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调包明英宗

调包明英宗

收录日期:2025-08-07 16:02:06  热度:8℃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调包明英宗!

奇货可居

明正统十四年,瓦剌骑兵三路犯境,首领也先亲率人马直奔大同。消息传到北京,年轻气盛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鼓动下带兵亲征,结果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土木堡之变”,50万明军伤亡过半,明英宗成了俘虏。

捉到天朝的皇帝,也先大喜,认为是奇货可居,就挟持着英宗想来闯边关,但守关将士却没有上当。明廷也采取紧急措施,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将英宗尊为太上皇,让时局稳定下来。也先带着英宗到处招摇撞骗,竟没骗到多少好处,一咬牙便率领瓦剌精锐骑兵直杀往北京,又被明军打败,只得狼狈逃回。

看着手里的英宗,也先也感到为难,留着吧,又没多大的用处,明朝已经有新的皇帝,这个旧皇帝已经成不了人质。可就这样放回去,也先又不甘心。

这时,明朝派使者来,希望将英宗接回去,也先觉得英宗已经没多大用处,不如换些财物实在。不过做生意讲的就是个利益最大化,也先也想知道明朝能为这个旧皇帝花多少钱,所以他狮子大开口,明朝来了好几批使者,都无功而返。

真假难辨

没多久,又来了一批使者,带队的是御史杨善。

杨善也知道谈判只是走过场,也先的胃口不小,可真要割地换人,明廷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双方就这样谁也不当真地谈了两天,杨善也算是交了差,准备打道返回。

这天一早,杨善临走前打算见英宗一面。来到大营里,看到从前坐在金碧辉煌龙椅上的英宗此时住在破毡房里,杨善虽恨英宗从前只信太监不听大臣之言,但也觉得可怜。

君臣相拥而泣,英宗拉着杨善的手说:“也先早有放我回国之意,你们快些想办法。告诉弟弟,我回去只想做平民,绝不会有争皇位的念头。”

杨善点点头,说:“臣理解太上皇的心,一定会想办法的。只是现在想问太上皇一些私话,不想让别人听到,可否让其他人先出去一会儿。”

英宗招了招手,让平时服侍的人出帐外,杨善也让随从们离开,只留下一名大胡子士兵,这才说:“也先虽然想放太上皇,可却向大明提出以城池交换。”

话未说完,英宗就吃了一惊,叫道:“什么?也先胃口竟然如此之大?”杨善点了点头,英宗叹息道:“如此说来,就算朕还能回去,也会变成第二个石敬瑭,背上千古骂名。既然如此,朕宁愿老死漠北,也不会将大明的国土拱手让人。”

杨善微微一笑,将身旁的兵士拉到身旁,伸出手一把将他脸上的胡子扯下来,笑道:“太上皇请看看,这人长得怎么样?”

英宗盯着这人的脸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叫道:“他,他是——”

三人谈了半个时辰,杨善才带着兵丁出帐,一行人来到也先帐里道别,骑着马踏上归程。走了两天,来到一处山谷,就听身后有人叫道:“大明来使听着,太师淮王有令,请留步。”众人回首,原来是一名瓦剌骑兵飞奔而来。

太师淮王就是也先,自从蒙古人被明朝军队赶至漠北后,内部发生分裂,但不管怎么分,蒙古人还是只承认成吉思汗后代才是合法的大汗,也先虽然实权在握,但也不得不立皇室的后裔脱脱不花为汗,只给自己加了个太师淮王的称号。当然大汗并没什么发言权,一切还是也先说了算。

众人停了下来,杨善迎上去问:“太师有什么吩咐?”

瓦剌兵跳下马来说:“我也不知道,太师只叫你们往回走,他很快就会赶来。”

杨善无奈,只得对众人说:“既然太师叫我们回去,一定有要事,说不定是好事呢!大家休息一会儿,再往回走吧。”众人都下了马,围到瓦剌兵身旁打听消息。

这时,杨善突然对手下的一名卫士使了一个眼神,那名卫士走到瓦剌兵身后,突然一扬手,一掌劈在瓦剌兵脖子上,那人哪想到使者们会偷袭,身子一歪倒在地上。

打晕了士兵,众人目光都望向杨善,问:“下一步怎么办?”

杨善道:“我们快离开这里。”于是大伙上马一路狂奔。

妙计救主

刚跑了一个时辰,就听一声炮响,一队人马横在路前,紧接着身后也是一阵马蹄声,一面大旗迎风飘扬。

无路可逃,杨善等人只得停了下来。追兵往两旁一分,中间走出一个人来,正是也先。

也先“哈哈”一笑,叫道:“杨御史,我们又见面了。”

杨善苦笑一声,问:“不知太师为何要追过来,莫非已经改变主意,要我等回去再谈太上皇的事?太师,如要珍宝,皇上会答应的,可要割地,大明的臣民绝不会答应。”

也先冷哼一声,叫道:“杨御史,别再装了,老夫来只想要一个人。”说罢抬手往人群中一指:“就是他,你叫他过来。”

所指之人,正是离开前曾和杨善一起跟英宗谈话的大胡子士兵。他一看也先手指着自己,只得走出来,问:“不知太师叫小人有何事?”

一名瓦剌兵走上前去,抓住士兵的胡子一扯,顿时出现一张白净的脸,也先“哈哈”笑道:“太上皇,我们瓦剌人待你不薄,何必这样私下逃走呢?”众人望去,这分明是英宗啊!

谁知“英宗”却叫道:“太师,小人叫王勇,绝不是太上皇,请明察。”杨善也急忙过来,解释这人的确叫王勇,并不是太上皇,只不过是长得实在太像,因此从军后,上司要求他必须戴上假胡须,以免让人产生错觉,这天长日久,大家也都习惯了他有大胡子的样子。

见两人说得如此肯定,也先也有些疑虑。大明来使走后不久,他突然得到一封密信,说太上皇已经被人掉包,急忙之间跑到英宗住所去看,发现英宗在生病,脸色苍白,而且喉咙疼得不能说话,就有几分疑惑,于是决定先将明廷来人追回来再说。

看眼前这士兵相貌和英宗很相似,也先一时也难辨真假,就问:“既然你们没将太上皇换走,为何我派兵去拦,你们却又逃走?”

杨善一脸无辜,说:“他又没太师的令牌,就一兵士,谁知是真是假啊,万一是冒充的劫匪,我们可不敢冒险啊!”

也先一时找不到理由来反驳,只得说:“劳请来使再回大营一趟。只要没说假话,我不会为难你们。”

杨善无奈,一行人只得又跟着瓦剌军回去。走了两天,回到了瓦剌的大营,来到英宗的毡房前。

此时英宗正躺在房前的草地上晒太阳,尽管他曾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当了一年多的俘虏,已经完全适应了平民的生活。看到众人来到,英宗很是奇怪,问:“你们还没有回去?”转身又对也先说:“太师,真对不起,前两天突然病了,喉咙疼得说不出话来,有些失礼了,幸好现在已经好了。”

杨善苦笑一声,说:“走了两天,又让太师叫回来了。”

也先看了看英宗,又看着那名叫王勇的兵士,觉得两人长得的确很像,几乎无法分辨出来。于是将英宗和王勇分开来问话,最后证实,杨善并没有骗人,英宗并不曾被掉包过,自己白白赶了两天去追人了。他不禁破口大骂,一定要将留假信的人搜出来。

看着也先眼里的疑虑,杨善将他拉到一旁,悄悄地说:“太师也别急,这人肯定是对瓦剌忠心的,只不过他是被骗了。”

也先有些疑惑,问:“他也是被骗?”

杨善点点头,说:“其实用王勇来换太上皇回去,确有其事。只不过这是皇上做给大明臣民看的,表明皇上并不想放弃哥哥,为此还大张旗鼓找与太上皇貌似的人。但臣出宫时,得到皇上的密令却是不能够真换,只说被太师识破,换不了人,就算给臣民一个交代了。估计送信来的人,并不知道皇上的真正用意,想必是为太师着想。”

听了杨善的解释,也先顿时明白了,难怪与大明谈判,对方总不肯加筹码,敢情根本不想让太上皇回去啊。想必留着英宗也没多大用处,就算交换对方也不肯出大价钱,还不如放人家回去,说不定还能引起大明内乱,让他们兄弟打个你死我活,到那时再派兵杀过去。

想到这里,也先叫道:“你们大明皇室也太小气了,好了,我就大方点,一点礼物都不要,放你们的太上皇回去。”

两天后,也先果不食言,下令放英宗回去,再不提任何条件,还派兵将英宗一行送到边境。

踏上大明的土地,杨善和英宗对望一眼,相视一笑。正如杨善所说,明朝大张旗鼓找与英宗相似的人,这事是真的,只不过皇帝朱祁钰并不想让哥哥回来,他一面派杨善等人用王勇去将英宗掉包,却暗中叫人给也先送信,让也先将人夺回,以此激怒也先,再也不愿意放人。但这事让杨善察觉,他一时无法获悉皇帝派来的人如何送信,知道掉包计根本无法将人救回,于是采取了另一个方式,干脆不掉包,但却让英宗装病,让也先疑惑,将他们追回来,然后告之实情。

如此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明着告诉也先见好就收,别再狮子大开口。但最后也先却无条件放人,却是他们意料外的事。

看着高兴的英宗,杨善心里也有一丝忧虑,虽然现在英宗只希望回到大明当一介平民,但世事难料,谁也不知道今后两兄弟会不会真闹出乱子来。

英宗回来后,一直受到弟弟的幽禁,几年后景帝朱祁钰病重,他才重新登上皇位。大明朝江山,倒也没有造成大的动乱。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如果大家有好的故事可以联系小编,小编会为大家整理分享!QQ:1121980541

猜你喜欢

  • 梅大井的由来 朱元璋巧破瘟疫

    千百年来,民间涌现出了很多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传说,梅大井就是其中一个。相传,朱元璋在17岁入寺出家之前遇上了大旱和蝗灾,瘟疫横行,朱元璋本来就是小农民一个,受次一难已经无法维持生活,只好在皇觉寺当了和尚,只求一口饱饭。谁知道啊,出家以后不到

  • 唐高宗是如何坐上皇位的?他是怎样的一位皇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唐太宗去世之后继承皇位。他虽然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儿子,出生嫡系,但是既不占长,同时也不是最受宠的儿子,那么为什么最后皇位落到了他的身上呢?要说唐高宗的继位,用一句话形容再合适不过了,那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为

  • 唐太宗到底有多宠爱晋阳公主?她的驸马是谁

    重男轻女是中国封建时代常态,甚至于在现代也有不少家庭是这样。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公主,宠爱远超皇子,甚至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由帝王亲养的公主。这位得帝王极致宠爱的公主,就是唐太宗最小的嫡女晋阳公主。知道了主人公的名号,那么问题来了,晋阳公主到底

  • 晋阳公主的母亲是谁?如何评价唐晋阳公主?

    人物档案姓名:李明达别名:兕子封号:晋阳公主国家:唐朝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唐朝出生地:长安出生日期:公元633年逝世日期:公元644年父亲:唐太宗李世母亲:长孙皇后同母哥哥:李承乾、李泰、李治同母姐妹:李丽质、城阳公主、新城公主职业:唐朝公

  • 唐文宗生母萧皇后简介 萧皇后是怎么死的?

    萧皇后即唐朝贞献皇后萧氏,原本是唐穆宗还是王爷时的妃子,偶然被唐穆宗宠幸,后来生下唐文宗。唐穆宗继位之后为妃,唐文宗继位之后,被尊为皇后。人物档案姓名:萧氏名不详号:积庆太后谥号:贞献皇后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唐朝出生地:福建出生时

  • 毒后吕雉也敢给刘邦戴绿帽?刘邦知不知道这

    吕雉是历史上著名的毒后,她是中国古代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后宫女子,史书总是极力润笔于她如何折磨戚夫人,如何压制汉惠帝,又是如何谋图刘家天下的,但是却极少人提到她是如何从一个千金小姐一步步变成权倾天下的皇太后的。吕雉这一生一共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男人

  • 光武郭皇后郭圣通生平简介 郭圣通结局为何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至理名言,流传至今,然而,当他迎娶了心心念念的阴丽华以后,两人相处不过三个月他便因工作原因出差去了,等他再次出现在阴丽华面前的时候,已经两年时间过去了,刘秀竟然另娶他人,还与那女子

  • 唐太宗十四女新兴公主简介 新兴公主为何被

    唐太宗是唐朝非常强悍的帝王,早在当初唐高祖李渊起兵之时,就建立功勋。后来更是由玄武门之变血腥上位,开创贞观之治。唐朝公主地位不低,用来和亲的公主多为宗室女,而真正的公主用来和亲的少之又少,更何况是在唐太宗时期了。这样一位铁血帝王,对外政策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