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母亲

母亲

收录日期:2025-08-08 04:55:31  热度:8℃

我的母亲,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自记事起,母亲就从未有过任何休息;从来都是忙忙碌碌,为了一家人的吃饱穿暖,也为了儿时的我的成长。

49年前,在那个青黄不接的时代,母亲便开始挑起了生存的担子,为了几个弟弟能吃上一口;跟着她的父母,过着做一工,算一分的日子。即使到了上学的年龄,也要背着背篓在私塾读完课后,割上满满的一背篓草回家。而这也仅仅只有15天!因为她的父母始终觉得女儿长大后也是嫁人,学那么多有何用。为此,38年后,她的父母说,这一辈子最亏欠的就是她的女儿…

关于母亲的成长,从小至大都是她讲给我,我也才在她的记忆力,慢慢的刻画出了她的那些片段;艰困、饥饿与排挤。母亲是一个老实而本分的人,这生勤俭、吃苦也未与他人争名夺利,与谁都和气。

母亲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的哥哥与她同一个父亲,母亲出生后不久,她的生父亲便去世了;后来的养父与她母亲在一起时,又生下了4个弟弟。而幼时的母亲,还不太会做工时,便被她的父母安排她和她唯一的亲哥哥在家里做饭、整理,带着弟弟。那个时候粮食就是一种奢侈品,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好的净米白面,平时都是吃些红薯稀饭,米都极少极少的那种。面条也只是有客人来时才吃得上一碗。干饭炒菜?根本就很难吃到!在那个时代,母亲也不乏会偷吃,煮一碗稀稀的白水面,都是偷偷的一个人吃,他的父亲来时,吓得把面往“锅洞”里藏,这事直到现在她也没有跟她的父母亲说过。甚至偷吃了大半“葫芦瓢”的花生被她的父亲狠狠的打了一顿。

稍长后的母亲,便开始和生产队里的姐妹一起,做工,放牛,割草;甚至当过民兵,至今也能见着他结婚前唯一的那种穿着绿军装的照片,她受尽了那个时候应该受的苦;直到现在…

母亲讲:在媒妁之言的时代,她也不晓得为什么,当媒人说起这段姻缘时,她都没有反对便欣然同意了。于是她,便成了我的,母亲!那一年她22岁。

姐姐的出生,为家庭惹来许多非议。说什么“他们家只能生女娃,不能生男娃”等等,家庭为了争一口气,5年后又生了我。而姐姐在我刚满周岁时便生病去世了。丧女之痛的母亲后来没有为家里再添一丁。我的出生也为我逐渐的了解了母亲的这一生!

出生后不久,母亲和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带着我四处寻医。也直到姐姐也病逝的那一年。据母亲讲:自姐姐去世后,家里一直很困难。我也记得小时候没有鞋穿,还是幺爹打渔卖了钱,为我买了一双凉鞋。那清苦的日子,我现在回想起来,眼睛总是会一阵酸疼。

为了生计,母亲贩过萝卜,卖过红橘,都是自己用背篓从这个乡,走路,然后再到那个乡;就连她的长发也卖过几回,只为让我们一家人能吃到肉。生活的压力,也因此让我从小挨了不少的打。母亲受了气也从不跟人说,只要如此,我便是她的出气筒。我做一点点错事,便少不了他的鞭打。我现在还笑着跟她说,要不是当年你对我的严厉鞭打,可能我已经在牢里度过了。

6年前,她的母亲去世了,她也就慢慢变老了,一年年,黑色的头发越来越少,脸上开始布满了皱纹。每回家看到她时,心里多了许多愧疚与伤痛。那些少时的记忆也渐渐的浮现在我脑里,越来越多。而且是那样清晰。

花非一年花,物复旧时物。曾经那样旧时美好的时光,如今只能靠自己的大脑去回忆,那一片片的温情,如今也是默化为心里的泪,掩盖那些不愿说出来的故事。母亲,还有来生,我愿意继续做你的儿子。只为你……

猜你喜欢

  • 失传的玫瑰红

    这一年,元南宣城一带出了个名叫卜天雕的飞贼,他武功高强,杀人放火,采花睡柳,几乎无恶不作。每次作案后,他都要在墙壁上画一个白骷髅头,江湖上人称骷髅盗。骷髅盗曾拜一西域异人为师,练就了一口混元真气,他能随易改变自己的体行和容貌。官府虽然多次张

  • 哑童巧计除盗贼

    山里山,湾里湾,童家湾的一个山坡上有两间茅草房,草房里住着哑母与小童童。那一年,童童爹过世时,童童还在襁褓中。哑母带着他,春天上山采野果,秋天上山挖草药,苦的日子捱着过。眼看着童童长到八岁整,哑母把他领到学校里,可童童除了像哑母一样会哇哇叫

  • 呼仙惩恶僧

    在聊城堠堌镇西边,过去有座很大的寺院。不料在香火鼎盛之时,突遭一场大火,这寺院竟顿时成了一片废墟。寺内的和尚各奔了前程,唯有守门僧悟常恋此故地,住进了镇东关天齐庙内。不久,有个姓呼的老人,带着子孙来到这寺院废墟上,用破砖烂瓦,建起一座陋室,

  • 补鞋匠巧做驸马公

    相传,宋朝时候,真宗皇帝的三公主年方一十八岁,出落得体态轻盈,姿容妙嫚,举止间百媚横生,一身冰肌玉骨,恰似广寒宫里嫦娥降世临凡一般。只因三月三日出外游春,回来之后就象中了什么似的,郁闷成疾,饮食不进。不几日闹得公主面黄肌瘦,形影单薄。皇上惜

  • 无敌竹筷

    清朝戊戌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荆州城里有个被称为“飞刀王”的年轻人,叫张雷明。他二十出头、浓眉大眼、有一手“掷飞刀”的看家本领。他的飞刀长约三寸、宽约一寸,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的飞刀没有柄、两头尖利无比,平时用特制的皮袋装着。自从他出道以来,

  • 姻缘天定

    明朝万历年间,浙西崎岖的山路上有个清瘦的年轻人独自匆匆而行。他叫王匀,是上京赶考的书生。他走得额上冒汗,眉宇间却闪着自信的神色。出门前他的父亲——私塾先生王用对他叮咛:“好好考吧,中了榜光宗耀祖,再说这门亲事也能定下了。”王匀知道老父的心思

  • 酒宝

    康熙年间,东北有一个小镇叫休佳集。镇虽不大,可却是入关的必经之地,商贾云集,店铺密布,每日里车水马龙,十分繁华。小镇东头儿有一家烧锅坊,老板叫王久盛。这王久盛祖孙三代以酿酒为生,到他这一代酿出的酒味道越来越好,所以生意不错。这生意一好,酒的

  • 义胆神偷

    阿贵出生在二十年代的浙南山区。他出生后不久,父母便相继去世,年幼的阿贵和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不久,阿贵的爷爷也不幸去世,阿贵只好随着同村的流浪汉背井离乡出远门讨生活去了。十几年间,没有人知道阿贵出门做了些什么。根据外面回来的人说,阿贵发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