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我曾以为,他不爱我

我曾以为,他不爱我

收录日期:2025-08-08 01:12:23  热度:8℃

年前,我又和他吵了一架,不记得是因为什么,反正在他眼里我总是不够好。以前,他只要一大声说话,我就害怕地不敢吭声。我甚至觉得:这些年,除了钱,我不欠他什么。上大学后,我开始反抗,他反而变得不那么计较,很多时候他只要一说不过我,就不吭声,反倒成了我欺负他。以前每次吵完,谁也不爱理谁,不过近几年,他倒是主动多了,会故意支使我做事,算是和解。

老妈总在一边不闻不问,甚至有点幸灾乐祸。她会说,你和你爸简直就是一个牛脾气,怪不得长着一样的鼻子。从小,旁人就说我像极了他,尤其是从侧面看,简直就是一张脸。而我总觉得,他是嫌弃我的,处处不满意,根本就不像对自己的女儿。

小时候,妈妈自己开一家小理发店,总是忙着打理店里的生意,我几乎是爸爸一手带大的,爸爸在机关工作,时间比较充裕。我跟着爸爸上班,他忙,我就在办公室一边玩,开会,我就站在桌子下面,吃爸爸给的葡萄,下乡视察,他也时常带着我,我当真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娃。想起那时的日子,心里真是无限怀念。

至今,还有一个画面反复出现在我脑海里,开始上学的时候,冬天特别冷,爸爸每天叫我起床,帮我穿衣服,衣服穿得多,他总是一层一层耐心地给我拽平,然后抱我坐在床边,自己蹲下身去帮我穿鞋,系好鞋带。记忆里,他一直是个细心的人。安顿我吃过早饭后,把我裹得像粽子一样,放在他的自行车后座,送我上学。那时候,我不像别的孩子,一点都不粘妈妈,放学了也是等着爸爸,放假了还是跟着爸爸。

懂事以后,他一直是一张严肃的脸,对我的管教,自然也是十分严厉。那时候,除了在学校的时间,我几乎都是马不停蹄地赶回家,晚了他就会生气,一副臭脸。为了这事,我们爷俩没少犯别扭,老妈总逗我说:“小丫头,不懂事,从小都是你爹带你,他深怕你在外头饿着、吹着,实在是心疼你。你一回来晚,他自己在门口转悠来转悠去,坐立不安,回来又给你脸色看,实在是不知道该怎样表达。看,我就不怎么管你,你倒是开始粘着我。”

过年的时候,亲戚坐满了屋子,大人们说着话,自然最多的是谈到自家的孩子。他从来不夸我,更没有在众人面前夸过我,不知道是真不满意还是假装谦虚。别人都说自己家孩子好,有人说了我的好话,他也只会答:“她,就那个样子。”

不知是谁提到了孩子们的婚事,我也知道比我小两岁的表妹已经嫁人,他一直没吭声。后来,有人开玩笑说:“洛洛也不小了,怎么没见领男朋友回来?怕是偷偷地不让家里知道吧……”他只是笑笑,脸上的表情有些不对。我想着他是不是嫌弃我了,又没给他长脸。

晚上在饭桌上,老妈也提起这事。跟他商量说:“要不咱也给洛洛张罗张罗,安排相几个,马上就毕业了,咱闺女学习好又懂事又不难看,上门提这事的人多了,我就是想着孩子还没毕业……”

他一下子眼睛瞪得老大,撂了句:“我姑娘还小,急什么急?还怕嫁不出去不成!”撂下碗筷,就自己一个人出去了,大雪天,又没为什么事,自己跟自己生这么大气,至于吗?我一下子怔住了,不知道自己此刻该充当什么角色。老妈一乐:“老东西,跟个孩子一样,我不就这么随口一说,出去冻着去。”

我承认,那天晚上我差点没忍住眼泪,眼睛酸胀热暖,心里有点难受。我只能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低头往嘴里扒饭。我已经长大了,过了法定结婚年龄,这事提提没关系的,是他的反应过大。我突然醒悟过来:他也是舍不得我的,舍不得自己一手带大的姑娘。其实,我心里也舍不得他,舍不得他一个人在外面冻着,看见院子里有东西一明一灭,就知道是他,在抽烟。后来,我还是没绷住,把他从院子里拽了回来,一起在沙发上坐着,却没什么话说。

过了年就毕业了,他很少跟我好好说话,上大学后,我们俩总是争执。明明见得少,在一起还总是吵,我以前真觉得:他是不爱我的。那天晚上,他突然跟我说起工作的事,我一直还没想好,总想离他远一点,再远一点。

“姑娘,回来找工作吧,离家近,想你妈了回来也方便……实在不想工作了,就住家里,我养你。”他低头抽着烟,时不时看一眼门口,也不看我,自顾自地说。他真是老了,粗硬的黑发中夹杂着灰的、白的头发,都直直地向外戳着,刺疼我的眼,再多看他几眼,脸上的皮肤有些松了,手背上多了斑斑点点。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他就坐在我身边,真想抱抱他,抱抱这个越来越孩子气的半老头子。

老家伙,我就知道你舍不得我,我会像以前放学一样一毕业就马不停蹄地回来,当然这次不是让你养我,记住了:是我养你。

20几年了,我们一直使用着错误的方式交流,从来都吝于表达心里真实的想法,一直不懂得该怎样爱对方。

猜你喜欢

  • 七条短信里的爱

    漂流了一下午,浑身疲乏,在溪边找了家小摊,先填饱肚子再说。摊主是一位跛足的老人,只是微微地笑着,没有言语。他满面沧桑,额头上的惨淡尤为深刻,似是年逾古稀。我坐在一旁的石头上吃了起来。天气转凉,游客明显少了,老人的生意也冷清了。老人坐在另一块

  • 晶莹灯心

    杨启云来自农村,在城里收破烂,和9岁的儿子杨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清苦。这天,杨成从学校回来,一进门就要求杨启云为他买盏台灯。杨启云说:家里有灯泡,为啥还要买台灯?”杨成说:我们老师说了,在台灯下做作业,对视力有好处!我们班同学

  • “渐冻人”生命的烛光

    父亲朱邦月不是我的生父,我是遗腹子。父亲和我的生父是工友,都是福建邵武晒口煤矿普通挖煤工。父亲是孤儿,无依无靠,生父就经常拉他到家里来吃饭,两人关系亲如兄弟。1975年是我们家最痛苦的一年。那年年初,母亲朱玲妹被发现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 说给父亲的“对不起”

    1那个六一”儿童节,是我记忆中最风光也最难忘的儿童节。那年春季的一次语数竞赛中,我获得了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了我们那一片闻名一时的小名人。颁奖仪式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举行,镇上的电影院里。做梦都在盼着的那一天,却是以

  • 有我在,你就不会没人管

    她叫朱义平,新疆人。5岁之前,她也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一家人过得有滋有味。2000年,父亲感觉浑身关节疼痛,经过检查,医生宣告是原因不明的骨软化症。父亲逐渐从原先180厘米的个头缩到现在的145厘米,生活不能自理。一时间,这个家笼罩上了一层厚

  • 小城,大爱

    2005年,父亲第二次从鞍山来上海,还是穿着绿色的旧军装,提着只黑皮箱。人群里很容易看见他,个子很高,脊背挺得笔直。父亲当过10年兵,转业后也常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时不时地就会来一句我是个军人”。母亲在他退伍后的第一年,离

  • 高处的药匣

    他头一次把女朋友带回家,那姑娘很乖巧,到厨房去帮助未来的婆婆烧菜,他和父亲坐在厅里看电视转播球赛,忽听厨房里传出哎哟”一声,女朋友竟不慎烫伤了手指,他母亲心疼得握住那手指头不住地吹气,又大声呼叫他父亲:快拿獾油来!”

  • 对不起等于我爱你

    安妮玫瑰,作家、资深媒体人、四美居机构董事长。电视上的安妮玫瑰,总是绽放着真诚又优雅的微笑,表述着智慧却温和的言辞,男人喜欢她的仗义执言,女人喜欢她的淡定美丽。在这里,她一字一句,倾诉关于父亲的爱恨过往,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家,从来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