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噢,幸福原来源于简单

噢,幸福原来源于简单

收录日期:2025-08-08 01:07:04  热度:10℃

幸福是什么?怎么样才幸福?我们一直在努力向大家诠释,希望通过下面的故事进一步向大家说明:

从前有个渔夫,他每天下一次海,每次总是撒下一网,无论捕捞到鱼的多寡,他从来不撒第二网。有人问他:“为何不多撒几网呢?多撒几网,就可以捕捞到更多的鱼,换更多的钱。”渔夫说:“有了更多的钱,又能怎么样呢?”那人说:“那就可以幸福快乐地生活了。”渔夫说:“我每天撒下一网,已足够一家人衣食无忧了。闲暇时,我可以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也可以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我觉得我已经很幸福了,又何必要捕捞那么多鱼呢?”这个富有哲理性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幸福与否和财富的多少并不成正比,简单的生活常常孕育着幸福。追求幸福是人之常情,但许多人寻来觅去,耗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虽然官不小了、钱不少了,他们并没有感到幸福,因为他们的欲望永无止境,物质生活虽然丰富,精神上却日益枯萎、空虚,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美国作家丽莎·普兰特说:“幸福来源于简单生活。简单其实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哲学,当你用一种新的视野观察生活、对待生活,你就会发现简单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人生在世所求无多,弱水三千,只饮一瓢;广厦千间,夜眠八尺。茅屋草舍无妨我襟怀,布衣百姓不碍我高洁。前面提到的渔夫,所以感到幸福,就因为他欲望不高,生活简单。那些高官、富翁所以感到烦恼,因为他们欲望太强、太盛,“欲壑难填”。人一旦被物质、金钱、名誉、地位、美色所累,就会活得很累,就不会感受到幸福。人越生活简单,就会活得真实、轻松、自由、潇洒,就会感受到无穷的幸福。

我们所说的生活简单,并不是反对提高生活水平,更不是提倡人们去过苦行僧般的清贫生活。而是说不要欲望太盛,标准过高,不要盲目与他人攀比,应把自己幸福的标准定得尽可能低点再低点。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工作干,早晨平平安安出门,晚上平平安安回来,这就是一种幸福。有了这样的幸福标准,你就会感到幸福无时不有,无所不在。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常怀一颗平常心,有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


猜你喜欢

  • 父亲不知道的事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土里刨食的农民,他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对孩子的爱,却并没有因为没文化就少一分,事实上,他的爱,与别人一样浓烈。读高中时,一个周末,我从家里准备去学校。临行前,父亲递给我十元零花钱后,又兴高采烈地给我两盒蜂王浆。这蜂王浆,对一贫

  • 谁为谁洗澡

    每个周末都会去那家洗浴中心。我整理衣柜时,又看到了那祖孙三代。三十多岁的女人扶着六七十岁的母亲,旁边是十多岁的女儿。女人拿着一个小塑料凳,扶老人进了浴室,开了水管,调好水温,待老人坐下,方才折回。她又帮女儿拉下紧绷的毛衣、毛裤,孩子像条鱼一

  • 一只让人流泪的水缸

    朋友乔迁之喜,我们前去祝贺,在她一百多平米的房子里,摆放着许多新潮的家居用品。忽然我发现在卧室里有一样东西极不适宜地立在那儿,它是一只一米多高的水缸,很旧的颜色,缸口处还有许多裂痕。就因为这只缸,整个房间的布局和格调全被破坏掉了。这时朋友走

  • 婚礼上的颤抖

    我是在最近的一次参加婚礼的晚宴上注意到那一幕的——这个很短的仪式落在我心里,让我觉出疼痛与残酷。在他走下仪式台后,婚礼上更热烈的掌声与喝彩此起彼伏,人声鼎沸的宴会,绚烂得似放了烟花。人们会很快忘记这位老人,因为他不是盛宴的主角,他不过是最后

  • 母亲的眼泪

    有生以来,我只看见母亲流过一次泪。那个时候,我常常为母亲感到自卑。她是个清洁工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每天沉浸在米又涨价了之类的琐事中,生活的重担压得她的头发挤尽了最后一滴墨汁,全白了。患了绝症的父亲死得很早,留下的惟一遗产是似乎一辈子也

  • 先认输的总是父母

    母亲常常给我们讲她与父亲的爱情故事。她与父亲是在春节对歌的时候认识的。那时老家的春节,邻村邻寨的小伙和姑娘们都会聚集在山梁子上对歌,父亲的歌唱得好,母亲听到,就悄悄喜欢上了父亲。她在人群里使劲地鼓掌,父亲也注意到了人群中一脸阳光的母亲。后来

  • 做煎饼的老人

    杭州的夏天,像是热恋中的少女,酝酿了太多的不可捉摸。坐一段不长不短的公交,便可能穿越几个晴天和雨天,有如一段浪漫的旅程,倒算是意外惊喜。但裸露在豆大的雨点之下,奔波于生计的摊贩们,便只有恼怒和狼狈了。然而也有例外。那是一对卖煎饼的老夫妇,每

  • 萝卜爱情

    父亲跟母亲谈恋爱的时间是1967年元月,时值文化大革命爆发不久,全国一片混乱,百姓苦不堪言。那时候,粮店里的米,副食店里的肉、豆腐,百货店里的肥皂、布匹以及煤铺里的煤等生活物资均要凭票供应,普通人家的生活清苦至极。我家住在城郊的小菜园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