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吴家学堂为谁开

吴家学堂为谁开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0:47  热度:10℃

宋朝年间,民间办私塾的风气很是流行。吴伯达是开封有名的富贾,吐口唾沫是颗钉,多年经商经验让他悟得读书的重要性,于是花钱盖了几大间房屋,置办了学习用具,办起了吴家族塾,让吴姓孩子进来接受教育。

吴伯达请的是一位叫赵知三的老先生,赵知三留着白胡子,精神健旺,他虽然嗓子有些沙哑,但吟诗作赋绝不含糊,深得吴伯达的喜爱。吴伯达送给赵知三一把戒尺,笑着说:“农夫下锄用力,先生教学用神。这把戒尺是教训孩子的,如果他们不听话,你就严惩不贷,不要误了他们的前程。”

赵知三微微一笑:“我会尽全力教孩子们读书,请您放心。”

族塾开学的前几天,孩子们还很认真听讲,规规矩矩、有模有样。后来,孩子们爱玩爱闹的天性暴露出来了,课堂上干什么的都有,有的东张西望,有的低头看蝼蚁,有的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有的挤眉弄眼、装神弄鬼。

赵知三见状,心平气和地说:“你们吴家有德有钱,费了这么大力气就是想让你们识文断字,你们认识了字,长大后才能拨得算盘、做得买卖,不然就是个睁眼瞎,什么都做不了。”学生们调皮,当他的话是耳边风,赵知三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讲课。

那一天,吴伯达偶然经过学堂,听见屋里“叽叽喳喳”炸了锅,进来一看,见十几个孩子干啥的都有。吴伯达顿时气得脸色铁青,抓起讲台上的戒尺,“啪啪啪”,每人手上都打了几尺子,还没打到一半,只听“啪嗒”一声,尺子断了,吴伯达黑着脸对赵知三说:“费唾沫不如费尺子,以后他们再不听话,你就给我往死里打!”

吴伯达吩咐仆人跟他去拿戒尺,仆人拿来了十把戒尺,并留下吴伯达的话:孩子不好好念书,就往死里打,否则就要辞退先生,另择良师!

吴伯达杀鸡儆猴在先,学生们都收敛了,上课时不敢嬉闹,赵知三倒省了心。

有一天,吴伯达悄悄站在学堂外,暗里观察赵知三的教书情况。

这天,赵知三的教书内容是篇长长的古文,学生们听久了耐不住,四下里开始蠢蠢欲动。赵知三一直把头埋在书卷后头自顾自讲课,一点没察觉。吴伯达在学堂外看了,心里直痒痒。

突然,有个学生举手打断了赵知三的讲课,问道:“先生,这句词是什么意思呀?”

这真是新鲜事,赵知三在族塾教书以来,还没有学生主动跟他提过问题呢。赵知三问是哪一句,学生说不清,只是唤他过去看。赵知三起身走过去,挨近了看,没想到那个顽皮的学生突然间对着赵知三大吹了一口气,满满一手的辣椒粉吹进赵知三鼻子里,赵知三忍不住连打了好几个喷嚏,赶紧用手捂着嘴,回到讲台前。他刚坐下,就抬头望见了学堂外的吴伯达。吴伯达直盯着他,好像就在看着他下一步要怎么办。

赵知三倒是没想要惩罚那个恶作剧的学生,但被吴伯达盯着,他知道是混不过去了,只得抓起戒尺,让那个顽皮的学生伸出手来。赵知三一尺下去,学生疼得叫出了声,一屋子的捣蛋鬼都安静了下来。

吴伯达见了,稍微满意了一点。赵知三瞄瞄学堂外的吴伯达,吴伯达示意他继续打。

赵知三硬着头皮继续打,挨打的学生哇哇直叫,哭得鼻涕眼泪一大把。

这时,吴伯达发现件怪事,一般先生打学生,为了不落空,会一手抓住学生的手,另一手拿戒尺,可这赵知三只用一只手打,另一只手不抓学生的手,反而捂着自己的嘴。右手打累了,再换左手打,那时右手再捂住嘴。吴伯达心里觉得蹊跷,赵知三打学生时为何要捂嘴呢?刚才是打喷嚏,可现在喷嚏都不打了,怎么还捂着嘴呢?

晚上,等儿子从学堂里回来,吴伯达忍不住问儿子,为何先生责打学生时要一手捂着嘴。儿子说:“这有何奇怪,先生还有更奇怪的事呢!”

吴伯达好奇了,继续追问是何等更奇怪的事。

儿子笑着说:“爹,教书先生额前的头发不知怎么的被烧掉啦!样子真好笑呢!”

吴伯达听了也觉得奇怪,族塾只在白天讲课,不用点灯,怎么会烧了头发?或许赵知三是个爱读书的人,晚上回家还要挑灯夜读吧?吴伯达虽然心里这么想着,但他总觉得这个赵知三有些说不出的奇怪。

过了几天,吴伯达想到赵知三家里了解一下情况,不能只想着吴家的子弟,教书的先生也要关心,但他怕赵知三婉拒,便想暗中跟去。

那一天,学堂放了学已经天黑,赵知三把几本书放在怀里,脚底生风,往东急赶。吴伯达在后面悄悄跟着,只见赵知三往东走了一阵,东拐西弯,一会儿来到一幢屋子前,屋内灯光幽暗,听声音里面有好多人。

赵知三走进屋里,吴伯达随即来到窗前,借着窗户上的缝隙,一看,屋里围坐着十几个孩子,又见赵知三从怀里掏出一本书,说:“今天我来得有些晚了……今天呢,我们学‘百家姓’的第八十五个姓。”

吴伯达愣了一下神,忽然明白过来了:这是村里的义塾。义塾是贫穷人家共同出钱办的,供穷苦孩子读书识字。义塾多是找几家破屋当学堂,教育质量也比不上吴家族塾。族塾请的是有名的先生,教的课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而义塾通常只教《三字经》、《千字文》与《百家姓》,只求穷家孩子能识文断字即可。

果然,吴伯达见这里房屋很破烂,里面的桌椅也多是废弃不用的。赵知三原来是两头跑啊,白天忙完吴家族塾,晚上又来义塾捞一份钱。吴伯达有些气不过,自己待赵知三不薄,他夜里给其他人上课,白天怎么会有足够的精力给吴家子弟教学?

吴伯达破门而入,指着赵知三说:“先生,你太不仗义了,你要多赚钱,我给你便是,为何偷着又来这里捞钱?你白天晚上两头跑,我们吴家的孩子怎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个孩子嘟囔道:“先生给我们上课不收钱。”

吴伯达一怔:“怎么可能?”

赵知三放下手中的书,走到吴伯达面前,说:“吴老爷,给义塾上课这事我隐瞒了,是我的不对,但我真的不是为了钱。您付我的工钱,我都用来给这里的孩子们置办了学具。这些穷苦孩子,白天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只有晚上有空,所以,我利用晚上这段时间教他们识文断字。”

吴伯达满腹狐疑:“你这么辛苦,图的是什么?”

赵知三说:“不图什么,只图心安。实不相瞒,十几年前,要没有村民捐钱办义塾,现在的我,斗大的字都不识一个。”

吴伯达一听,眉头拧成了疙瘩:“十几年前?你现在有五六十岁,你四十来岁上的义塾?”

赵知三“扑哧”一笑:“不,我只有二十岁。”说着,赵知三把嘴巴上的胡子扯了下来,不好意思地说:“这胡子是假的,是我粘上去的,我怕年龄不够,当不了吴家的先生,您不常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吗?”

吴伯达恍然大悟:“怪不得你打学生时,一只手打戒尺,一只手捂嘴巴,怕是那天打喷嚏把胡子打掉了吧!哈哈,以后你不用再粘假胡子了,你的才识学问没有任何问题,你也不用再教义塾了。”

赵知三急了:“这些孩子也要读书啊……”

吴伯达大笑:“我话还没说完呢,我是说,以后你不用再到这昏暗狭小的地方教书了,害得你头发都被油灯烧了。以后,这里的孩子可以到我吴家的族塾读书,我多置办些用具就行了。白天、晚上学堂都开着,你们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来。”

赵知三大喜过望:“那可是吴家的族塾,可以吗?”

吴伯达正色道:“有什么不可以?不管是吴家的,还是别家的,都是百姓家的孩子。”

猜你喜欢

  • 实名制天堂

    实名制天堂好不容易获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便有了一次访问天堂市的机会。这天堂市是目前地球上最富有最安全最宁静的城市,是人人都向往的最美好最喜欢的居住地。参观完毕,天堂市的市长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说:“你都看到了吧,我们的城市很干净是不是?”这话

  • 它们都有资格笑话我们

    它们都有资格笑话我们蜗牛笑话说:看看我们一牛一居室,而且还是活动型的,走哪儿带哪儿,跟房车似的,连户籍都是活动的,走哪儿算哪儿的。瞧瞧他们,为了房子折腾来折腾去,筋疲力尽不说,还搞了个几十年按揭,想着后半辈子背负的债务都害怕呀!多少男儿被这

  • 化妆品代言

    化妆品代言阿美长着一张饼子脸,脸皮有些粗,有些黑,而且还有一些若隐若现的雀斑,但即便是这样,阿美对自己的容貌还是很满意的,经常买最贵的化妆品打扮这张脸。阿美在一家地毯厂做质检工,工资不低,但是每个月还要给家中父母寄钱,再加上高昂的化妆品费用

  • 百万豪车

    百万豪车马速在一家医院上班,最近他在网上交了个网友娜娜,两人挺谈得来的,一来二去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让马速欣慰的是娜娜同意裸婚。这天,马速接到娜娜的电话,说准丈母娘明天下午来考察他。马速一看时间表,明天下午他有个手术,时间错不开。这回就是

  • 爆笑闺蜜彪悍事

    爆笑闺蜜彪悍事【1】我有一女性朋友,总是有些很劲爆的想法。因她老公不喜欢逛街当提包的,所以每次她去逛街,她老公都找各种理由逃脱。一次我和她逛街,她家里正好要换空调,看中了一台15000元的,刷信用卡的时候忽然对那个收银员说:“给我分5次刷!

  • 爆笑show :胖子乐事多

    总算保住了一位体态臃肿的妇女一坐进车里,就对出租司机说:“快点,快点,去市妇产科医院!”司机心想:“看来她要生孩子了。”于是加足马力向医院开去。到了医院,妇女长吁了一口气。说:“总算保住了。”司机安慰道:“孩子没事吧?”“什么孩子?”她疑惑

  • 我也要整容

    我也要整容原来,许小灵对整容是没任何想法的。许小灵觉得,爸妈给的脸蛋已是不错了。整容,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平时和许小灵玩在一起的有三个女孩子,陈小美、钱小凤、刘小蕾。开始时,陈小美去整了容,一整之后,陈小美就被加了薪,升了职。连公司老板都夸

  • 本山大叔退出春晚的搞笑猜想

    本山大叔退出春晚的搞笑猜想猜想1:在家忙着盖房子本山大叔:我打算把村委会毁掉,盖起二层小楼,周围修起一丈两尺高的围墙,围墙上边拉上铁丝电网。四角修四个炮楼,用民兵端着枪昼夜把守。整两扇大铁门把门一锁,门的后边蹲两只大狼狗,再定做一个八斤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