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叶锦添:穿行在光影之中的奇才

叶锦添:穿行在光影之中的奇才

收录日期:2025-08-08 11:09:48  热度:8℃
叶锦添是个很难界定的人。二十多年来。他游走在古典与前卫之间,带着一份恣意妄为的轻狂,创造了多部堪称风华绝代的经典作品。他穿最简单的黑白素色,谈笑间总是温文尔雅,脑子里却装满天马行空的奇思异想。从服装设计、电影美学到视觉艺术,合作过的都是大导演,拿过的都是大奖项,他不停游走于各个领域却又总能得心应手。2010年,他担任造型设计总监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热播,奇才叶锦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1957年,叶锦添出生在香港的一个穷苦家庭。那时候,他和兄妹、父母和七八户人家挤在一个大房子中,一家人拥有的空间就是夹层的上下木板,没有隔墙,只有用围帐划清的界线。

多年后,回忆起童年,叶锦添的脸上仍带着微笑:“智慧是被生活逼出来的。童年时我没有发表意见的习惯,只是喜欢想象,个性比较自闭,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

大人们照旧为生活忙碌,他们不能了解,这个看上去闷闷的男孩子缘何会那么狂热地喜欢黑色和红色,在叶锦添的解读中,那是悲观的颜色。

家里五个孩子,叶锦添排行老四。从小他就比较喜欢奇特的东西,漫画也喜欢特别一点的。那时,同样喜欢画画的哥哥一度成了他的偶像,跟着哥哥,他开始画画和摄影。童年的大部分时光,他都消磨在收集和绘制连环画中了。

“穷人有穷人的世界,当你真正穷的时候,确实也不知道和别人有什么分别。我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盲目高傲的性格,总是会把自己保护得好好的,对我不利的事情都充满了防范。我很容易会架起一道装饰性的围墙使自己看起来独特和出众。穷也穷得有型有格,虽然口袋里身无分文,但开口都是最贵的和最有品位的东西,无论怎么样都要去最好的咖啡厅,就是喜欢那种气氛。”

毫无疑问,23年前与徐克的初次邂逅让《英雄本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那仅仅只是他踏入影坛后的第一份工作。与此同时,叶锦添还经常以双重身份穿梭于不同的摄制组,在做美术指导的同时,还兼在报纸上开设摄影专栏。此后与关锦鹏合作的《胭脂扣》更是彻底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催生了叶锦添内心对于电影,从工作到喜爱再到痴迷的疯狂历程。

出于对西方艺术的喜爱,1987年,30岁的叶锦添背起行囊,凭着一口不流利的英语走遍整个欧洲。从最西边的葡萄牙到东南边的希腊爱琴海,再到东北边的南斯拉夫,他度过了一个年轻艺术苦旅者最难忘的悠游时光:一身旧军衣,十足的探险队造型。白天吃着面包,赶赴博物馆、美术馆,晚上则落脚小旅馆和青年旅社。睡不了几个小时,又兴致勃勃地出发,寻找新的视野。在每天每分每秒中,说不尽的经验,已潜入了身体的记忆里。旅行让叶锦添找到了同类,“看着毕加索、凡·高他们的画,我就感觉像自己画的,因为他要表达的就是我想表达的,里面有我自己的感觉。”

在现实与理想中把玩平衡

回到香港的叶锦添满怀希望,准备在电影上大显身手,哪知“机会屈指可数,生活穷困潦倒”。不仅日子穷得叮当响,而且甚至一年里也没一部戏可拍,有时连午餐都吃不上。前途在哪里?艺术是什么?叶锦添进入了事业的低谷期,心情郁闷。

就在这个时期,叶锦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到处找来老杂志和旧书,发疯般地研究起京剧脸谱,看京剧装扮,琢磨京剧戏服甩袖,企图在尝试恢复一种传统美感的同时,融入个人的经历和眼光。

真正翻身是在1993年。电影《诱僧》剃光了影星陈冲的眉和发,反倒成就了叶锦添。他拿到了生平第一个大奖——台湾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奖。这是他事业的重要转折点。

艳丽妖娆的《诱僧》使他结识了该片男主角吴兴国。叶锦添信手拈来的几幅设计图被吴兴国一眼瞧中:“不错嘛,愿不愿意跟我去台湾?”由此,叶锦添加盟吴兴国经营的当代传奇剧常舞台让叶锦添的想象力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宣泄,惊艳至今的《楼兰女》由此诞生。

“这些戏服,极尽繁复又华美艳丽,全是我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凤冠代表婚礼、假花代表死亡、链条代表枷锁、利剑象征复仇、海藻意喻生殖,剧情每一步发展和人物内心的活动变化,我都尽量用这些服装的符号外化出来。1993年《楼兰女》在台湾首演,一炮打响,很多年轻人都来了,连那些老一代的人,也好奇地来看我们在搞什么新的东西。”

当第一次看到演员穿着他设计的衣服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叶锦添被震住了。“吴兴国让我懂得舞台演员身上的魔力。演员可以将你想象的感觉找出来,他们身上有一种力量,你在他身上找到了这个力量,你就能让他演的形象立起来。《楼兰女》的服装设计使我在台湾红起来,并引起国际关注。可以说,吴兴国对我艺术的成功影响最大。”

自此以后,叶锦添好运不断,他转型做了7年的舞台剧,担任了四十多部戏剧的服装造型设计、道具、舞台设计工作,接触到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大到唐宋的建筑,小到衣服袖口,这对他日后的设计影响很深。

2000年,是叶锦添事业上的转折年。这一年,他的名字与一部叫《卧虎藏龙》的电影紧密相连。2001年的奥斯卡之夜,当相貌平平、服饰简约的叶锦添带着他惯有的斯文和腼腆走上领奖台,从著名影星凯瑟琳·泽塔·琼斯手中收获了万众瞩目的小金人时,这个第一位在奥斯卡奖台上得到认可的中国电影人,创造了,一段与艺术、信念、历史三者交融的奇迹。


猜你喜欢

  • 乞丐的哲学

    离我住处不远,有一条并不算热闹的小街。街口总是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乞丐。他很少说话,但他的眼神里有种渴望和乞求,让你看一眼就觉得辛酸,忍不住就想要去摸口袋。老乞丐的面前总是摆着一个大号的铝盆,里面是零星的钱币。我注意到,铝盆里总是夹杂着一两

  • 寻找掉下天空的小星星

    “天上的小星星,是快乐的小精灵。一会儿躲进云房子,一会儿对我们眨(zhǎ)眼睛……”夏夜的天幕上闪烁着一颗一颗的小星星。森林边的小溪旁,雪花鸭、机灵猴正在和一群动物伙伴唱着儿歌做游戏。“唰——”突然,一道亮光划过夜空,小动物们连忙抬头看向夜

  • 做一个不能被“复制”的你

    他头戴圆礼帽,反穿犬皮靴,手持文明杖,走路摇摇晃晃。在电影里,他叫夏尔洛,在电影外。他叫卓别林。现在,即使满大街都是这样的人,我们也永远不会错认了卓别林。因为逝去的便永远不会再回来。真正的卓别林,滞留在了电影里,照片里。他有猛犬般的容貌,滔

  • 思想碎片

    不能因为我们常见月有缺的时候,就说月球不是圆的;不能因为日有食的时候,就说太阳不是永恒的。经常有人凭一时的视觉来判断事物。当你迎着太阳走的时候,身后总会有阴影。这常常被那些无稽的嘲讽者作为话柄,那就让他们去嘲讽吧。你,用不着回头。谁说水是无

  • 桑姑续

    桑姑送了一程又一程,刘玉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回去吧,免得老人挂念。”桑姑嘱咐:“路上要谨慎,一定走阳关大道,千万莫走小路,以防强盗出没。我在家等候你的佳音。”刘玉说:“记下了!”尔后三步一回首地依依离去,桑姑直到望着他的影子消失掉,才心

  • 乌鸦

    德诺小镇,炊烟袅袅,天空被大地染成了橘黄色,又是一个安详美丽的黄昏。然而,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如诗一般的美好。他是一个中年男子,长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气息,一股莫名的气息,让人下意识的远离他,就好像远离死亡一样。他因

  • 桑姑

    盘龙山背面的山坡上,很早以前是片桑园。这里住着一家人,以养蚕为生。老两口有个女儿叫蚕姑,长得又俊又俏。一天,蚕姑正采着桑,忽见桑枝上有一红蛇,吓得惊叫一声掉下树来,摔得昏迷不醒了。这时附近无有一人,生命危在旦夕……山顶庙里有一公子降香,此人

  • 独眼国王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叫贝特的常胜将军,英勇善战,战功赫赫,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失去了左边那只眼睛,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独眼将军,战争结束了,他理所当然的被推举为国王。贝特登基后,要在皇宫广场悬挂他的画像,他请来了几个有名的画家为他画像,十几天后,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