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清朝最幸运的三位状元 为何幸运?

清朝最幸运的三位状元 为何幸运?

收录日期:2025-08-07 14:24:57  热度:8℃

自从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实施之后,逐步发展成为封建王朝取才选官最重要的途径。在科举考试中,考试第一名被称为元,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殿试第一则为状元。

自唐高祖武德元年第一位状元开始,一直到清结束,一共出了592名状元。文状元和武状元加在一起,一共777人。

在天下那么多读书人中,能成为状元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寒窗十年,得是有多优秀的才华才能脱颖而出,成为状元啊?

当然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几百名状元之中,也有那么几位不是因为才干而被选为状元的。清朝就有三位考生,完全是因为足够幸运,才得了状元魁首。

第一位lucky状元,是乾隆五十四年状元胡长龄。

乾隆是清朝最出色的君主之一,与自己的祖父共同创建了康乾盛世。而相比于祖父的兢兢业业,挥鞭子打江山,乾隆的生活就安逸的多了。他本人会享受,会养生,所以是中国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自信骄傲,总喜欢来个十全十美。虽然他在位之时的政绩,没有那么多标志性功勋,但是在他认为自己活的长就是最大的功绩了。毕竟明君活的越长,就能多施仁政。所以一直以来,长寿是乾隆帝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胡长龄参加殿试的时候,乾隆帝正好79岁。殿试之后,胡长龄名次排在第十位,绝不是最出色的那个。但是当主考官将批好的卷子上呈乾隆帝的时候,乾隆帝却越过第一二三名,直接钦点胡长龄为状元。

原因很简单,胡长龄名字取的好,意含长寿之意。乾隆帝见了很高兴,也算是博个好彩头,希望自己能活的更长久,于是就点了胡长龄为状元。胡长龄后来官居一品,做到礼部尚书。

另一个因为名字取得好,而被点为状元的就是清光绪三十年的状元刘春霖。刘春霖不仅是幸运状元之一,而且还是中国最后一位状元,由慈禧太后钦点。在刘春霖考中状元的第二年,科举制度就被废除。

刘春霖为考试第二名,第一名是朱汝珍。朱汝珍是广东人,当时广东闹革命闹的凶,慈禧本就不喜。加之他还姓朱,慈禧太后就想到了前朝,就将朱汝珍弃置一边。

等翻到下一张试卷,慈禧太后一看这人名就觉得吉利。当时遇上大旱,急需一场春雨解急。春霖二字,可不就是春风化雨,普降甘霖吗!加之他是肃宁人,天下动乱只地名也吉利,于是慈禧就点了他为状元。

第三位成为状元,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张謇。他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也是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他被点为状元除了半身有才,名次考的好也很重要。

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张謇奉父命参加。此次考试,张謇考中第六十名贡士。慈禧见了他的名次,与自己寿辰相合十分吉利,便有了点他为状元的想法。而张謇本身才华很高,后来又在殿试中被翁同龢看中,被翁同龢一力送入殿试第一名。慈禧太后没有意见,主考官也喜欢,张謇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状元。

科举考试在古代是最重要的考试,形同今日高考。虽然这三位状元来得巧,但也并不是说他们是无才之人。相反能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进入殿试考进前十名,他们都不简单。

猜你喜欢

  • 他出差了

    李处长拨通妻子的手机后,下意识地挺了挺腰板,松了松领带,然后闲手在桌子上轻轻的划圈。 想起自个儿优柔寡断的毛病,一身肥膘白肉的李处长恨不得抬腿踏自己一脚,非呲牙咧嘴抱疼脚不解气。本来,他昨晚躲在卫生间里掂量了许久后,从马桶上抬起已坐麻

  • 憨憨的嫂子

    外甥去年被一家外企应聘到北京工作。由于牵挂儿子,大姐就像所有北漂孩子的父母一样,为了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从东北来北京暂住。因为北京离衡水不远,年前姐姐便到衡水看我。闲聊的时候她说,今年过年我回不去了,我小姑子、小叔子可怎么过呀?听了,我就不以

  • 等“鱼儿”上钩

    苏宝泉外出打工刚返乡,就听说黄花村首富苏有顺要转包野草坡那片承包地。承包地五十多亩,紧挨公路,依渠傍泉,地良势优,颇具生财潜质。可苏有顺捣鼓了几年水果种植,不仅没挣钱,还倒贴了本钱。原因是他疏于打理,爱好赌博。几年折腾下来,就是金山,也被掏

  • 别开生面的投资

    赵晓明开了一家烟酒店,几年下来赚了一些钱。这天他算了笔账,手里的存款加上店铺的价值,自己离百万富翁也差不了多少了。想想起早摸黑地每天守着个烟酒店也不是个长久之计,瞧瞧人家那些开厂办企业的老板,哪个不是身着名牌开着名车潇潇洒洒的?可是自己想投

  • 赶秋

    那时候还没有皇历,也没有哪个去记年代,不晓得隔现在多久了。在湘西,有一座大山坡,那坡的名字叫不麦”,坡上住着一户苗家,姓芈这家人只有老少三口:老头、老妈,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姑娘是他们的独生女儿,名叫妹米”。这不

  • 唐诗宋词里的夏天

    心静自然凉,夏日去唐诗宋词里走一走,不失为一个消暑好去处。古人那种花木葱茏、长廊幽径、庭院深深、微风绕屋、凉意拂人的夏境,让你体验到一个诗意又惬意的夏天。何以消暑热,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 玉箫郎君

    腊月,薄暮时分,一位文士独自一人来到了云翔阁。云翔风月”是汀州八景之一,位于城北,远接卧龙山,临滔滔汀江。彼时的云翔阁,极为清静,只有一位老斋公在不声不响地清扫落叶,哗啦一声,哗啦又一声。老斋公就是那些服侍菩萨”的普

  • 汉阳的树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种文化的建立需要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从这个角度来说,汉阳的树越是高龄,越显得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