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把镰刀

每个人都是一把镰刀

收录日期:2025-08-08 09:36:26  热度:7℃

长到十一二岁,才在新疆一望无垠的麦田里见过镰刀。那是一种又圆又大的收割农具,完全和课本上描述的半月牙状不同,倒是有点武侠电视剧里圆月弯刀的味道。农人们汗流浃背,顶着太阳,弯着腰,镰刀过处,所有的麦草都能被收割得一干二净,很是利落。

那时候不解,问父亲,家乡的镰刀也是这个样子吗。父亲摇摇头说,这也是我到了这才见到的镰刀,和老家的一点都不像。

后来在南方的丘陵里,云腾雾绕,整个夏季的早晨都氤氲在一片水汽中。我和爷爷上山割草,用镰刀和小锄头挖药。我问爷爷,你有见过新疆麦地里的镰刀吗?爷爷说没有。我便一个劲地讲述着自己的见闻,我说那里的镰刀很古怪,不是半月牙状的,而是那么大那么圆,我一边说一边比划。

爷爷笑,他说那没有什么稀奇的。虽然家乡的丘陵里也种麦子,可是地势不平坦,没有那么肥沃和宽广的土地,所以即使收割麦子也是不适合用那种大的镰刀,而且平日里还要打猪草,这些对于新疆的农人来说都是不会去做的,他们要么放牧,要么割草场里的草,而如果他们用小镰刀的话工作效率就很低了。

我才知道,就连镰刀也是可以这样有区别的,并非都如课本上所描述的一样。

镰刀就像人,有高矮之分,胖瘦之别,有些人精明,有些人踏实,有些人在这个行业里如鱼得水,而有些人在另一个行业里寸步难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把镰刀,只是究竟适合在哪一块土地里“施展武艺”,这还得问问我们自己。

猜你喜欢

  • 老姚的一天

    一般说XX人的一天,这个人或者居于要职或者居于高位,例如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那么一天之中可以写的东西就很多,接见某某使团呀,召开某一个重要的会议呀等等。可是,老姚如今什么职位都没有,自然也没有权力,镇政府除了给他发一份工资以外,什么都不

  • 疯子与基督教徒

    301住着一个山西老太婆,老太婆七十多岁了,早些年死了丈夫,儿子与儿媳离异以后家庭重组,倒插门到女人家去了,离家里大约有几十公里路程,距离倒不是问题,问题是现在这个儿媳把自己的丈夫管得紧,须臾不得离开;疯子还有一个女儿工作在省城,离家一百多

  • 人伦丧尽

    老万是我的邻居,四十八九岁年纪,矮矮墩墩的身材,满脸横肉,表面看不吭不哈的,寡言少语的性格大约是工作性质造成的,他是第一棉纺织厂的门卫,经常值夜班,工人们都在车间里干活儿,整整八个小时几乎不与人接触,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

  • 徐家五虎

    城郊结合部有一个徐家村,据说解放前徐家村所在地是一片芦苇荡,铺天盖地的芦苇遮天蔽日,秋风起处,苇浪起伏,苇花飞扬,人一旦走进芦苇丛就再也不见了踪影,方圆数百里的芦苇为土匪提供了天然屏障,那时候,徐家村所在地除了飞鸟就只有土匪,解放初期,解

  • 什嘛都是浮云

    杨大夫在租来的一室一厅内生着一只久违的蜂窝煤炉子,打算煮一点稀粥,聊以打发一天的时光。自从到大型企业附属医院当医生三十多年来一直使用液化气燃气,前一些年,川沪天然气管道架设开通以来又改用天然气,可是如今却又捡起来蜂窝煤,简直是历史的大倒退,

  • 乡下买鸡

    闲来无事,我跟老婆说:我到附近农村去买一只真正的土鸡回来熬汤。” 老婆说:乡下也不一定有真正的土鸡,现在农民也学坏了,买一些鸡饲料喂养出来的都不是正宗的土鸡,估计跑一趟也是白跑。” 庄户人家也

  • 外强中干

    老周,山西人,身材高大魁梧,满脸横肉,平时总是板着脸,寡言少语,职业是吊装工,指挥塔式吊或者16吨汽车吊主要是用手势,不讲话是职业习惯,看着他一副凶神恶煞的面孔外人基本上不敢与他打交道。 老周偏偏找了一个娇小的老婆徐梅,徐梅

  • 云雀之死

    老李退休以后经历了三个历程,老李上班时大小有个职位,多少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那时候在一个单位当头儿,总是一言谈,一旦退下来以后再也没有人跟在他鞍前马后了,似乎连放屁都没响声了,失落感很重,他当头儿的时候蹭了几个小钱,这回可就派上用场了,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