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课堂上的笑话

课堂上的笑话

收录日期:2025-08-08 03:33:02  热度:10℃

贾凹文的父亲在文革中夺了领导的权后,把所辖一个大队的一位小学老师通过查其几辈历史后,认为历史不清,把这位老师下放到生产队里和社员们一同去劳动。贾凹文这个只上了三年小学的人就补了这个缺,成了大家喊的贾老师。

贾老师世世他代都是穷人,都缺少文化知识。他家历史清白,他又在农业学大寨改梯田劳动中石块砸伤了腿,所以他走起路来一摇一摆。他父亲说他因公致残,把他调到村小教书,谁也没有话说,这在教室里遮风避雨的活就是他应该享受似的。

学校是古庙改建的。学生们坐在这教室里看见一位三十来岁像鸭子一样摇摆走路的人进了教室。这是贾老师第一天走上了讲台对该子们说:“虽然我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我政治思想好,今后和同学们共同学习。”

第一堂课上批林批孔的课,把儒家创始人孔子叫做孔老二,与孔子有关的人有个少正卯(?~前496)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能言善辩,是鲁国的著名人物,被称为“闻人”。少正卯和孔子都开办私学,招收学生。贾老师把“卯”字念成“卵”字,即“少正卵”。有位学生举手向他说道:“贾老师,不是‘少政卵’是‘少正卯’啊!”

贾老师红着脸,到底这个字是“卯”或“卵”呢,把这刚上讲台的老师弄得十分尴尬,但他为了树自身形象,他对学生们说:“老师喝的水比你们喝的酒多,老师走的路比你们过的桥多。”

学生听了,哄堂大笑。

贾老师叫学生们静下来,“你们笑过卵?”

一个同学说:“不是笑你说的‘卵’,是笑你说的喝的水比我们喝的酒,你应该说喝的酒……”

贾老师又怒吼道:“我是老师,是没有错的。”

孩子们就把“少正卯”读着“少正卵”了。孩子们走出教师,在操场上,在回家的路上,在家中,都大声朗读“少政卵”,毕竟有识字的人,就更正了这“卯”、“卵”二字。贾老师自知自己错了,但也不好意思更正。学生们故意在他面前大吼“少政卵”。

又是一堂语文课,这个槐树的“槐”字贾老师发音仍是“鬼”字。有的学生通过拼音向贾老师说:“老师,这不是‘鬼’字,是‘槐’字。”

贾老师在台上摸摸头,心想这个字到底是“槐”字或“鬼”字呢?正当难定的时候,一个学生举手说:“贾老师,这个‘槐’字就是‘鬼’字,是被木棒打死了的鬼。”

另一个学生举手说:“贾老师,这个‘槐’字是在树上吊死的‘鬼’呀!”

贾老师这时恍然大悟,他说:“我这两个学生聪明。他们两个悟出了不论是树上吊死的或是被木棒打死的,都变成了“鬼”。”

贾老师又举一翻三,“愧”字就是被人把心肝用刀掏在外面的“鬼”,“魂”字就是在云雾中飘浮的“鬼”,“瑰”字就是“鬼”中之王,“傀”字就“鬼”生活生活在人群里的“鬼”。

有学生又问:“贾老师,这个‘魏’字又是什么‘鬼’呢?”

贾老师听了,思索起来,他过了一会才说:“魏”是“鬼”世界里的委员。学生们听不懂,贾老师又说:“说明白点,这是魏国时期朝廷里的鬼。”

又是一堂语文课,贾老师给学生们教生词。他右手拿着教棍指着黑板上的字念道:“‘碓’,‘碓窝’的‘碓’。”

学生们听了哄堂大笑。贾老师吼道:“同学们,课堂上要严肃。”

学生只好忍住笑跟着念:“‘碓’,‘碓窝’的‘碓’。”

紧接着又教另一生词:“‘舂’,‘舂捶棒’的‘舂’。”学生们听了又哄堂大笑。

贾老师教了几年书,文革结束,他被淘汰了。但他课堂上的往事当地人们笑了几十年,很多人会大声向他呼喊“少正卵”,向他讲起各种各样的鬼事,会有人大声呼吼:“‘碓’,‘碓窝’的‘碓’,‘舂’,‘舂捶棒’的‘舂’。”

他有时听了会发火说:“那碓窝和舂捶棒又错在哪里?”

有人说课堂上耍用文明通俗的话语,如说成“石碓”,说成“舂米”谁会大笑呢?他强辩了几句,听到众人嘲笑,他把众人也无奈何。后来他听见别人谈议这些,他假装没有听见,低头走开。如今他牙缺胡子白,在人间的日子也不是很多年了。他那课堂上的笑话会消失吗?

猜你喜欢

  • 母爱的饺子

    在南国的灯光下,他打开记事本,重温着和母亲在一起的点滴快乐时光。他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想起远在湖南乡下老家的母亲,他眼前即刻浮现出一幅刻骨铭心的画面。千里冰封,飞雪飘扬。校园里披上了一层毛茸茸的雪絮,光秃秃的树枝上挂满了沉甸甸的雪条儿,外面

  • 姐是半个妈

    清晨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预感这么早来电话一定不是好事。果然不出所料,小妹在电话里边哭边说:“姐昨天摔了跤,已发病危通知。”我一听就懵了,翻身起床清点衣服,喝了粥,又给孩子们打了电话告知情况后,就稀里哗啦地匆忙赶到梁家巷乘车,路

  • 50米的母爱

    她离开我们时,爸爸说过一句话:“以后不准你接近妞妞,你想她,你去看她,也不能走近她,至少要隔50米的距离!”有时放学,在我扑向爸爸怀里的那一刻,我会看见她,她站在路的那一侧望着我,风吹动她的白裙子,看不清她的表情,当时我只是想,她站的地方离

  • 亲情里没有公平秤

    1、当妈的要一碗水端平去年春节的时候,老妈翻着日历对我说:“二妞,今年我的生日正赶上周六,你能回来不?”我心里一酸,“能,当然能。”之前,每次我说请假回来给她过生日,她总会对我说:“你离家远,工作又忙,不用专程跑回来。”其实,她是非常盼着我

  • 母爱从不卑微,献给拾荒母亲的心灵记录

    从小到大,父母记得我们的每一次进步,他们从来不会为我们的失败感到丢脸,而我们却总是嫌弃着父母的种种不好。其实做父母的不图我们回报,只希望我们过得好。2010年6月,深圳、重庆、天津等城市的地铁上,一段名为“母爱无价”的公益短片感动了无数旅客

  • 妈妈不仅需要康乃馨

    一母亲节那天,我早早地往家里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是爸爸,他向来少言,一听是我便说:“我把电话给你妈,你跟她讲吧。”线路那端,默声了好久。紧接着,隐隐听到老妈的唠叨声:“一大清早的,打什么电话啊,鸡鸭鹅狗猪哪个都没安顿好,你就跟她聊呗,非得找

  • 过得比父母好

    1当我们和朋友吃着精致的法式菜肴的时候,父母却吃着馒头,喝着稀饭,就着咸菜。当我们在KTV,不计价钱地点着啤酒、果盘、零食的时候,父母可能为了几毛钱和小贩讨价还价。当我们因为不想走几步路,而拦下一辆出租车的时候,父母可能为了特价菜,一大早就

  • 母亲的坚持

    您的眼泪第一次看到您哭,是五岁那年,我从炕上摔下来撞到了炉子。当时您正在哄弟弟妹妹睡午觉,不肯午休的我,一个人在那里玩洋娃娃,却不小心,从炕上摔下来撞到了炉子上。您听到声音后,立刻跑过来,把我抱了起来。当看到满脸淤青的我,您吓得立刻抱着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