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玩”成中国最年轻教授

“玩”成中国最年轻教授

收录日期:2025-08-08 04:30:25  热度:9℃

读高中时“不务正业”

刘路出生在辽宁大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国有企业后勤部门的员工,母亲在一家工厂工作。由于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平时很少辅导他做功课。

2005年夏天,刘路考入大连育明高中。在这所优秀学生扎堆的学校里,刘路在600多名新生中排名500多位。后来,他的名字常常在班级成绩单的两端出现,好的时候能排十几名,差的时候倒数七八名。当时,刘路的数学成绩不是很突出,文科也比较薄弱,尤其是书写表达能力不强,总分总是不稳定。

刘路的爸爸说,高中3年,刘路把大量时间用来学数学,其中有很多都是高考不考的内容,他和妻子觉得这有点儿不务正业,为此没少上火。但儿子兴趣盎然,依然故我,他们也拿他没办法。

2008年参加高考时,因为喜欢数学,刘路在填报志愿时从一本到三本,全部填报了数学专业。高考后的那些日子,看电影成了他的放松方式之一。每看完一部电影,他都会在QQ空间日志里写下中肯的评价,俨然一位职业影评人。没多久,邮递员就送来了好消息,刘路被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录取。这让他的父母在惊喜之余,为贪玩的儿子大大松了一口气。

刘路的高中数学老师宫福婧说:“估分时,刘路估的是600多分,但实际考了575分,在全校的高考生中仅处于中游水平。刘路的表达能力远不如他的思考能力。这一点从每一次考试的卷子上都能体现出来。比如他能把题做对,得出正确结果,却总是把步骤省略,跳跃性很强。往往别的同学需要好几步推算得出的结果,他一步就到位了。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高考分数。”

也许是个性有些叛逆的缘故,刘路是应试教育的抵触者,向来对分数不屑一顾。高二刚开学时,他甚至一度故意不完成作业而令老师头疼不已。他的理由是:写作业没有用,还不如用那些时间研究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一次自习课上,老师发现刘路在偷看一本厚厚的书,以为是小说,走近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竟然是本大学高等数学教材。在老师的询问下,刘路这才说出他已经自学完成了所有高中数学课程,开始研习大学数学。

破解“西塔潘猜想”

进入中南大学后,刘路仍然玩兴十足,乒乓球、羽毛球几乎玩到专业水准。高兴时,他会为了给沙鸥拍照而不顾双腿陷入湘江边的泥潭中;失落时,他会拿着长沙地图走到城市的最北边去看风景,甚至还偶尔尝试一下露宿街头的滋味。但不管怎样,他对数学的痴爱仍一如既往。他觉得“玩”数学比打游戏还有趣、过瘾。

上大二时,他开始自学数理逻辑,被同学形容为“身上充满快乐细胞的学术男”。那段时间,他要么去图书馆看书,要么上网下载资料,很少像有的学友那样疯狂玩游戏。他经常会因思考一个数学问题而不按时吃饭、睡觉。他说:“我的那种状态不是因为被烦恼所困,而是因为太兴奋,我喜欢不断给自己找新的挑战。这大概和玩《魔兽世界》游戏升级差不多!”

刘路学的虽然是应用数学专业,但他酷爱数理逻辑,这也是他对“西塔潘猜想”非常感兴趣的原因。他当时并没有专门去研究,而是将这个问题印在了心里。2010年10月的一天,在一次偶然的学习中,刘路突然惊奇地发现,可以用别的理论来证明这个猜想。得出肯定结论后,他开始连夜下手,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终于将这一证明写了出来,并投给了数理逻辑国际权威刊物——《符号逻辑》杂志。

当时,对方的态度很冷淡,仅回复说“收到了”。在这个高手如云的领域里,他们从来就没听说过这位中国年轻人的名字。当刘路的论证被有关专家确认为正确后,对方才大吃一惊。《符号逻辑》杂志的主编还专门给刘路写了一封内容很长又热情洋溢的信。他在信里这样写道:“过去我和其他许多人一直对这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但均未取得成功。这个问题最终被解决,我非常高兴。尤其是你的证明是如此的优美,请接受我对这个精彩成就的祝贺!”

“西塔潘猜想”被破解,迅速震动了世界数学界。刘路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海内外科学家的认可。尤其是当人们得知困扰各国科学家20多年的难题竟被一位中国大三的学生轻松搞定时,纷纷惊叹:“太神奇了,这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西塔潘猜想”到底是什么级别的数学命题呢?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采访刘路前特意向数学界人士请教。专家比喻,如果说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属于世界杯冠军的话,刘路所完成的猜想大约相当于联赛冠军,或者说比联赛冠军还要高一点儿。这绝对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对于外界对他“数学天才”的赞誉,刘路并不认同。他说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特长,这要看在哪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只不过在数理逻辑方面有一定天赋,仅此而已。

2011年10月,中南大学又特批刘路硕博连读,并为其量身打造了培养方案,还将其作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进入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刘路认为真正的会玩,是“玩”里有思维、探究、投入与行动技能。一个人如果不会玩,创造性就基本处在低级状态。他欣赏“玩似的专业”,看起来没花太多时间,但跳出了固定的模式做事情,不仅能增加见识,还能用比别人更少的时间、更新的方法、更有意思的模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刘路还真是玩有所获。比如看《变形金刚》,让他玩成了机器人设计高手;看电视剧《暗算》,他能从中悟出数学与密码的一大堆紧密关系。

对于学校的鼓励和厚爱,刘路很感激。他说:“无论别人怎么看,我还是会坚持对数学的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谈到自己的目标时,刘路说,他觉得自己还年轻,要加强学习,到国外去“修行”一段时间。数学挖掘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他希望能在这一领域做出大成绩来。

或许人们有一个共同的担心:刘路的路能走多远?在给学弟学妹的寄语中,刘路作了很好的回答:人生好比一道数学题,外在环境只能影响你的速度,或牵引加速,或阻碍减速,决定最后终点的人只有你自己!

猜你喜欢

  • 乌鸦

    朋友提醒我,乌鸦不止是益鸟,在积累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土壤中,乌鸦还贡献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词汇:反哺。 何谓反哺?自然界中鸟妈妈含辛茹苦哺育雏鸟是天经地义的事,雏鸟长大,学会了飞,便一只接一只离开母鸟。 就像我家厅前树梢上的那个鸟巢,眼看鸟妈妈

  • 知与不知

    人们习惯于以是否掌握知识作为知与不知的界限,其实这样看问题是片面的。 古希腊有个青年认为自己比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还聪明,到处炫耀自己的学问。有一天,苏格拉底问他一个问题:“世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青年不假思索地回答:“鸡是从蛋里面孵化出来

  • 一切皆有转机

    先讲两个人的故事。 宋朝的吕蒙正,穷得连锅也揭不开。有一次,他三天没有吃过一顿饱饭,饿得头晕眼花。在一座桥上,他赊得了一只瓜,早已饥渴难耐的他,踉踉跄跄跑到桥栏边,想把瓜磕开,好赶紧填饱肚子。然而,他一失手,瓜掉在了桥下。就这样,一只瓜,他

  • 狮子与驴的博弈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村庄有两个猎人。两个猎人一起出去打猎,才能猎获一只鹿。如果一个猎人单兵作战,只能打到四只兔子。 从填饱肚子的角度来说,四只兔子能保证一个人四天不挨饿,而一只鹿却差不多能让两个人吃上十天。这样,两个人的行为

  • 落瓜转运

    宋朝有个秀才,叫吕蒙正,家道艰难,穷得连锅也揭不开。有一次,他三天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直饿得头昏眼花。终于,在一座桥上,他馀得了一只瓜,早已饥渴难耐的他,踉踉跄跄跑到桥栏边,想把瓜磕开,好赶紧填饱肚子。然而,倒霉的是,他一失手,瓜掉在了桥下,

  • 极乐鸟

    印度尼西亚有一种极乐鸟,雄鸟在求爱时,往往几十只聚集在密林深处的高枝上,展开美丽的翅膀,或翩翩起舞,或引颈高唱,以此来吸引雌鸟,场面十分壮美。 摄影师颂帕很想拍下这一场面,但由于在密林深处,这种场面很难抓拍。于是,他做了一个巨大的网罩,将一

  • 医生的故事

    一 吃饭的时候,遇上一位医生,又红又专还会讲故事。 他当年援疆,刚去就遇上个棘手事,当地一个很有威望的老人重病,已经昏迷了,大口呼吸,肌肉痉挛。 当地什么医疗条件都没有,开胸,上呼吸机,都不可能。 他两手空空,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说找张报纸

  • 知足

    有一个天使,送信的时候在人间睡着了。醒来后,他发现翅膀被偷走了。没有翅膀的天使,能力比普通人还要小。他又冷又饿,来到一家门口。 “我是天使,请把门打开。” 这家人打开门,看天使被雨淋了,衣服皱巴巴的,问:“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天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