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柔韧的抗衡

柔韧的抗衡

收录日期:2025-08-07 20:27:23  热度:9℃

舅舅喜欢用深山里的龙须藤编织栗篮,而我对龙须藤是不屑一顾的,认为它过于柔软,是那种攀附在树身上的寄生藤,没有骨气。于是,编篮时,我执意选择一种径直向着阳光生长的荆条,阳刚而秀颀。

篮子编好后,就派上了用场。采板栗时通常要从高高的栗子树上抛下来,不几天,我编的荆条篮就因反复撞击坚硬的岩石而变形溃散。令人惊奇的是,舅舅编的篮子却完好如初。看我迷惑不解的神情,舅舅微笑着说:“有时候,柔韧比刚硬更具优势,如这两只篮子,当牢固结实的荆条篮被摔得崩溃、断裂时,柔韧无比的龙须藤篮却伸屈自如,不折不挠。”

如果生命也是一只篮子,如果它正遭遇苦难、挫折的撞击,我们也许宜选择柔韧来做心灵的防护网,它比刚强的对抗更不易受伤,更能承受命运的挤压。

滴水穿石,功夫在于水的韧性;以柔克刚,是赞誉温柔的力量。太阳总比风的力量大,它会让穿棉服的老人顺服地脱掉衣服。柔韧不是软弱,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坚强”。当你与困难交臂的时候,会一时想摆脱困境一逃了之,结果无论如何也躲不开“如来佛”的手掌心。所以,拿出韧性与困难抗衡是明智的选择。朋友,用柔韧做帆,用坚强为舵,你人生之舟就会扬帆远航!

猜你喜欢

  • 势如破竹的故事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

  • 司空见惯的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吟诗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刘禹锡,他中了进士后,便在京 做监察御史;因为他的名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 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闻名,邀请他饮酒,

  • 水深火热的故事

    出处《孟子·梁急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释义 好像掉进深水和烈火之中一样难受。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 苦 故事 战国时,燕王哙改革国政,把君位让给相国子之,将军市被 和公子平不服,起兵攻打子之,爆发内战。 燕国大乱,齐国乘虚而

  • 双管齐下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燥,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燥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他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

  • 天衣无缝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叫郭翰的先生,他能诗善画,性格诙谐,喜欢开玩笑。盛夏的一个夜晚,他在树下乘凉,但见长天如碧,白云舒卷,明月高挂,清风徐来,满院飘香。这时,一位长得异常美丽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 郭翰很有礼貌地问:“小姐,您是谁?从哪来

  • 天下无双的故事

    出处《史记·信陵君列传》始吾闻夫人弟公于天下无双释义 天下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故事 黄香是湖北江夏人,母亲早死了,父亲是个小官员,父子二 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清苦。黄香知书达理,对父亲十分孝敬,在 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把床

  • 天罗地网的故事

    出处:元曲选·李寿卿《伍员吹萧》 若不是华建来说就里,白破了这厮谎,险些儿被赚入天罗地网。释义:罗”是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比喻包围得非常严 密,无处可逃。故事 元代的李寿卿创作了一个杂剧,名叫《伍员吹萧》

  • 天真烂漫的故事

    出处: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五·郑思肖》工画墨兰,尝自画一卷,长大会,高可五寸许。天真烂漫,超出物 表。释义:天真”指单纯;烂漫”自然的意思,这则成语常用来指人 心地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