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1967:取消过年

1967:取消过年

收录日期:2025-08-07 20:21:48  热度:7℃

“革命造反派来信”的出炉

18岁的上海玻璃机器厂青年工人章仁兴正是发出“广大革命群众要求”的第一人。他投书《解放日报》,在全国最先发出倡议:“在两条路线和夺权斗争进行得这样尖锐激烈的时刻,我们怎能丢下革命和生产,回乡去过春节呢不能!不能!坚决不能!”

这封“革命造反派来信”刊登后,章仁兴在厂里大出风头。然而,这封信不是他写的。

1967年伊始,章仁兴所在的上海玻璃机器厂动员人们不回家,就地“抓革命,促生产”。

春江水暖鸭先知。上海玻璃机器厂总是得风气之先:第一个成立工人造反队,第一个夺了厂里的权。这一切,皆因出了个潘国平。潘国平曾与“四人帮”主犯王洪文共同发起成立了“工总司”,即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一度人们只知道“工总司”有个“潘司令”,不知道有“王(洪文)司令”。

对于春节不回乡的动员,作为造反派成员。章仁兴理所当然积极表了态。不久,他就被厂里管宣传和政工的造反派头头找了去,拿出一封以他的名义写的倡议书请他过目。章仁兴没有任何犹豫地签了名,因为,“我是什么号召都听的”。签字后的事,章仁兴就一无所知了。他只知道,头头们“跟上面有联系”。

革了春节的命

1月25日,署名“章仁兴”的倡议书在“工总司”控制下的《解放日报》以“革命造反派来信”的形式登了出来,同时刊登的还有国棉31厂“毛泽东思想战斗队”的类似来信,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宣布:春节算得了啥!我们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的最盛大的节日来到了!

从这一天开始,全国各地的报纸纷纷刊登所谓“读者来信”和“倡议书”,开足马力大造舆论。上海“工总司”控制下的另一家报纸《文汇报》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战地黄花分外香》,深情地称赞“章仁兴”的话“说得多好啊”。

虽然不放假,春节还是一天一天临近了。上海话说:过了腊月二十三,白相过年关。但这一年的年关,全国一浪高过一浪的夺权大戏,成了新年俗。“……什么敬神、拜年、请客、送礼、吃喝玩乐,都统统见鬼去吧!我们工人阶级从来没有这些肮脏的习惯。”

第二天,这个“上海人民公社临时委员会”就规定,春节不准提前发工资。上海人民公社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叫“反对经济主义联络总部”的机构,针对“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用‘串联补贴’‘生活补贴’‘活动经费’等反革命经济主义的手段来腐蚀革命群众的阴谋”宣布,他们以前的签字许愿一律作废。

在热热闹闹的夺权声浪里,“革命化春节”破了春节这个“宣扬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大观园、大市场、大喇叭”的最大“四旧”。

没有年三十的春节

1967年的春节静悄悄地来到了。2月8日除夕这天,上海玻璃机器厂正常上班。章仁兴一直到下午4时30分才准点下班。不过上海针织漂染一厂下午2时就几乎没人了。虽然不放假,可是大家心照不宣,都提前开溜。造反派头头们也睁只眼闭只眼,他们其实也盼人早点走完了自己好回家过年。

中国的“年”是在“文革”后复苏的。1979年1月17日,《人民日报》上发表有针对性的群众来信:《为什么春节不放假》、《让农民过个“安定年”》。1980年,中国全面恢复春节休假制度。

猜你喜欢

  • “被观众”风波

    “同学们,今天晚上7点在报告大厅有学院成立十周年大会,有市教育局领导、青大副校长、学院的正副院长参加,如没有特殊情况,必须来当观众!”数学课下课铃刚刚响起,辅导员疾步匆匆地赶到教室拿起数学老师的麦克说道。“搞什么嘛!上周学院不是刚搞了个什么

  • 摆不脱的话费

    天上掉馅饼张国龙是县老干部局的一名干部,他儿子是县党校的一名老师,最近,县里要招录副科级干部,考试的试卷就是他儿子牵头出的。因为这次考试非常重要,他儿子和其他出题的老师都被“关”了起来,于是,那些找不到他儿子的熟人、朋友就回过头来找张国龙,

  • 异想天开

    1.美梦成真毛明东是个老板,因为工作的关系,平时经常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最近,毛明东去了趟欧洲,回来以后却添了一桩心事。原来,毛明东在北欧的时候,看见当地有一种木制的别墅,古色古香、别致玲珑,实在优雅极了。他突然想起,在自己的老家,几个山头

  • 一个非典型粉丝的故事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那天,当红的玉女歌手甜甜到医院献血献爱心,一时引来了数家媒体的争相报道,就在一大批粉丝被她的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甜甜的两张献血照片在网上发表后,有人就在照片上察觉了疑点—第一张照片

  • 摸秋

    什么叫摸秋现如今,农村人拼命往城里挤,城里人呢,不论有事没事,一到双休日自然往乡下去了。韩大冰是家果汁厂的厂长,这天周末,他开着小车,在乡间欣赏风景,转着转着,忽然,他发现山上有一个果园,由于职业的习惯,看到果园,他就想停下车,去果园里尝尝

  • 一串阿拉伯数字

    马兵和刘士进城逛荡了大半年,先后在几家工地干过,都没干长,眼看到了年底,身上的钱也快花光了,回家的路费都成了问题,两人一合计,准备“干一票”再走,空着手回去,多让乡亲耻笑啊!两人走进了一个小区,走上一幢居民楼,走到五楼,突然听到一户人家的屋

  • 洋短工

    小龚出身本地农村,是个在校大学生,主修的是荷兰语,现在趁放暑假,在旅行社打工。这天,巧事来了,小龚接待了一个老外,竟然是荷兰人,他叫范斯特,是个乡下老头,种了一辈子地,挤了一辈子牛奶。去年老伴过世,为了缓解自己的哀伤心绪,他把农场交给儿子打

  • 红豆子,绿豆子

    1.红豆子陈静已经成家了,她的弟弟陈勇虽然二十出头了,但他的智力却只相当于一个五岁的孩子,一直和母亲住在乡下。这天,母亲带着陈勇突然到了城里,她对陈静说,自己要去南方妹妹家住几天,由于路途远不方便,想让陈勇在城里暂住几天。还没等陈静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