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东坡肉的由来

东坡肉的由来

收录日期:2025-08-08 11:53:36  热度:8℃

在浙江城乡有一道家喻户晓并与宋代大文豪苏轼有关的名菜,叫“东坡肉”,已流传近千年,其故事相当有趣。

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名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以人们都称他苏东坡。因他曾两度做过杭州的地方官,并为当地人民群众做了些实实在在的好事,所以苏东坡的事迹在浙江民间流传极广。至今人们仍称西湖那条湖堤为“苏堤”,相传“东坡肉”的流传还与修“苏堤”有关。

苏东坡早年曾在北宋京城做官,因与当时的革新派王安石政见不同,自动请调到地方做官,1071年到杭州做通判,以后还到密州、徐州和湖州等地当过知州。1079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受到弹劾,被捕入狱,几个月后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做了“团练副史”这样一个挂名小官,其实质是流放。在这个时期苏东坡心境之悲凉、门庭之冷落、生活之清苦是不言而喻的,不过那时黄冈一带猪肉比较便宜,苏东坡在贫寒境遇中常亲自煮猪肉与友人共同品味,曾作诗一首介绍他煮猪肉的经验,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鲜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可见“东坡肉”的研究工作是在谪居黄州时开始的。

1085年宋哲宗即位,司马光一派重新执政,次年苏东坡奉调回汴京做官,但这时他与保守派在对待王安石新法的积极意义上看法发生分歧,于是再次被贬为地方官。1090年再次出任杭州地方官。那时苏东坡发动杭州数万民工疏浚西湖、修筑湖堤、兴修水利。老百姓为感谢这位太守,便把猪肉、绍兴酒(黄酒)等送给苏东坡。苏东坡则吩咐家人:把猪肉烧好后连黄酒一起送到工地慰劳民工。谁知家人误认为将猪肉和黄酒放在一起煮,于是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用这种办法炖出来的肉格外香醇味美,别有一种风味!此事一时传为佳话,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功德,同时也纷纷仿效他的烹调技法,从此,“东坡肉”也就成了杭州的传统名菜,名扬四海。

猜你喜欢

  • 追忆初文英先生

    初文英老先生,论辈分,我叫他三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十年了,脑海中虽然只有淡淡的记忆,但是,和他的两次见面却记忆犹新。第一次见面是在1963年,他来到我们村续谱,那时我才十岁,我知道,我们孟桥村的初姓,在洪武四年(公元一三七一年),由山西

  • 借夫生子

    都说人生不能十全十美,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就说赵欣吧,她不仅是个“富二代”,而且人长得非常俊美,丈夫杨伟更是高大帅气,研究生学历。可美中不足的是两人结婚三年多了,赵欣却一直未能怀孕。到医院检查的结果是赵欣患有先天性不孕不育症,医生告诉她说,现

  • 课桌上多了一个字

    赵老师一看到同学们的课桌上刻着字,心里就沸腾得直冒热气,几乎要撑破胸膛。他教育同学们要爱护公物、爱惜集体财产,当同学们瞪着纯洁无邪的双眼似懂非懂地冲他点了点头,他欣慰地笑了。他到校长那里,郑重地告诉校长,自己已把那些破坏公物,在课桌上刻字的

  • 阿P维权

    阿P住的是顶层楼房,漏雨了。按着协议,屋顶的维修由原产权单位负责,因为阿P的房是房改房,过去都是这么办的。阿P就打电话告知了原产权单位,可是迟迟不见来人。正是雨季,天好像故意跟阿P过不去,三天一场两天一下,外边下屋里跟着下,外边不下了屋里还

  • 攀山

    一位著名的攀山教练,他发现有一位队员最近情绪低落,做事丢三落四,常常唉声叹气愁眉苦脸。于是他问:“你最近怎么了?”队员无精打采地说:“我很喜欢一个女孩,可我追了她很久,她竟然连看都不看我一眼,我感觉自己很失败。”教练说:“带上你的攀山的工具

  • 父亲遗言的秘密

    父亲辞世一天,我刚下班回到家,就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楼上邻居杨师打来的。杨师在电话里急切告知我:“你父亲突发心脏病。现在我们正在联系120急救车,请你赶快回来。”放下电话,我急急忙忙地拦了辆出租赶回家。当我急匆匆的赶回家,只见救护人员把父亲

  • 外遇

    外遇是指有婚姻关系的其中一人,与配偶以外的人发生超出友谊的关系,也称作婚外情、出轨。老公和他公司里的一个小她十几岁的少妇搞上了,连家都不愿意回了。我们就这样离婚了。一年后,我已经淡然,不存在任何报复,也许为了心灵上得到一些弥补,我和一个小我

  • 现实

    我有一个朋友,家里很有钱,打篮球也很厉害,动作很帅,有一天我陪他打完篮球后就坐在篮球场边上聊天。“你打球是不是很早就开始打啊,打得挺不错的。”我说道。“我从小学就开始打了。”他回答道。“打得挺久的,难怪动作做得不赖。”我赞叹道。“No,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