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刘伯温的传说故事

刘伯温的传说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7 23:22:33  热度:13℃

在民间神奇传说中,刘伯温的形象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觉者、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之说。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

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

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

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

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

八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

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

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猜你喜欢

  • 不怀念年轻

    一个朋友约我去看戏。散场之后,我们一起去喝长岛冰茶(一种鸡尾酒),然后为了把酒醒一醒,沿着深夜的街道慢慢散步。无人的台北街头有一种繁华落尽的静谧气氛,很适合我们中年微凉的心境。朋友问我:“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还愿意回到年轻的自己吗?”我说:

  • 活出幸福

    人活一世,活出幸福给自己,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每个人的活法,都是自己给的,活法不一样,得到的就不一样。人活一世,不仅仅是来过、活过,而是要没白来、没白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活得真、活得久、活得好、活得美、活得有滋有味、活

  • 向前看

    一次,我问一位励志大师:“一个人如何来激励自己呢?”“不断地向前看。”励志大师说。“向前看?是用前面的目標和希望来不断地召引自己、激励自己吗?”我问。“这只是其一。”励志大师说,“不断地向前看,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你在向前看时,才知道自己

  • 命运是一个借口

    有读者问我:为什么哲学家说人生是一个悲剧?我说:人类的历史不是一个悲剧,因为一个时代走错了道路,下一个时代往往会吸取前车之鉴,引以为戒,接受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灾难也就不会重演。可是,人却不同,人生没有假设,也没有改正的机会,选择错了道

  • 等到等不下去,还要等

    一远方一文友和我聊天,说,她等不下去了,这半年来,写的文字发出去,石沉大海,没有一篇发出来的,她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笔名起得不够好,她想停一停,好好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这块料……可是,第二天,她就发来一条消息,她的文章见报了。她高兴地说,她

  • 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当你抱怨自己很辛苦的时候,请看看那些透支着体力却依旧食不果腹的劳动者,在办公室里整整资料能算吃苦?在有空调的写字楼里敲敲键盘算是吃苦?如果你为人生画出了一条很浅的吃苦底线,就请不要妄图跨越深邃的幸福极限。当你看了《杜拉拉升职记》,你觉得外企

  • 人生需要勤撒网

    第一次随父亲去捕鱼,看着父亲一网又一网的朝河里撒网,我原本以为,每一网都会有沉甸甸的收獲,可事与愿违,父亲每次拉上来的都是空网。我有点泄气,对父亲说:“爸,我们回家吧,这样子不是白白浪费力气吗?”父亲说:“捕鱼就得勤撒网,撒在哪里,收获就在

  • 感谢泼你“冷水”的人

    生活中,总会遇人泼“冷水”。当自己被泼“冷水”时,极易认为对方是成心,是嫉妒,是不怀好意,是别有居心。殊不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别人泼你“冷水”是为你好。后汉时期,河中等地发生叛乱,大将郭威受命出征。郭威能征善战,爱兵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