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是我的就要还给我

是我的就要还给我

收录日期:2025-08-08 02:12:40  热度:10℃

李晓兰是一个师范大学刚毕业的学生。都说现在的工作不好找,这不她也在求职的大军中“漂泊”了两三个月,最后靠熟人的帮忙,她终于在一家城镇的小学里教三年级一班的语文,兼班主任。

这工作有了,可是要把它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晓兰忙前忙后,经常忙到深夜,可是学生的成绩依然不理想。可能是生活在城镇又或许是年纪太小,这里的孩子只把读书当成父母给的任务,没有一点奋发图强的意识。这可把李晓兰急坏了,身为班主任又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这会让她在年度的总结大会上遭到批评。这个时候,她不禁看到二班学生包揽了年级的前几名。二班是一个转正的民办老教师带的,李晓兰也顾不上什么面子了,提了几斤水果就直奔老教师的家里去请教去了。

老教师一看到李晓兰,也没有很惊讶,仿佛知道她要来似的。笑呵呵的请李晓兰进屋后,老教师说:“我就知道你会来。”“您早知道?”李晓兰有些不敢相信。老教师笑而不答。李晓兰也不纠缠这个话题,开门见山的问老教师的教书秘诀。老教师说:“你太年轻,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心思,你知道选择的孩子最讨厌什么吗?”李晓兰一下子被难住了,最讨厌什么?这她可没想过。“那你改试卷的时候,给学生们的分数是用加分还是用扣分?”老教师接着说。李晓兰不禁愣了一下,心里嘀咕:这个有区别吗?不过她也不隐瞒,说一直以来用加分的方式。老教师用手抬了抬下滑的眼镜,说:“你回去试试用扣分的方式,或许能行。”“这?有什么诀窍么?”李晓兰一脸的疑惑。老教师笑着说:“你以后应该就会明白了。有些事还是需要自己去感悟。”既然老教师不想多说,李晓兰也不多加纠缠这个问题。两人又聊了一些有关教学的问题,当李晓兰看到墙上的时钟敲响十一点的时候,怕影响老教师的休息,赶忙起身告辞。

回家的路上,李晓兰一直在想着,“扣分,就比加分好么?”“这两者没区别吧?”突然,这个时候后面一个人猛地撞了李晓兰一下,她一个重心不稳摔倒在路边,那个人也不扶她,抓起李晓兰掉在地上的包就跑。李晓兰一下子回过神来,也来不及拍身上的泥土,一个起身就边追边大喊:“抢包了,抓贼啊…….”晚上十一点多,路上行人虽然不多,但也有那么几个。看到这一幕,有一个小伙子急忙追了上去。

跑了好长的一段路之后,那个抢包的看逃不掉,就急忙把包丢一边,人却跑了。小伙子看到包,就停了下来。捡起包,拍了拍上面的泥土,等着李晓兰。过了好一会,李晓兰才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缓了一下,赶忙向小伙子道谢。“不用啦,快看看有没有丢什么。”小伙子把包递给她,急切的说。看着他那个样子,李晓兰不禁笑了出来,说:“不用啦,其实包里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啦。”小伙子一听,也傻笑起来,然后问:“那你还追的那么拼命啊?”李晓兰不好意思的说:“这可是我的东西耶,他凭什么就抢过去啊?”说到这,小伙子和李晓兰都笑了起来。突然李晓兰眼前一亮,或许她知道老教师的话中含义了。想到这,李晓兰不禁心情大好,和那个小伙子边走边聊。她这时才知道小伙子名叫王易杰。两人就这么走着回去,路灯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

这一天,李晓兰将一摞试卷放在桌上,清了清嗓子,对同学们说:“这次的考试,你们要注意看一下你们被老师扣了多少分,而这些分数本来都是你们的。”“分数本来是我们的?”学生们一听这话都议论纷纷,第一次听到这么新鲜的说法。“是的,你们本来都有一百分。而现在的分数是被我扣分后的成绩。你们要把属于自己的分数夺回去!”李晓兰越讲越大声,好似在鼓舞一群战士去拼命战斗。有的学生被说得热血沸腾,而有的学生觉的很好玩,但大多都受到了鼓舞,一个个都坐得很端正……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一班的成绩大大的提高,因为学生们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对李晓兰说:“老师,请把属于我的还给我!”

这一天,王易杰来到李晓兰的办公室,看到李晓兰满面笑容的看着学生们的成绩,他悄悄的来到李晓兰的身后,轻轻的说:“李老师,学生们把属于你的辛勤努力的荣誉还给了你。你是不是也应该把属于我的还给我了啊?”李晓兰先是一惊,而后羞涩的点了点头,继而甜蜜的靠在了王易杰的肩膀上。

猜你喜欢

  • 余裁缝巧制慈禧衣

    清朝年间,慈禧太后执掌政权,垂帘听政。她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却不关心民间疾苦。在她七十大寿之际,竟不惜工本,命全国各地高级裁缝进京为她精制一件万寿锦衣。很快,几百个有名的裁缝会师京都。根据祖传规矩,一齐奏请慈禧:要量体后再裁料制衣。不料慈禧

  • 雌雄剑的传说故事

    春秋时期,越国被吴王打败,越王勾践负辱在吴,卧薪尝胆,终于取得了吴王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勾践记恨在心,他一面继续讨好吴王,贡奉古木修筑姑苏台,选送绝代佳人西施给吴王,巧施美人计;一方面富国强兵,暗自铸造精良兵器。勾践为使自己有一把世上独一无

  • 民间故事:一幅壮锦

    从前,在大山脚下住着一位老妈妈和她的三个儿子。老妈妈织得一手好壮锦,靠卖壮锦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有一天,老妈妈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那画上有田园、房屋、花园、池塘和成群的鸡鸭牛羊。老妈妈满心喜欢,就买下了这幅画。她决心把画上那美丽的村庄织

  • “三潭印月”的来历

    西湖里有三座石塔,象三个宝葫芦一样,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每到中秋之夜,明月当空,人们喜欢在石塔的圆洞里点上灯烛,把洞口糊上薄纸,水里就会映出好多小月亮,月照塔,塔映月,景色十分绮丽。那就是有名的“三潭印月”。那么,这三座石塔是哪里来的呢?

  • 梅花碑的传说故事

    早年间,杭州有心灵手巧的老石匠。这老石匠凿了一辈子的石头,雕了一辈子石头,胡须头发都白啦。别的什么也没有,只落下一身好手艺,在杭、嘉、湖三府出了名。老石匠年纪老了,背驼啦,眼也花啦,但他仍旧天天上山。有一天,老石匠在南山脚下发现一块白花花的

  • “猫儿桥”的传说故事

    从前,杭州琵琶街拐弯的地方有座桥,桥边住着一个老皮匠。老皮匠是个孤老头儿,家里养着一只猫。这只猫通身光秃秃的没有几根毛,难看死了,它不会捉老鼠,懒得连叫也不高兴叫,一日到夜闷声不响地伏在老皮匠脚边打瞌睡。邻居们看着不顺眼,都劝老皮匠:“趁早

  • 赵州桥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的赵州,就是现在河北的赵县。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桥,看去像长虹架在河上,壮丽雄伟。民间传说,这座大石桥是鲁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桥,看去像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条小白龙,活灵活现,传说这座小石桥是鲁班的妹妹鲁姜修的

  • 厨师扎西旺堆的故事

    扎西旺堆是国王的老厨师,他不仅有绝妙的烹调手艺,做出的饭菜叫国王和他的宾客啧啧称赞,而且为人正直,从不在国王的耳边说这说那。想不到他这种行为,引起了首席大臣晋美刀登的忌恨。有一天,王宫里举行盛大的典礼,来自各地的头人、牧主、商人,正排列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