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错出的姻缘

错出的姻缘

收录日期:2025-08-08 01:46:50  热度:12℃

我把自行车放进车棚,便往家走。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房里电话铃声响个不停。“一定是来自德里妈妈的电话!”我想。我赶紧开门去接电话。

由于不习惯用手机,妈妈从来不打我的手机。通常,她只是周日才给我打电话。可今天刚周五,会是什么原因让她这时打电话呢?

“斯瓦蒂,你好吗?”电话中,妈妈一如既往关心地问道,但嗓子听起来有点沙哑。

“我一切都好,妈妈。”我一边与她说话,一边打开冰箱,倒了一杯我最喜欢喝的橘汁。

“斯瓦蒂,帮我一个忙。苏玛阿姨给我送来一张今天晚上的请柬,她侄子今天晚上举行婚礼。当我表示不能前往时,她坚持让你去参加。你就替我去出席一下吧。苏玛阿姨也去,你不会遇到什么问题的。”妈妈像往常一样委婉地向我施压。

“可妈妈……”

“请一定去,斯瓦蒂。你到晨奈后,是苏玛阿姨帮你找到了新的工作,可不要说不去。你记一下婚礼的地址,就在考亚姆拜德市场附近的尼赫鲁大街上,举行婚礼的地方叫玫瑰园。另外……”她转换到另一个话题。

我对妈妈是非常了解的,凡是她吩咐的事情,只能服从,不能拒绝。

我从花店买了一束花,准备送给新娘新郎。我不想骑自行车去,因为路上的污染会把我喜欢的黑色薄绸纱丽弄脏。在与出租车司机讨价还价之后,司机同意200卢比把我从住地送到考亚姆拜德市场。

很快,我们就到达考亚姆拜德市场,司机问我婚礼的具体地址。我说在尼赫鲁大街的玫瑰园。由于那条街上有很多婚礼场所,要找到我要出席的玫瑰园并不容易。

就在我不知所措时,出租车司机问我新娘新郎叫什么名字。他说只要知道他们的名字,就可以很容易地从门口的装饰板上找到。可我太傻了,我连新娘新郎的名字都不知道!

我让司机向附近的店主打听打听。于是,司机在一家药店前把车停下,询问了一下店主。他回到车上说:“就在附近了。”他一直把我拉到婚礼现场。

我拿上花束走进婚礼大厅。我在灯火辉煌和装饰华丽的大厅里寻找着苏玛阿姨。当我怎么找也没找到她时,我开始有点紧张和不安。我先找了一把椅子坐下。婚礼很快就要开始了,我却一直没有看到苏玛阿姨,我决定打她的手机。可我发现我的手机里没有她的号码。我心里暗暗责怪起妈妈,都是她让我如此尴尬。我看了看手表,已经快8:30了。最后,我冒昧地加入到祝贺新娘新郎的队伍。我将向新娘新郎介绍我是苏玛阿姨的朋友。

在我走上台阶时,不小心把花束掉在了地上。

“给你。”一位年轻小伙捡起花束递给我,犹如向心上人求婚。只见小伙个头高高,英俊帅气。

就在我抬头看他时,他问:“你是加雅的朋友吗?”

“不是,实际上我是来自新郎一方。苏玛阿姨是我们家的朋友。”我说出苏玛阿姨的名字,是希望能从年轻小伙那儿得到认可。

“哦,是这样啊,你可以去向新娘新郎打招呼,并在这里用餐。”他有礼貌地对我说。

我糊里糊涂地随着年轻小伙来到新娘新郎跟前。

当我提起苏玛阿姨的名字时,新郎一副茫然的表情,让我很是不知所措。

婚礼快要结束时,年轻小伙主动与我搭讪:“亲爱的姑娘,待会儿我们一起走吧。我叫兰剑。”他自我介绍说,并主动向我伸出他的手。

我告诉了他我的名字,并与他握手。

“好甜的一个名字。”他看着我的眼睛笑着说。

让我惊奇的是,接下来的15分钟,我们在一起聊得很热烈,好像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从聊天中得知,原来我们彼此住得很近。当他提出捎我回家时,我欣然同意。

“斯瓦蒂,你是怎么认识普拉卡什的?”路上,他突然问我。

“普拉卡什……谁是普拉卡什?”我问道。

“就是今晚的新郎啊。”他说。

“哦!他是苏玛阿姨哥哥的儿子。”突然我想起,我还一直没见到苏玛阿姨呢。

就在我们快要到达我所住的小区时,我引导他来到我住的楼房。“到了,就这里,紧挨黄门的那家就是我家。”我用手给他指了指说。

“介意去我家坐坐吗?喝杯咖啡再走好吗?”我问道。

“不麻烦了,告诉我你的手机号码,我改日再来。但我想告诉你,我是普拉卡什的弟弟。我们的爸爸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儿子。我们不知道‘苏玛阿姨’。”

“什么?”我很是吃惊。

“我想你一定是进错了婚礼现场。”他笑着说。

“那不是玫瑰园吗?”我几乎叫道。

“不是,那是牡丹园。”

“真糟糕!”我红着脸说。

“没关系,我相信我们是有缘的。”

说着,他拿出一束漂亮的花(一定是他从婚礼服务台拿的),向我求婚,“斯瓦蒂,如果你接受这束花,我们就可以一起庆祝明天的情人节了,我感觉我们是最般配的一对。”

面对小伙的突然求婚,我的心怦怦直跳,似乎周身都在涌动着暖暖的爱流。

猜你喜欢

  • 世上所有的坚持都是因为热爱

    上个月,朋友跟一个大佬级别的经纪人吃饭,把我顺道捎上了。刚一落座。那个大佬就讲起前段时间去美国旅行的经历,劝我们好好打拼,争取今后能到那个自由的国度去看看。聊了一会儿见他的朋友还没到,就斟满茶水,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阿Ken是个香港人。因为

  • 红领巾和手电筒

    六十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叫《红领巾和手电筒》,讲诉了小学生雷进明急中生智救火车的故事,非常感人。然而,您知道吗?课本里这个红领巾和手电筒的故事,就发生在现在的葫芦岛地区。那还是一九三五年四月下旬的一天,杨家杖子矿务局子弟小学六年

  • 让别人的嘲笑见鬼去吧

    伯恩斯原来是一个优秀的油漆匠,他现在已经80岁了。在布莱顿这座英国的东部小城里,到处都留有伯恩斯的油漆作品,有教堂的外墙,有公园的栅栏,有无数路灯以及无以计数的家具……伯恩斯是在孙子卡迪尔出生的那一年退休的。从那以后,他就成天呆在家里,陪着

  • 让小火柴升值9000倍

    1982年,23岁的英国青年马赫在家乡爱丁堡西西安小镇上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一家小型火柴厂。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马赫将父亲留给他唯一的遗产——一栋上下两层的旧楼房卖了,用卖房款做了新厂房。再把新厂房抵押给当地银行,贷出8万英镑,作为火柴厂的

  • 你到底有多棒

    2013年10月9日,威尔迪搭乘好友艾瑞克的小飞机去看望远方正在热恋中的女友。登上飞机的那一刻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走进的将是一段永生难忘的记忆。那天傍晚,威尔迪和艾瑞克谈笑风生地走进机舱后,飞机在艾瑞克的控制下升上了天空。紧接着,威尔迪看

  • 偶然可以有,但绝非全是偶然

    美国前总统约翰逊的人生履历中曾经遭遇过几次偶然事件。一次是在逃学过程中偶然遇到了无人认领的自行车的拍卖会。第一辆自行车竞拍开始,站在前面的约翰逊叫价:“两美元。”叫价持续下去,拍卖员看了一眼这个小男孩儿,他没继续应价。接下来,几辆车都拍出去

  • 为一只萤火虫让路

    虽然已经收到了一所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他还是选择了南下打工,他知道,贫穷的家已经无法再供养第二个大学生了。在哥哥上大学的这两年里,他亲眼看到五十出头的父母变得头发花白,腰背佝偻,家中的二亩薄田无法支撑哥哥在城市生活半载的费用,父母虽然打

  • 化蛹成蝶

    她出身农村,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之后成功留校任教,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大学教师。在家乡人眼里,这无异于化蛹成蝶,足以光宗耀祖。对她个人而言,这份工作也足够体面和舒适,少有压力又轻松自在。然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仅仅过了一年,她就辞职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