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别请我吃饭,躲的就是你

别请我吃饭,躲的就是你

收录日期:2025-08-07 23:50:50  热度:9℃

在祖国的各大菜系中,我最怵的就是粤菜。出了名以后,经常被奉若上宾,饭局不断,且多是粤菜的局。在北方,粤菜被公认是最铺张的,稍不留神就中了埋伏,光是一人喝一盅汤就比叫满一桌子的川菜贵,刀刀见血,做东的人不带上万儿八千的,看菜牌的时候就得把第一页翻过去,直接从第二页点菜。正因为如此,也就凸现出宴客的体面。

北京吃粤菜最负盛名的酒楼叫“顺峰”,10年前兴起,贵客一直如云,有头有脸的天一擦黑全在那里聚齐儿。据说头一拨腋下夹着包,一手拿“大哥大”,一手拿车钥匙的座上客,现在已经大部分折进了大狱,每天以白菜汤咸菜窝头度日了,但“顺峰”的粤菜,却依然是新贵们宴客的首选,潮起潮落高朋满座。吃粤菜的特点是,开饭前先请来宾围着鱼缸笼子一通端详,分别指出自己心仪的活物,接着就有一批生猛海鲜英勇就义。处决的方式也是十分残忍,龙虾通常是被活着凌迟,肉都吃完了,头上的须子还疼得直打哆嗦。蛇一般会当众剪掉脑袋,挤出血和胆献给主宾。虾的下场有几种:赶上喜欢白灼的算它们上辈子积了德;但大多数会被扔到烧红了的石头上煎熬,美其名曰“桑拿虾”;更有惨无人道的是活着用酒麻翻,生吞活咽,席间常能听到“咝咝”的叫声,那是活虾发出的呻吟。

原来我一直认为汉族善良儒雅,粤菜的风靡,令我发现,这个民族也很残忍,对弱小动物犯下的罪行也是惨绝人寰,令人发指。菩萨若是为此惩罚汉族,我申请对我网开一面,因为我不吃肉,也不怎么吃海鲜,尤其是不吃活物。

凡属这类饭局,我能推则推,能不去就不去。实在是盛情难却的,就先在家吃饱了再去赴宴。席间我也是能躲就躲,能闪就闪,躲闪不过,又不想让别人扫兴,就象征性地夹两筷子放到自己面前的盘子里跟着瞎比画,别人一让我吃菜,我就端酒杯,掩护自己蒙混过关。近来因为心脏不好,酒也不能喝了,赶上粤菜的局,就只能拿话搪塞,让我吃菜,我就讲笑话飞段子,分散别人的注意力。弄得我,每次赴宴之前必得搜肠刮肚冥思苦想,段子不够用了,就说报纸上的新闻,说广州的夜总会发放安全套,是不是鼓励性解放。说姚明现在值多少钱。说好莱坞的各种逸事。连传谣带造谣,凡是能引开别人注意力的手段全都施展出来。

这种时候最怕有心人,一眼识破我的伎俩,出于好心一再追问:鲍鱼不吃吃鱼翅吗?鱼翅不吃吃蟹吗?蟹不吃吃虾吗?虾不吃吃乳猪吗?乳猪不吃吃蛇吗?蛇不吃吃扇贝吗?贝不吃吃白鳝吗?鳝不吃吃牛柳吗?你他妈到底能吃什么?你怎么那么事妈呀?

这种情况时有发生,逢此情景,我只能实话实说:你们要是真疼我,就给我点一道西红柿炒鸡蛋,口重点别放太多的糖就行。要是你们心里还过意不去,觉得亏了我的嘴,就干脆把那些奇珍异馔折成现钱直接给我也行。我太太徐帆如果在座,她会挑几个蒜瓣、葱段,舀两勺酱油汤,放在米饭里拌吧拌吧递给我,同时对大家说:你们吃你们的,别理他,他这人特别拧巴。

长期熬夜养成吃消夜的习惯。消夜很简单,开水泡饭就剩菜。尤其喜欢吃剩菜里的葱段蒜瓣,入味,香。餐后喝一杯柠檬水漱口,点一支烟回味,美。自幼家境不富裕,菜咸下饭,因此养成口重的习惯,最怕友人款待粤菜,穷人家的孩子发了财也学不会享福。拍的电影也重实惠。

猜你喜欢

  • “生死”一个月

    1 这年11月,我凭着名牌大学的文凭进入一家化工企业的品检部工作,试用期三个月。令人艳羡的白领,一个看起来相对广阔的发展前景,加上每年一次的免费培训机会,我真的希望能一辈子留在这里。 品检部的王经理是公司元老级人物,其他四名员工都是分析专业

  • “低就”成全“高成”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接到一封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的信。信中说,我是一名大学毕业生,想到美国西部当一名新闻记者,无奈人地生疏,请马克•吐温先生帮忙,替我推荐一份工作。马克•吐温回信

  • 决定成败的人

    我的名字叫金立买,现在是一家软件公司的销售员。你有理由相信,我会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销售员。 我的营销导师告诉我,为什么大多数的销售员总是默默无闻,不是他们不努力,只是他们始终不知道销售有秘诀。 我的导师还说,要想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一

  • 先别忙着跑

    考进新单位,我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忙。 我从事的是会计工作,记账、理账、订账,其间还不断接待来人,或与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联系。每天早早上班,迟迟下班,忙得像个陀螺,仍觉得活儿还没做完。 不过,虽然忙碌,却感到充实,我有自慰自解的哲学:因为忙碌

  • 帮人“去痘”

    许军从部队复员回来后,找了一份在物流公司当保安的工作。 公司管吃管住,每个月工资800元。许军到宿舍的第一天,就感觉不舒服,因为宿舍里很乱很脏,瓜子壳到处都是,墙角里堆满了啤酒和白酒瓶子。床铺也都不叠,散发着一股霉味。桌子上根本就没有烟灰缸

  • 迟到的简历

    那天是星期一,第二天报纸就要出版了,社里忙得很,所以当主编接到那个女孩儿的电话时,心里有些不耐烦。 女孩儿的声音非常轻柔,她说:“请问贵报正在招聘记者吗?” 两周前报上的确刊登了招聘启事,社里急需人手,不过现在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新招的一批

  • 不要害怕改变

    这是一个会计的故事。 韩颖离开工作了9年的海洋石油总公司,丢掉铁饭碗,正式加入了惠普(中国)公司,在财务部工作。那年,她已经34岁,面对异议,她说:人生什么时候改变都不会晚。 一进惠普公司,韩颖就来了一次大动作。 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员

  • 跳槽噩运

    自从结识穆苏,张磊就和跳槽结了缘。 三年前张磊大学毕业,在一家小公司工作。一次,公司领导请朋友吃饭,带上酒量不俗的张磊“保驾护航”,张磊遭遇了同样酒量惊人的穆苏。两人你来我往,竟喝出了“英雄惜英雄”般的好感。 几天后,穆苏打电话给张磊,直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