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巧遇

巧遇

收录日期:2025-08-07 21:46:34  热度:8℃

老张,一个上世纪50年代的老党员、踏实肯干,多次被评为单位的劳动模范。

大黄,一个上世纪30年代的老暴发户,善于经营,赚到了不少黑心钱。

一天,时间混沌的机器出现了一个小小的BAG,飞速转动的时间轮把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人转到了2010年。命运给了他俩从头再来的机会……

老张、大黄是一个职业,是做水产养殖的主户,这几天两人都看上了当地小县城的夏花水库。通过打听,得知当地县政府将该水库的养殖使用权交给了张家村村委会,并给其颁发了养殖使用证。凭借两人的以往的人生经验,两人都分别开始了承包前的准备工作。老张准备了厚厚的一叠申请材料,将自己的承包水库的想法和养殖计划都写好,然后交到了张家村村委会的丁书记手里,丁书记很和蔼,看着老张厚厚的申请材料,一个劲地夸老张准备充分,在老张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丁书记末了给了句准话“水库的养殖就应该交给你这样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士,老张,你放心,我们村委商量一下,过两天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听了丁书记这番话,老张美滋滋地回到家里,开始了紧锣密鼓地准备。

大黄听说老张开始张罗了,匆匆准备了一下,也来到丁书记的办公室,说明了的意图。丁书记细细地打量了一下,显得比较严肃,“水库的养殖申请的人很多,我们需要看看谁准备的更充分,你先回去,过两天等消息吧!你懂得…”大黄貌似听懂或看懂了什么,起身道谢后,就往附近的农村信用社去了。

两天过去了,夏花水库的承包人确定了,大黄成为了夏花水库的承包户。

看着大黄成为了水库的养殖承包户,老张迷惑了一阵。不过老张很快打听到,就在紧邻张家村的大哨村有一个秋棠水库,这个水库没有人愿意承包。听当地的村民说,所有在这个水库养过鱼的人都赔了,因为这个水库有个水怪,而且会吃鱼,鱼总是越养越少。老张实地考察了水库并了解了当地的气候后,自信的与大哨村村委签订了水库养殖承包合同。

就这样,两人都开始了淡水鱼养殖,英雄所见略同,两人选定的养殖鱼种都是当地名菜酸菜鱼的主打鱼种——草鱼。为了增加亩产量,大黄在鱼塘了放了更多的草鱼苗种,老张则是采取了以草鱼鱼种为主,鲫鱼、鲢鱼为辅的立体套养模式。饲料方面,老张以青饲料和鲜嫩材料为主,专门在池塘边的空地上种植苏丹草等草鱼爱吃的草料,每次喂多少采多少。大黄为图省事,从当地农民那里廉价收购了大量草料,久而久之,由于草料存放过久,有些草料霉烂变质了。

两年时间过去了,时值初夏的一天,阳光明媚、暖风习习,夏花水库和泥湾水库都迎来了几位客人。当地主管渔业养殖监管的袁科长带队来检查水库的养殖工作情况了,他们首先来到了夏花水库,袁科长和检查人员在提取水样时,鼻子里隐约闻到了鱼塘里淡淡腥臊味。几人又来到了鱼塘的饲料房,耳朵了全是嗡嗡的声音,喂鱼的草料简直成了苍蝇伴侣。袁科严厉地呵斥到“大黄,你就是拿这些饲料喂鱼的?!”大黄听了,即笑脸相迎“袁科,您误会了,这都是不用的饲料,马上就要扔掉的”“一定要保证人民的食品卫生安全”“那是那是”“过两天等结果吧…”

离开夏花水库,袁科一行又来到了老张的水库,走在水库边上,享受和蔼的阳光、凉凉的清风,还有水库边上绿油油青草的清香,袁科的心情甚好。在提取了水样和饲料样本后,袁科发话了“老张同志不愧是老党员,懂技术、懂管理,鱼塘管理很好啊”“领导过奖了,现在都讲究科学养殖吗”“嗯,别人在这里养鱼都是越养越少?”“哈,那是因为别人没有那个东西。”随着老张的话音,袁科的目光落到了两张水库出水口的两张大网上。原来这个水库的出水口的岸沿较矮,夏季雨水多的时候由于排水不及,水库水位经常会漫过岸沿,这时候鱼就顺水而下跑走了,老张在出水口的位置架设了两张高高的大网,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还以为水库里真有水怪!”“我刚开始也疑惑呢,后来观察发现了这个情况。”“嗯,过两天等结果吧,你很有一套,你懂得…”话说完,袁科就带队离开了。

过了几天,夏花水库和秋棠水库的检查结果都下来了,大黄得到了一张绿色养殖示范户的红色奖状,老张得到的是一张限期缴纳罚款的白色通知书,理由破坏原有生态,猎杀珍惜生物。

时光荏苒,经过漫长的等待,两人都即将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再过几天,夏花水库和秋棠水库都要起塘了。大黄美滋滋地想着肥肥的草鱼和花花的钞票,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了,这不早上4点钟就闻鸡起舞,跑到鱼塘边上去畅想了,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大黄似乎看到了花花的钞票在向他招手,一闪一闪地,开始是一簇一簇的,后来就一片一片的,大黄越想越高兴。这时候大黄耳边传来了模糊的声音“大黄,你的鱼塘发塘了,还在美呢,赶紧增氧!”这是大黄回过神了,定了几眼后。大黄感觉后背都发凉了,“天啊!。”大黄鱼塘中的草鱼潜到了水面,在水面上露出大嘴,大口大口地喘气呢。原来为了增产,当时大黄在水库中放了过量的鱼苗,现在鱼大了,单条鱼耗氧量大幅增加,又加上这几天当地天气酷热,水温高,风小,空气不流动等原因,造成鱼儿缺氧,所以都跑到水面抢氧呢。

大黄赶紧跑到增压泵控制开关前,调大增氧泵的工作功率,但已经来不及了,鱼儿一个接一个的翻白肚了,几个小时的功夫,大黄的两年半的心血全白费了。

大黄沉默了,但他没有消沉,他在琢磨。不一会儿眼前一亮,大黄指使工人把水库中的鱼都捞了出来,随即给县里生产鱼干的小作坊老板打电话,约定晚上一起聚一聚。一人想的是便宜的原材料,一人想的是两年的养鱼成本,两人在酒过二巡后,就很快苟同了。就这样翻白肚的鱼儿,经过削片、烘烤、作料等几个简单的环节,来到了当地民众的餐桌上(在鱼干上市前,当地主管食品生产安全的几位小管都收到了两箱当地产的上等好酒)。

点着收获的钞票,大黄心里踏实了很多,心里想着,看来自己前半辈子没有白活,以往的生活经验帮了他大忙,看来不管哪个朝代大家都喜欢包包,钱字当先、利字当头啊!

这两天老张也在纳闷着,心想着这两年自己的经历和遭遇,怎么就和他刚开始干革命的时候不一样呢。不过由于鱼塘的事情忙,老张也没时间细想,有一条老张是坚信的: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肯定还是好干部多,自己是不巧遇到了几个夹在党内部的寄生虫。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当地医院的急诊科一大早来了几个患者,症状相同,都是剧烈的腹胀疼。过了几个小时,陆续地又来了十来个,到了晚上,已经来了50多个症状相同的患者,几个严重的患者还被送进了急救室。当地的安全应急机制随即启动,经过询问和摸查,罪魁祸首锁定到了鱼干上。过了两天,大黄就被刑事拘留了,随后的一段时间,当地主管渔业、食品生产安全的单位和相关人员都受到了处分,张家村的丁书记也被撤换了。

老张呢,因为他水库出产的草鱼体型好、味道鲜,在当地积累了很好的口碑,老张进一步扩大的养殖规模,不仅又承包了夏花水库,隔壁几个村的鱼塘也被老张承包了下来。当地政府给老张授予了守法经营、科学养殖的先进个体称号,还给老张与水产养殖研究所搭上了对子,几个专家免费给老张做技术支持。回想着这几年的经历,老张欣慰的笑了,白色的纸面难免有几个污点,不要应为几个污点而忽视了整张白色的纸面。

猜你喜欢

  • 蝎子王

    黄河边上的葭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城。每到春夏,会从山墙的缝隙或沟壑的片岩间钻出大小迥异的褐色蝎子,全身通红,形似琵琶,当地人谓之赤尾将军。这赤尾将军在青黄不接的年月成了老百姓碗里的一道美食。大家拔去毒刺,直接用盐渍过,晾在柳条簸箕上。黄土高

  • 灵鼓

    南宋绍兴十年七月十四日,颍昌城西,岳家军在统制王贵的带领下,与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步兵将士王翰左手提斧,右手拿刀。上砍金兵,下砍马足,此时的他,身上几处受伤,可全然不顾,依然奋力拼杀。忽然,两匹战马夹击而来,马上的金兵手握金枪,铆足了力

  • 三个锦囊

    从前,有个落泊秀才,虽然屡试不第,但是通晓古今,博学多才,尤其精通算命看风水,在本地小有名气。秀才的儿子陆川多次问父亲,为什么给财主乡绅都找到了风水宝地,让他们人财两发,却不给自己找一块地来改变穷困的命运呢?秀才每次都是神秘地笑着说:天机不

  • 打个电话不是小事

    结婚后才发现,老公别的地方都还好,就是单身生活过惯了,脑子里没有家庭观念。比如出差从来不给我打电话报平安,加班晚归也不提前告诉我一声,俨然不把在家里牵挂、等候他的媳妇放在眼里。气愤之余,我决定好好治治他。他不是说他不打电话是以为一忙起来就忘

  • 诡绣

    明洪武年间,梅花镇上来了一个叫花女,她衣衫褴褛,每日拿个碗,拄根竹拐,从东门街路过。每次路经云梦娘的院门时,她都会停一会儿,紧盯着那紧闭的院门,仿佛要看穿那扇门,没人知道叫花女的用意何在。如果有人问她是不是认识云家,叫花女就摇摇头走开。这天

  • 捡树叶的母亲

    深秋的夜晚格外宁静,晚饭后,我和母亲一起出门散步。秋风骤起,枯叶簌簌而落。路上铺满了黄色的叶子,走上去感觉脚底软软的,很舒服。母亲看到满地的枯叶,脸上露出笑容,居然兴奋地对我说:“看到这些树叶,真想捡啊!”我奇怪地问:“为什么呢?捡树叶干什

  • 我是你最好的乘客

    那辆越野车,就这么突然横亘在了索索和安俊之间,像沟壑。【不着急,两位慢慢商量】因为买车的事,结婚半年后,索索和安俊第一次产生了分歧。索索喜欢白色、线条柔和流畅的款型,当然要自动挡,索索刚刚拿了驾照,对手动挡深恶痛绝……所以去到4S店,索索便

  • 婚姻的下半场

    接到一张喜柬,是杰的儿子大婚。望着红红的请柬上邀请的人中,杰的名字后紧跟着秀,我欣慰地笑了:破镜终于重圆。秀是我的同事。她比我年纪大,对人热情真诚。二十多年前,我俩一见如故。秀的爸妈是市医院的专家。老公杰是“凤凰男”,家境穷,姐妹多。但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