰山贼公孙举率流寇数千骚扰嬴县,守令因不能拒敌安民,多受制裁,朝廷命尚书府从

  • 毒药

    十年之前我来过这里旅游,十年之后的今天我故地重游。我租了套钓具打算到码头去钓钓鱼,十年之前我在这里的码头遇到了一位朋友,说是朋友其实有点过了,不过是谈了一次印象比较深刻的对话的人而已。“先生,你需要的东西都好了,请问还需要点别的什么吗?”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