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我一定“行”

我一定“行”

收录日期:2025-08-07 22:29:22  热度:8℃

住在我隔壁的小李夫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手。于是,在他们的孩子5岁时,买了一把小提琴,把孩子送进一个少儿提琴班学习,每天傍晚把他带到公园里练琴。起初,孩子拉琴像拉锯的声音一般难听;两个月后,他已能拉出与二胡差不多的音色。可是,很长一段时间,孩子的琴艺再没有长进,同班的别的孩子已经拉得有模有样了,而他拉出的琴声,一直跟初学二胡者无异。

小李夫妇开始不耐烦了,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音乐天赋。一天傍晚,当孩子拉完一支练习曲后,忍无可忍的小李终于骂出了口:"拉得这么难听,你真是窝囊废!"骂完,自顾自走了。孩子愣在那里,眼泪流满稚嫩的脸。

这一幕,刚巧被一位到公园散步的女教师看得清清楚楚。她走过去,对孩子说:"孩子,你拉得不错,阿姨爱听。来,拉给阿姨听。"

孩子擦干眼泪,又拉起了琴。临走,女教师说:"你真行,以后每晚我都来听你拉琴,好吗?"孩子高兴地点了点头。

一年之后,孩子的琴艺大有长进,被吸收进市少年宫合奏队。小李夫妇对女教师千谢万谢:"遇上您这位教琴高手,真是孩子的福气!"

女教师说:"我不是音乐老师,其实对琴艺也一窍不通。我只是让你们的孩子懂得了自信。"

人要走向成功,有许多因素在发生作用,然而,自信是统领这些因素的灵魂。生活就像一把无形的琴,每个人在弹奏它时,都应该对自己说:我一定行!

猜你喜欢

  • 一样的爱

    阿东长大了,开始跟爸爸一起采药。只有采到好药稀罕药方能挣到钱,而稀罕药总是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所以采药是个相当危险的行当,可大山里挣钱难,阿东的妈妈又有病,所以唯有爬山采药一条路好走。当决定让阿东学采药时,爸妈禁不住泪水涟涟。每次爬

  • 厨房中的父亲

    妻子怀孕没到一个月时,父亲就急急地从东北老家过来看我。我知道父亲此行的目的是想抱孙子。我是不想让父亲失望的,但和妻子慎重考虑后,还是决定等过两年再要小孩。我犹豫着不敢把这个决定告诉父亲。因为在父亲看来,我只有要了小孩,才能算真正长大了,他也

  • 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

    几年前,参加一个心理学课程,主持人说:“你会成为你最憎恨的那个人。”这句话如同惊雷。憎恨父亲的儿子,通常是跟父亲最相似的;憎恨母亲的女儿,也最像母亲。我们非常憎恨某人,不知不觉间,却变成对方那样的人。某人非常憎恨她的上司,即使离职后,她仍然

  • 爱过,总难忘却

    和曾经亲爱的人分手之后,最恶俗的结果,不外乎祥林嫂似的,一次次哭哭啼啼、残忍地把自己的伤疤揭开给人看,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知道:那个人伤你有多深。你咬牙切齿,只想拿把刀,割他的肉剜他的心。或者,你把自己掩藏起来,抱回来一大堆碟子看通宵,在别人

  • 信心,前行的力量

    阿尔文认为暴力、财富和知识是前行的力量,还有人选择了文化创新和信仰。我认为,信心才是前行的力量。古语云:人无信则不立。当然,这个信不只是“信誉”之义,还可以做“信心”之义。人只有具备了信心这一先决条件,才能放下包袱去拼搏创造,从而推动社会在

  • 离别

    人的一生就是不停的变换,无论何事。有些不测之变,着实让人伤心,却又不得已接受现实的打击!相处十年有余的邻居要先我一步搬离久居之地,那种莫名的伤感压抑在心,不言自明。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几千个日日夜夜沉淀积累的情感,不多日便无缘再续,怎能不令人

  • 我们的亲情不是童话

    我的哥哥大我6岁,如今已经68周岁了。从21岁起,他一大半的岁月都是在精神病院里度过的。“爸,我要考大学。”在我印象里,哥哥学习一直很好,老师说他是考大学的好苗子。那时候,父亲远在四川大西南当建筑工,月工资只有64元,他每月寄回家40元。一

  • 红绿灯下的爱

    “等绿灯亮了的时候才能过去。对!真乖!”“好了,小朋友们!请排好队跟阿姨走!”“一、二、一……一、二、一”景浩每天中午下班时都看见那个穿水绿色风衣的细挑身材女人守侯在红绿灯下,看见三五成群跳跳蹦蹦的孩子们走过来时,她笑盈盈地迎上去,像老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