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历史性的雄辩家”

“历史性的雄辩家”

收录日期:2025-08-08 17:33:57  热度:9℃

世界上的雄辩家,有很多都是在最初被认为说话笨拙的人,狄里斯就是其中一个。

狄里斯生于公元382年,在西欧被称为“历史性的雄辩家”。据说,他的声音很低,而呼吸很短促,口齿不清,旁人经常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

不过,他的知识非常渊博,因此他的想法也相当深奥,很擅长分析事理,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当时,在狄里斯的祖国首都雅典,存在很严重的政治纷争,因此,能言善辩的人格外受到重视,一向能先提出时代潮流和趋势的狄里斯,认为自己缺乏说话技巧是很不适宜的。于是他做了一番充分的考虑,并且准备好演讲的内容,从容走上了演讲台。但是,很不幸的,他遭到了失败。

原因就在于他那发出的低音和肺活量不足,口齿不清,以至于别人无法听清楚他所说的话。但是,狄里斯并不灰心,他反而比过去更努力,训练自己的胆量和意志力。

他每天都跑到海边去,对着浪花拍打的岩石大声喊叫,回家以后,又对着镜子看自己说话时的嘴形,作发音练习,一直持续不辍。狄里斯就是这样努力了好几年,直到他27岁时,终于再度走上台向众人演讲。

辛苦的努力总算有了成果。他这次盛大的演讲,得到了许多的喝彩与掌声,而狄里斯的名气,也就这样打响了。

智慧点睛

有谁不梦想着成功、荣誉,但是让人遗憾的是总有元帅与士兵的区别。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如何才能当上元帅呢?任何一位功成名就的人都知道,勤奋是通往荣耀之门的必经之路。

一些自诩聪明的人,最后竟然不如“大智若愚”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大。究其原因,小聪明的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由于仗着自己的“小聪明”,不再努力,于是被那些“不大聪明”的人甩在了身后。

也总有一些眼红他人机遇好的人,但别人的机遇果真全是靠走运得来的吗?恐怕未必。有多少辛勤的汗水,就有多少丰硕的果实。

猜你喜欢

  • 哪一粒种子不会将春天遗忘

    我的一个技校毕业的朋友,凭着自己出色的技术,在一个出名的机械厂里找到一份工作。因为很低的学历,他只能被分配到最脏最累的底层车间里工作。相比那些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喝茶读报却拿高薪水的大学生,他所付出的劳动和能拿到的报酬,几乎严重地失调。和

  • 美国人的就业观

    在美国居住、学习、工作的七年中我交往过很多美国朋友,接触过很多美国的人和事。在许多文化、习俗的问题上,我对美国文化有过怀疑,有过颂扬,有过吸收,也有过碰撞和抵触。但有三位美国朋友给我的深刻印象,让我多年来思索不已,以致我将他们的故事在我的周

  • 橙子是橘子开出的花

    他是个快递小子,20岁出头,其貌不扬,还戴着厚厚的眼镜,一看就知道刚做这行,竟然穿了西装打着领带,皮鞋也擦得很亮。说话时,脸会微微地红,有些羞涩,不像他的那些同行,穿着休闲装平底鞋,方便楼上楼下地跑,而且个个能说会道……几乎每天都有一些快递

  • 机会可以选择

    几年前,我从苏北的家乡来到了苏南。虽说苏南经济比苏北强很多,但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所在的工厂停产,我还是十万个不愿意出来找工作的。那时侯,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的改制,拍卖的拍卖,破产的破产,国企职工也加快了下岗的速度。如果不是这样,说不定现在的我

  • 坏周学咋都当了老板

    有一次与几位旧同学相聚,聊起了近况后,大家纷纷感慨:想当年,那些还抄我们试卷的坏分子,如今个个都当厂老板,而我们这些当初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多半拿着死工资,买不起房,供不起车,境遇很一般。为什么坏同学都当了老板?仔细琢磨了一阵,我悟出点门道。

  • 别学拉卡尔狞猫

    有一个叫阿聪的应届毕业生,跟我讲了这样一段亲身经历。刚毕业,阿聪便被一家公司看中,当别人还在四处为工作奔忙的时候,他却满怀信心地上班了。阿聪想,既然公司领导这么看重自己,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绩来。可是,时间一长,阿聪的那股子干劲就没有了。因为他

  • 本科生也能PK掉硕士

    我是北师大文学院的应届本科生,毕业当前,忽然意识到自己即将失去学校这个十多年的保护伞了,而且,外面还是一个经济危机蔓延的社会。即便如此,我并不胆怯,学长们年年谈就业,现在轮到自己正式上战场,兴奋劲儿盖过了本该有的战战兢兢。提着数易其稿的简历

  • 职业不只是养家糊口

    什么职业有社会地位々什么职业没有社会地位7和这个行当以及从业者的口碑有关,更和时下的社会价值观密切相关,因此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比如公务员,在上世纪90年代对大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个鸡肋工作,呆在机关是窝囊没本事的代名词,只要有