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全才VS专才

全才VS专才

收录日期:2025-08-07 22:12:26  热度:6℃
两个中文系的同窗在毕业8年后不期而遇。一个已经是跨国公司的全国市场总监,年薪三四十万,另一个还在出版社当编辑,编着不畅销的书,一个月五六千元。

然而8年前的情形却迥然相异。穷编辑当时可是系里的头号才子,写得一手好诗,自编自导话剧,文章引经据典,逻辑缜密,论证充分,文采飞扬,常常把授课的老师唬得一愣一愣的。市场总监就逊色得多,作文成绩在中和良之间徘徊。

“我是三流的文学知识分子,二流的市场创意人才,却是一流的打工仔。”这是市场总监对自己的评价。这话套在出版社编辑身上,就成了“一流的文学知识分子,二流的书刊编辑,三流的打工仔”。

75分的文字技术+75分的沟通技能+75分的人际关系+75分的管理技巧+75分的创意才能,使得各项指标平平的中文系毕业生夺得高位。相反,100分的文字技术专才在职场上只能以非常低微的姿态存活着。

很多才高八斗、心高气傲的人有这样的牢骚:为什么一个文理狗屁不通的人可以做他的上司?自命为知识分子的人甚至还为这样的职场全才取了一个名字“知道分子”,用这个标签把这些伪知识分子们剔除出来。

可惜对于现代公司来说,一个不认得生僻的字,却能事无巨细都做得让大家认可的人,比会写字典里所有的字,却不屑于做琐碎小事的人,更受欢迎。

诗写得再好,学问再多,公司不愿意为此买单,又能怎样呢?

想明白的人,就不会再失衡,不管是三流的诗人还是三流的打工仔。

有位研究外域佛经文学的博士生在想通了之后,毅然从外资公司市场部辞了职,回学校当老师去了。从此告别万元以上的月薪,但再也不用天天写弱智无聊的PPT文件了。和学生们聊佛经中的生与死,空与色,其乐无穷。钱是少了点,但有大把时间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也可以为专业刊物撰写论文,哪天成为学术大家也说不定。

一位校园里的三流诗人也为自己找到了出路。“我的诗虽然平庸了点,但我善于演讲,会推广自己,性格主动,英文也还不错。”他迄今已出版了三本小说,一本诗集,居然卖得还不错,成绩比当年他们班最大的才子还好。

想不通的人,一定还陷在痛苦中。比如那位出版社的才子编辑,8年来,工作而外的时间,他全部用来悼念自己的怀才不遇。这样沉痛的追悼仪式,估计一直会持续到别人来追悼他的那一天。


猜你喜欢

  • 别墅凉风

    他是钻石王老五,花了一大笔钱,在星湖别墅区买了栋别墅。他又花了一大笔钱,把别墅装修得像皇宫一样富丽堂皇。他搬了进去。他住得很不舒服。因为这栋别墅有点不大对劲儿,他也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儿。看电视时,会忽然感觉有阵凉风吹过来,吹得他浑身起鸡皮疙瘩

  • 鬼祭饭

    (一)杨琳和吴彭宇得知女儿出了车祸赶到医院时,丫丫躺在重症监护室里,头上缠着厚厚的纱布,挂着呼吸机。吴彭宇揪住肇事司机的衣领,一拳挥过去。杨琳无力阻拦,靠在墙上,慢慢滑坐下去。医生护士急忙分开他们,吴彭宇像受伤的困兽一样咆哮……杨琳和吴彭宇

  • 丢棍子

    很多人家养狗,现在弄这种宠物的家庭很多,朱娅家楼下就有不少。朱娅住在城市外环,环境很好,她住的是很棒的别墅区,别墅区后面是一片很大的荒地,地上的草很高,人进去能到腰部的高度。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朱娅总会看到一个老人在驯狗,不厌其烦地一直在丢

  • 干净

    他是一个极爱干净的人──不,这不足以形容他,他简直就是有洁癖。他的住处像一个无菌实验室,散发着消毒水的味道。他身上总是穿着白色罩衣,每三小时就要换一次。他手上总戴着一次性手套,一天下来起码要用五双。他就是这么爱干净的一个男人。他很怕出门,担

  • 老样子

    他坐在沙发上,将瓶中的剩酒,全部倒进了口中。11点57分,电话响起,“最近怎么样啊?老朋友?嫂子还好吧?”老友的声音还是那样的熟悉。他看了一眼躺在血泊中的妻子,还有一地的碎相片,苦笑了一声,“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没变。”酒意袭来,他抱着话筒歪

  • 雨夜

    这是一个平凡的雨夜,街上来往的是举着伞的匆忙行人。他在屋檐下,皱眉看着。这地方似乎有些熟悉,可他并不知道这是谁家屋檐,这只是周围唯一能让他避雨的地方。头顶传来“滴哒滴哒”的水声,他抬头,一滴雨水正落在额头。可是,屋檐没有漏水的地方,外面也没

  • 人们会记住我

    世界上最疯狂的事是什么?没人知道。疯子又被隔壁村野狗咬了,起初这事听得村里人一愣一愣的,后来竟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话。就像一块馒头,嚼久后便索然无味。久而久之,人们就淡忘了这件事。疯子知道,他又被村人遗忘了,这使他惊恐,害怕。父母去世前一直希望

  • 奖章

    他的父亲是一个正直的警察,因公殉职,唯一留给他的,只有一枚奖章。那天他匆匆从学校赶回来,看着父亲冰冷的尸体,泪流满面,心中下了一个决定。不久,他从法学专业转到了刑侦。毕业后,他也当了警察。在每一个案子中,他都表现得勇敢而出色。同事见他总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