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不愿妻子荒睡一晚

不愿妻子荒睡一晚

收录日期:2025-08-08 10:52:46  热度:10℃

今年秋天的一个深夜,我从长途客车上下来,穿过黑暗寂静的县城,回到自己的家门口。

我敲了几下院门,没有人回应。妻子和女儿都已熟睡。我又跑到楼后,对着窗户喊了几声,家里依旧静悄悄的。记忆中我从未这样晚回家。以前我总是还没下班就回来,天一黑便锁上院门,在家里看书或者看电视,陪伴妻子和女儿。

我跳进院子,推开伙房的门,拉亮灯,在碗柜里找到半盘剩菜和一个馍馍自己吃了起来。

在碗柜抽屉里,我找到楼房门上的钥匙,轻轻打开门进去。妻子和女儿都睡在楼上,我拉开客厅的灯。我发现电视柜上多了一个相框,里面是我几年前在承德拍的一张彩色照片,后来听妻子说,是女儿整理书桌时翻出来的,她把它摆在了那里。女儿已经知道思念爸爸了。

我脱掉鞋,轻轻走上楼梯,女儿睡在楼梯口的一间小屋里。這是我的书房,背对着街道,有一扇面朝南的窗户,既安静又阳光明媚。后来女儿也看上了这间小房子,便抢去做了她的卧室和书房。女儿睡觉时喜欢把门从里面扣住,妻子却向来是半掩着门睡觉,我一侧身便进到卧室了。

妻子熟睡在床上,从窗户斜照进来的月光正好落在她露在外面的一条腿上。我似乎多次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样的月光。妻子的脸在朦胧的月光中显得更加美丽动人。我没有开灯,只是愣愣地站在床边,神情恍惚,仿佛又扛着铁锨来到一片荒草萋萋的田地边。

这些年我目睹了许许多多的荒芜景象:家园荒凉、田地荒芜……我却不知道,真正的荒凉在这张铺满月光的床上。

我和妻子生活了近十年,从未这样长久地离开她。自从有了妻子和女儿,我就从没想过要到别处去生活。我原本打算在这个小镇上过一辈子算了。我把父母和兄弟一个个从农村搬到县城,想让这个家有个好的前景。我做到这一点了,可我还是不满足。

我辞掉安逸的工作,孤身进入乌鲁木齐。我想,我若能在这个城市打好基础,同样会把全家从县城搬进首府,就像当初把他们从元兴宫村搬到县城一样。农民只能靠这种方式一步一步地走进城市,最后彻底扔掉土地变成城市人。

可我没想到,家园荒芜的阴影又一次蔓延到我的家里。我追求并实现着这个家的兴旺和繁荣,荒凉却从背后步步逼近,它更强大,也更深远地浸透在生活和灵魂中。

我宁可让土地荒弃十年,也不愿我心爱的妻子荒睡一晚。十多年前,我写下的这些天真的诗句竟道出了一个深刻无比的哲理:人无法忍受人的荒芜。

在这间卧室里,在这张铺满月光的床上,一个夜晚又一个夜晚,我的妻子在等我的时候独自睡着。谁会懂得,她一个晚上荒掉的是我一生都收不回来的、无法补偿的时光。那些荒睡的夜晚将永远寂寞地空在她的一生里,空在我充满内疚的心中,成为我一个人的荒凉。

猜你喜欢

  • 眼前与将来

    有一天,齐王上朝的时辰,慎重其事地对大臣们说:“我国地处几个强国之间,军务防范的题目,年年都要弄。此次我想来个大的步履,完全解决题目。”谋臣艾子上前问道:“不知大王有何筹算?”齐王说:“我要抽调多量壮丁,沿国境线修起一道长长的城墙。这道城墙

  • 白帆和木桨

    在宽广的江面上,渔船撑起白帆顺流而下。白帆鼓满了风,推送着渔船进步。它赏识着本身在水中的倒影:那就像一张庞大的白胡蝶的同党,多神气,多威风!因而,白帆冷笑起躺在船舷旁的木桨了:“木桨啊,你这个又无能又怠惰的家伙,渔船冲波踏浪,飞快地进步,端

  • 孔雀兼职

    孔雀在国际跳舞表演比赛上取得了大奖,引发了极大颤动。回国后,《鸟国日报》杜鹃记者拜候孔雀,颁发了长篇拜候记。《舞坛》杂志还派人协助孔雀写出了自传《我的道路》,在《舞坛》杂志明显位置注销。孔雀成了着名度很高的跳舞艺术家,各个协会、学会和社会集

  • 钱神自白

    有一名尊神,神色殷红,眼睛朴直,圆圆的脸上刺了一些符号,站在大道中心,热气冲天却又夹着一些臭味。很多人围在他周围叩拜,乞求得十分恳切恭顺,也有些人站在一傍观看感喟,既不觉得然又舍不得分开。“这是甚么神呢?竟然如斯不成一世?你到底有哪些功勋?

  • 蚂蚁的恐惧

    有一小我,不以为意地将一盆水倒在地上,水很快向周围漫溢开往。地上有一棵小草被水冲起,浮在水面上如同一叶小船。小草上面正好有一只小蚂蚁,它看到四面漫溢的水,不知道这水面到底有多阔,水底事实有多深。蚂蚁伏在草叶上吓得惶恐掉措,天啦,本身该从哪里

  • 家龙和野龙

    畴前有一个专门豢养龙的人,他研究龙的癖好和欲望,侥幸地成功了。他获得了两条龙,就将它们豢养起来。龙安心呆在院中的小水塘里,觉得江河湖海不足以供它游玩,感觉人喂它的食品很喷鼻甜,觉得大海中庞大的鲸鱼也提不起它的胃口。龙欢快躺着就躺在那儿,喜好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有小我名叫刘安,不知怎样迷上了修道羽化的事,他做梦都想成为神仙,飞升仙境,那该是何等逍远安闲悠哉游哉的事啊!因而他成天吃斋念佛,求仙诵咒,如痴如狂。他放着淮南王不妥,而专门交友那些会道懂巫的人,尊他们为座上宾,向他们就教得道羽化的法门。刘安

  • 曲高和寡

    战国末年,楚国的顷襄王常常听到有人说宋玉的坏话,因而就把宋玉召来,当面问他:“师长教师生怕是有一些行动不敷检核的处所吧?否则,为何各个阶级都有人对你不满呢?”伶俐的宋玉一听这话,知道大事欠好,灾害就要临头了,赶快伏在地上,坐卧不安地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