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虎父、犬子和女婿经济

虎父、犬子和女婿经济

收录日期:2025-08-13 02:57:01  热度:9℃

话题是从某个深夜的酒局开始的。在座的几位,除我之外,都是年过六旬卓然有成的民营企业家,时常会出现在一些报纸杂志上,矜持地同公众挥个手打个招呼什么的。说来也算有趣,若将媒体上出现过的国内中年以上的民营企业家照片汇总到一起,你会发现,高矮胖瘦性别长幼种族肤色的外表差异之下,衣装鲜亮表情尴尬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点,看得久了,那些人都会变成一个模样,也不知道可不可以称之为新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集体表情。

他们脸上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皱纹里,隐约透出几分自信、狡猾、忐忑、狂傲、疲惫、沉稳、悲凉,因人而异,不一而足。那天在我身边的就是这么几位。

酒意阑珊,一位满头白发的企业家一声长叹,引出话题,他正为自己企业后继无人而惆怅万千。他说不知道百年之后,该将自己一生打下的锦绣河山交到谁的手里,也不知道他唯一的儿子,此刻正在某个著名的夜店里,陪伴着哪个刚刚出道的女明星。

他的话让在座的几位纷纷说起类似的烦恼。掐指一算,他们到了退休的年龄,好端端的一个酒局成了比惨大会。

一位试图栽培儿子继承大业,谁知道儿子对商业毫无兴趣,逼得急了,索性跑到美国不回来了。另一位的儿子倒是野心勃勃,只不过人家对名车和美人更感兴趣,商业的名词只是他愚弄生活的不二杀器。第三位说你们谁有我惨?他恨不得在某家五星级酒店包上一个房间,将自己的宝贝儿子关进去,毒品、女人管够,让他自生自灭,省得四处惹是生非。他言犹未尽地补充一句:那个孽障,早晚得给我惹大事。

最后一位用同样的一声长叹结束了比惨:你们好歹还有儿子,是好是坏,字号和城头的旗帜最不济也是几十年不变。我守着一个宝贝姑娘,和平演变迫在眉睫。于是大家陷入了一片沉默。

一个调查说,在未来的5到10年间,中国有300万家民营企业要进行改朝换代,预计有30%的企业会顺利地实现权力交替,70%会有各种问题,严重的,甚至会面临生死存亡。调查结果显示,在那些被称之为富二代的未来的企业继承人中间,精英不多,只占3%左右。玩物丧志胡作非为的也同样不多,绝大多数属于芸芸众生。

机缘巧合,几位老哥的倾诉就是活生生的佐证。我心中对他们要建立千秋功业万万年的理念并不认可,现成的老话摆在那里,富不过三代。也不忍心去质问他们不用想也猜得出来的财富积累过程,当下类似的追究总会被引到莫测的哲学范畴,既然称不上虎父,也就不用再去数落犬子;更想不出恰当的话语来抚慰他们,真有那个本事,我早就改行算命去了。

日本也许能给人些借鉴。

三井集团创始人三井高俊有句名言:宁可要女儿也不要儿子,因为有了女儿我可以挑选儿子。由此改革了日本家族企业的传承方式,使儿子并不一定成为接班人。如果他选中的不是亲生儿子,就让女儿先嫁给被选中的年轻人。婚后举行仪式,女婿改姓三井,并由女婿宣誓作为三井家的养子,他会为了三井家族的利益而做出最大的努力。

估计那几位企业家也听不进去这个故事,那样岂不是江山变色?有我们的日常生活为证。在现实中,我们总会把很多舶来的名词写到书上,也就局限于写到书上,然后坚定不移地我行我素,据说,这就叫中国特色。

猜你喜欢

  • 伟大的朋友不溺爱你

    是什么让一个人成为你伟大的朋友呢?是因为他支持和接受你的行为方式吗?或者是因为他敢于抓你的痛处,并要求你做得更好?几年前,我经历了一次糟透了的签名售书活动,这让我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懂得了朋友的真正含义。那次活动没有多少人参加,这是让任何一位作

  • 不完美的母亲,完美的爱

    中午,她又去学校的门口卖盒饭。隔老远,蔡小美就听到她在大声吆喝:“美味养颜,活色生香,营养搭配,保证干净卫生,都来买啊!”她的声音很有穿透力,在嘈杂如潮的学生中,仍然能独树一帜。蔡小美不屑地想,说破大天,不就一个破盒饭嘛,难不成因为绘声绘色

  • 痴情鱼

    她和他相识缘于一对痴情的红鲤鱼。那时,她刚大学毕业,在一个政府部门上着朝九晚五的班,由于一时还不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因而,一到休息日,她便打点行李行走在乡村,尽情地放松心情。那一天,春光明媚,她扎着马尾松,一身牛仔,引吭高歌在黄绿交错的田埂

  • 沉默的父亲

    同学们常常用我的名字编歌谣讥笑我:“天福天福,过年无肉;天福天福,穷得没裤。”我很气愤。但他们唱的都是实话儿,我家里太穷。住在生产队废弃的仓房里,祖母、父亲和我相依为命。另外还有一群饿得吱吱叫的老鼠。父亲驼背又哑,他却也懂得疼我。父亲每次去

  • 大宋玉雕手

    一江南香梅镇有两个做玉器的大师,一个叫艾玉,一个叫杜虎。这年夏天,他们接到皇帝的谕旨,要两家各设计一件玉器,赢得皇帝青睐的将被封为“大宋玉雕手”。艾玉、杜虎两位大师铆足了劲,决心一较高下。这天早上,艾玉刚起床,就有人敲门进来,这人拿着一大包

  • 真正的人性必须懂

    我们常在学术界听见研究生抱怨:“某教授发表的论文,根本多半是我写的。他只是定个题目,全是我做的研究,偏偏到后来挂他的名。”这种事情是不少,但我们也要想想,当那个教授在做研究生的时候,是不是也曾经帮他的教授做研究呢?有一些“伦理”是长期发展出

  • 办法就是活法

    父亲是位农民,60岁那年,他开始忧心忡忡,没有劳保、医保,老了怎么办?后来他有了梦想,希望能在城里找一份看门的工作,坐在传达室里看看报纸、听听收音机,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那将会非常幸福。而同村的一位老人,看了多年单位大门,却从城里回来

  • 爱那个站在你身后的人

    一个设计师,她的时装设计走进了米兰春夏时装周,在时装界声誉鹊起。但是他的老公普通,是一个小公司职员。每天,男人为她做饭、煲汤、洗衣。她回家,他还为她放好洗脚水,给她捶背。这样一个有才、有貌、有地位的女子怎么甘心嫁给一个只能骑着自行车上班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